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向理论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职业教育论文,现实意义论文,性向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3(2013)01-0005-06
现代社会有几千种职业,分门别类归为几十个大类的职业群。当人们面对种类繁多的职业岗位,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模糊等因素时,要实现理想的“人职匹配”,无论是从个人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还是从单位的招人、选人和用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职业性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又有不同的要求。一方面,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发展可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另一方面,单位招聘到了岗位适合的人,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共赢。因此,从职业教育角度探讨职业性向理论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概述
(一)职业的内涵
职业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认为[1],职业是人们为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法国的Larousse字典解释职业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2]日本学者尾高邦雄认为[3],职业是某种社会分工或角色的实现,包括工作及其场所和地位。国际劳工组织认为[4],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总和为工作,而主要任务和职责高度相似的工作的总和为职业。国内学者中,潘锦棠认为[5],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陈婴婴认为[6],职业是个人进入社会物质和非物质生产过程后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中国职业分类大典称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7]黄友生认为[8],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业业务的社会劳动。段美认为[9],职业是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和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赵勇指出[10],职业是从业人员所从事社会工作的种类,是劳动者参与社会活动的直接体现。笔者认为,职业是人们利用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劳动,并获取合理报酬,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
职业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世界各国对职业种类的划分越来越细化。《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08)把职业分为10个大类,43个中类,133个小类;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SOC-2010)把职业分为23个大类,97个中类、461个小类、840个细类;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CCDO)把职业分为4个层次:23个主类、81个子类、499个细类和7500多个职业;法国职业分类法(PCS)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24个中类,42个详细类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则把职业分为四个层次: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11]。
职业的要素包含一定的名称、内容、要求和报酬等。其中,名称是社会通用称谓和职业的符号象征;内容指工作的对象、方式、活动和场所;要求包括从业者资格和能力等;报酬为相应的待遇和工资。职业具有特定环境的社会性,获得报酬的目的性,专门技能的技术性,从业人数的群体性和法规与道德的规范性等特点。职业体现个体奉献社会,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个体通过从事职业活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
(二)性向的理解
性向多年来被认为与智力和能力相联系,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普遍特征和固定本质。性向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与发展过程。以英国《牛津大辞典》为例,性向的解释,1548年为:做任何事要具备的智力、才智;1633年为自然倾向性或习性;1643年为适合于一种目的或职位的品质,或总指适合性;1789年为做任何事都要具备的自然能力。到了19世纪,性向被视为“适合于任何情况的智力适合性。”[12]20世纪以来,学者们认为性向结合了潜力与准备性,并与恰当和适合联系在一起。性向既有个性品质的特征,也有特定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L.J.Cronbach(1957)指出[13],性向包括所有促进个人在特定教育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因素,是个人特征的综合,既与能力相关,也与思维类型和个性变量相联系。进入21世纪后,性向被视为以目的为导向的人类行为,是一种潜在的、现存的、可推知的品质,可预测个体在某种情景中做出不同反应的可能性和倾向性。
从职业活动角度,性向是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活动匹配的适合性。个性心理特征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结构较稳定的部分。职业性向通常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上受职业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等因素影响;客观上受生物遗传、社会环境、教育训练、经济状况、岗位需求和人脉关系等因素制约。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主观因素。因为客观因素往往是个体不可掌控的,而主观因素却是自己可以把握和利用的。
(三)国外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概述
国外职业性向的研究比较早,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职业性向理论。笔者认为,目前国外影响较大的职业性向理论有以下几种:
1.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也称特质因素理论,最早由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在1909年的《选择一个职业》著作中提出。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职匹配”理论有两条重要原则:一要清楚地了解择业的两个条件——知道自己的能力、兴趣、局限等特征;清楚了解某职业成功的条件、优势、劣势、机会和前途等。同时做好这两个条件的平衡。二要做好职业类型与个人条件的匹配,包括: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掌握该专业知识、技能的人相匹配,以及某些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特长的人相匹配。多年来,“人职匹配”理论被视为职业选择、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的经典性理论。
2.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也称RIASEC理论,是目前国外影响较大的职业理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兰德(John L.Holland)于20世纪50年代在Freud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他对劳动者进行了兴趣、能力、人格和价值观等要素分析,并把职业分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6种基本类型。霍兰德认为[14],不同的个体要素对应不同的职业类型,劳动者个体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同一类型的人与同一类型的职业相结合,才能达到适应状态,劳动者的才能与积极性才会得以很好地发挥。职业性向越相关,个人越容易选定某种职业,且人职适应度较高;职业性向相对立,则个人职业选择时会面临较多的犹豫不决。如果个体进入的是与自己职业性向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甚至每天都可能会觉得很痛苦[15]。
3.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V.H.Vroom在《工作和激励》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比。他将这一期望理论用来解释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具体化为择业动机理论。即个人择业时首先要确定择业动机。用公式表示为: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概率。其中,职业效价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包括职业价值观、兴趣、工资、职业声望等评估。职业概率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某项职业的需求量,择业者的竞争力和其他随机因素。其次要比较择业动机,确定选择的职业。择业者在测定择业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择业动机比较,对几种目标职业进行价值评估和获取该项职业可能性的评价,然后确定自己的职业。
