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市场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日益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换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逐步构建起系统、完整、高效的建筑管理机制。基于这种认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以期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节约施工成本。本文就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是最基础和关键的。首先,工程项目的预算一般都是在进行施工产生费用之前做的,它能够把各种各样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预测,切实保障了项目成本低廉,效益良好;其次,它是企业管理成本的标准线,因为建筑工程经济预算通常是用企业的工程定额和工程预算来进行测算的。企业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这个结果执行预算和成本管理计划进行物料采购和分配;再次,企业的成本相关管理条例的制定也是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要求来制定的,这些对人机物料都能够起到约束作用;最后,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具有经济性、政策性的特点,所以就能够使得企业在国家有关费用的规定范围内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把控,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打好基础。
一、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相关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
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绝对不是一个工程部门所可以做到的,其要求建筑工程全员参与其中。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各方案需要工程的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等有关部门协作制定并共同实现,因此一定要培养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保证工程经济预算指标的实现。
2、贯穿性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都会有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有大量具体环节进行监督,比如旗帜布置、财务管理、设计维护、人员选拔、物资贷款采购等一些环节。这些都与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不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而且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渗透,以此来保证各个环节都可以稳定运行,都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定。
3、综合性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来说,不能作为以简单的支出和管理方法使用,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和施工过程中,用于施工的支出成本、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都有使用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起到其综合性强的作用,同时企业需要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使用和认识。
二、加强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1、做好建筑施工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将经济预算管理工作做好,这对于有效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出合理的监督、管理程序,对工程的造价部门、中介预算机构以及工程承包方等予以监督管理,明确各部门在建筑施工中的权责,进而使得各部门在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2、加强建筑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管理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企业必须依据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实际施工操作,并对每个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工程项目的的施工成本进行预测,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严格标准的的操作规范,才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2)成本控制存在于工程项目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它不但操作难度大而且对整个工程项目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力度,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工期成本等等各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才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的依照规范和要求对施工操作的各个环节步骤逐一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够杜绝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任何遗漏,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结果。由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各不相同的使用功能,因为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使用功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案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杜绝质量过剩问题的出现,保障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3、明确管理工作的权责。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工作中必须要明确管理工作的权责,权责制的建立能够使经济预算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进行分项划分,指定负责人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责任人要对这个过程中的工程项目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的有关工作进行全权负责,如果这一阶段出现问题就追究相应负责人的责任。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施明确权责制,就必须确定相关工作的相应负责人,并把负责人的绩效和管理的效率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一措施可以转变负责人的态度,有效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在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度时还要注意相关问题,比如与建筑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经营策略的相结合。如果只是盲目地应用责权制度而未与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与效果。利用此方式做到激励制与权责制的相互结合,能够使负责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顺利地开展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的管理工作。
4、完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管理和控制预算成本是有效增加企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有效的管理预算经济成本,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在企业施工前期,对于施工的特点和困难进行分析,了解和预设施工可能遇见的问题,做出实际的应对方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管理计划和方式,同时对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分析,保证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方案和进度能正常运行。从而起到保护企业和工程的全面作用,健全的管理体系是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的前提保障因素,也是相关人员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依据。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可一概而论,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在经济预算及成本管理中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中应体现出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等相关内容,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不但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构建完善的相关管理体系,使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得到实现,在保证工程项目的功能性及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长久、顺利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廖乃军.建筑工程中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6).
[2]刘康兰.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安徽建筑,2018(11).
[3]杨勇.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探微[J].科技风,2018(09).
[4]何顺凯.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
[5]涛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4).
论文作者:韩竹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预算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经济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