【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112例胃溃疡患者,其中56例设定为观察组,通过埃索美拉唑治疗,其余56例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较,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Hp根除率,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Hp根除率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99-02
胃溃疡较为常见,典型胃溃疡疼痛时间长,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此疾病发生与季节变化具有一定关系。临床中治疗胃溃疡主要应用质子泵制剂[1]。本文选取112例胃溃疡患者,探讨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集我院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112例胃溃疡患者,其中56例设定为观察组,通过埃索美拉唑治疗,其余56例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3.1±3.1)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0±0.9)年。对照组中有男32例,女24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3.5±2.9)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1±1.0)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临床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20mg奥美拉唑,1g阿莫西林,500mg克林霉素进行治疗,2次/d。观察组通过20mg埃索美拉唑,1g阿莫西林,500mg克林霉素进行治疗,2次/d。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需在早晚空腹状态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则于早晚餐后服用。两组治疗均持续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3]
症状积分判断标准:无症状:0分;症状较轻:3 分;症状明显:6分;症状严重:9分。痊愈:溃疡均愈合,炎症均得以消除;有效:溃疡均愈合,炎症未完全改善;无效:溃疡未改善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 18.0软件系统予以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均通过(x-±s)表示,经t予以检验,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经χ2予以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皮疹,1例嗜睡,1例头晕、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停药后均得到缓解;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停药后完全消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对比差异显著(χ2=8.562,P<0.05)。
3.讨论
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且生活压力越来越高,导致胃溃疡逐渐年轻化,溃疡往往在胃小弯及窦部发生,病变一般是单个发生,临床中中会出现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有反酸、嗳气等症状,此疾病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持续性或反复性。
埃索美拉唑作为新型S型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近些年是临床中公认的对胃溃疡治疗具有最佳效果的一种药物。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与奥美拉唑比较,埃索美拉唑所具有的半衰期更长,胃酸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抑制。埃索美拉唑的血药浓度高,可快速起效,使得患者的症状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改善或消除,对溃疡快速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可使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预防胃黏膜受损[3]。
总之,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埃索美拉唑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清除Hp,降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金强,邹才俊,夏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58-260.
[2]董巍.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4):544-545.
[3]王能民.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3):401-402.
论文作者:刘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胃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奥美论文; 阿莫西林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