4.职业性向结构模型理论
很多学者从职业兴趣结构提出多种职业性向结构模型理论,如:(1)Gati基于兴趣的连续过程和特定兴趣分化提出了职业倾向结构的层级模型(Hierarchical model)[16]。(2)Prediger提出的维度模型(Dimensional model),是对Holland的RIASEC理论构想最全面的评估研究[17]。(3)Roe提出了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圆形模型(Circular model)理论[18]。(4)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评估了Holland的六边形模型、Prediger的维度模型、Roe的分类理论以及Gati的层级模型等后,Tracey探索并提出职业倾向结构的球形模型(Spherical model)[19]。该球形模型由人/事物、观念和名望3个维度构成,并均匀地分布着社会促进、管理、商业细节、数据加工、机械、自然/户外、艺术和助人8种基本兴趣。球形模型可从北极向下或从南极向上看到名望维度高低不同的基本兴趣。
(四)国内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对职业性向的研究源于20世纪上半叶对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移植,包括对职业类型、职业兴趣、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等研究,并结合当时的实业教育开展职业性向测量和职业指导活动[20]。但是,我国真正的对职业性向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才重视和开展起来的。学者们通过引进理论与测试工具,从不同职业视角开展调查分析,对职业性向理论与构成要素进行探索研究。吴秋芬从教师角度指出[21],教师职业性向是指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心灵的敏感性、爱的品质、交流、沟通的意愿、对教育工作的兴趣等。刘雄英也指出[22],职业性向是教师职业情感素养的总和,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有力的情感保障。爱的品质是教师职业必不可少的;豁达的心态是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向品质;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教师情感的价值所依。只有真正具有这些性向品质的个体才能更好地接纳并从容应对教育事业。黄友生认为[8],职业性向是职业选择时的影响因素和条件,也是适应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的依据和要素。职业性向包括兴趣、价值观和性格等主观因素,以及经济状况、岗位需求、工作环境、人脉关系和发展机遇等客观因素。他对职业选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认为从信仰角度,职业选择主要从宗教虔诚和民族大义出发,适宜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从命运论角度,职业听凭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同时也有扼住命运咽喉的抗争者,人穷志不短,书写职业人生的传奇;从性格角度,可通过性格测评来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从构成要素角度,主要是基于国外职业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来帮助职业选择;从人格角度,认为职业选择基于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关联的“人职匹配”理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社会职业选择相匹配的关联性问题。职业性向受内部的主观和外部的客观要素影响。外部的客观要素是难预测和不可控的,如职业的供给量、就业的机会、父母的态度等因素。而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内部主观要素是个人可以了解和掌控的。其探讨和研究更具有应用价值。目前,我国职业性向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相关成果也时有问世,但是,职业性向理论研究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与推广,其深度与广度都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性向理论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规划
职业性向理论关注个人的职业意愿与渴望和社会职业之间的适配度。其研究对于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职业性向专家霍兰德认为个人的职业性向与职业的适配度有密切正相关。当个体从事的职业与其兴趣相吻合时,就可能发挥最佳水平,易于做出成就。即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取决于个体职业性向和职业环境之间的适配度[。学生通过职业性向测试和评估,可以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职场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个体寻找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锚。
职业生涯规划是积极面对人生,思考个人一生的职业选择、职位的变动与职业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与安排,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都关注的人生问题,尤其对青年人来说,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中国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都强调要尽早进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生涯诊断,即自我、环境、关键成就因素和问题分析;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发展途径、角色和能力转换;职业生涯实施管理,明确职业发展方案[24]。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涵盖了职高、中专、技校、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等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刚入学时对职业认识还处于朦胧时期。他们在中学阶段只是简单地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报考专业或志愿时,他们受父母、老师、社会的影响较大,通常根据考试分数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很多学生对选择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常常存在着许多迷惘和困惑。他们对将来所要学习的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也不了解社会职场的需求,不知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职业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正确的职业选择必须建立在符合现实、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符合个人发展的基础上。为此,职业院校运用职业性向理论,通过职业性向测评工具对其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要素进行测试,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就有了极为重要现实意义。学校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性向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专长,对选择理想的职业、胜任的职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进行岗位需求分析,确定未来目标职业或岗位,找到适应自我的职位,找出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职业要求规划职业生涯和制订学习方案[25]。这样,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现有的能力与理想职业间的距离,为确立职业目标和奋斗路径指明方向,尤其是立足当前的专业和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学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是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用性就业技能,倡导学以致用的教育模式。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为例,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适应国内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探讨人们个性心理特征与社会职业选择相匹配关联性的职业性向理论,围绕“人职匹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管理角度来说,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建设都是围绕和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通过对学生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与要素测试,可以反映出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和要求。职业院校要在了解和掌握社会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增强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性向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来体现。因此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性向发展能力培养相适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课程设置如何适应学生职业性向要素,培养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的能力有着必然的关联性。因此,学校要根据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成果,关注学生择业、就业与职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市场需求情况,学校课程设置要为满足就业需要服务,及时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满足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按职业性向所心仪的职业岗位的要求积极地来打造自己的职业能力,更好地为“人职匹配”创造条件,提升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自己从业的满意度。
(三)有助于学生职业性向的培养
职业性向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与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体进行职业选择和探索职业发展能力。从职业教育者角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引导他们进行职业模拟选择,“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世所需和择己所利”[24]。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职业性向的培养,使其获得个体最适宜的职业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职业性向投入。特别是注重自身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或职业转换是相关联的,尤其是在人们有多种职业选择的现代社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每个人一生平均有4~5次的职业转换。美国的产业工人一生中岗位流动平均达17次之多,日本人一生中岗位转换也有6次以上,我国目前就业人员的岗位转换平均也有3~4次[26]。在职业的多种选择中,强调的是个人首先要具备职业岗位转换能力,才能在职业变动时较快地适应新的职业。对于形成职业能力的学生来说,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哪些岗位适合自己,这些岗位对职业能力有哪些具体的要求,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才能取得就业资格等,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学习确定一个目标。明确目标,才能增强学习动力,并努力缩小自身职业能力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职业院校要通过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以及要素的测试与分析,帮助同学明确职业目标和方向,找到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晋升方式和职业行为模式。比如要指导学生针对所心仪的专业对应的职业群要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相应的职业性向素质,包括适应所有职业岗位的核心素质和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院校要运用职业性向理论研究,紧紧围绕“人职匹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向。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的职业性向要素,并有目的地进行塑造和培养。学校要为培养不同能力提供不同实践平台,如专业技能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余勤工俭学等实习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储备。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提升自己的职业性向水平,把专业融入到社会职业需求当中,强化个人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才能够在长度、宽度和速度上确保自己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就是选择并从事某一种职业。然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趋缓,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发展,高校连年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下,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灵活就业,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始终是职业院校关心的焦点问题。职业性向理论着重探究如何实现“人职匹配”程度,即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职业性向构成要素不同的个人,对应与之适合的职业类型。其理想状态是适合的人找到适合的职业;适合的职业找到适合的人。这不仅使个体在工作岗位上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而且也容易使人产生较高的职业满意度。其就业质量也更高。所以,职业院校要运用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为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或匹配岗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学校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方法,形成理论、实践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既有就业、择业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和观念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现在与未来就职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推荐工作中的“人职匹配”[27]。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与职业化的职业导师或就业指导队伍,运用职业性向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的测评与分析,了解毕业生的职业性向,了解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劣势,为有需求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对照个人的主观条件和与其有一定可能性的社会职业岗位,使学生能结合自我职业性向特点与当前能找到的就业岗位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纷繁的职业机会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转换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帮助选择与其特性相近的职业,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撰写简历中突出目标岗位所需能力的实践经历;为学生求职提供职业性向测评报告,让用人单位对学生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凸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现代社会的职业种类繁多,且越来越细化。如何科学合理地择业、就业或创业成了职业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职业性向理论注重探讨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社会职业选择相匹配的关联性问题,对于促进以就业导向为主的职业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职业院校角度,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有助于学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个体视角,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类型和自己的职业性向,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职业性向构成要素的测试与分析,可以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为职业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提高择业、就业或创业时的“人职匹配”度,从而帮助个体找到自己愿意并适合从事的职业。
标签:职业能力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工作选择论文; 就业选择论文; 适应能力论文; 兴趣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