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公共关系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内蒙古医科大学 魏 敏 乔婷婷
摘 要: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转变。本文介绍了公共关系课程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与应用情况,希望能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公共关系;课程设计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时可选择的途径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依赖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寻找网络信息资源,学习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大学生现在的学习环境,更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始被尝试运用,从而掀起一场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革命。
“翻转课堂”正是基于此背景产生的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外借助视频或者网络资源自学课程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达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概念,笔者主持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课程为例,这一教改项目主要面向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展开。《公共关系学》是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技能。该课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
ELM的求解步骤为:首先随机设置输入权重wj和隐层单元的偏置bj,然后计算隐层输出矩阵H,最终根据=H+T 得到输出权重。
一、以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更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忽视对学生公关能力的锻炼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前,卫生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然而实践发现,这种“以教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 的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记住了一些概念和理论框架,并没有将其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上完一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语言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方案策划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都没有得到提高。
(二)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
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成效。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一)建立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分为课外部分和课内部分,两者的相互配合是翻转课堂实践的核心内容。课外部分包括课前观看微课、准备见面课任务两项。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课程知识点,任务准备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沟通协调、文案写作、问题分析、PPT制作等多项能力。课内部分则包括内容展示、交流讨论、提问答疑三个主要环节,内容展示和交流讨论环节主要针对项目任务,提问答疑主要是针对本单元微课知识点的理解。见面课丰富的形式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这样一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合作中建立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是开放性。在企业财务处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单位,现场设置会计学专业教学课堂,学生采用分组或者独体分散的模式进行课堂内容学习。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
与之前以考试结果为主的考核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需要测评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下表现、课上表现和综合考核三个部分。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设计
续表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获得课程的教学资源,通过观看课程视频、学习资料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并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此课题组教师结合每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点录制了教学微课视频50个,并建立资料库,如案例库、课件库、文献库和习题库。借助学校已有的课程中心平台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考核。
(三)考核评价方式设计
在教学课程结构化和教学知识碎片化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组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六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融汇进若干个基本知识点,按照32课时安排进行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为了解卫生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3级、2014级、2015级和2016级四个年级的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分散的学生占67.39%,注意力偶尔分散的学生占30.43%,注意力从不分散的学生占2.18%。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排第一位是手机的干扰,第二位是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此外,在学生对现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喜爱程度调查中,非常喜欢的占9.36%,喜欢的占36.29%,不喜欢的比例为50.12%,非常不喜欢的比例为4.23%。不喜欢的主要原因,一是觉得和老师有距离感;二是认为讲授内容太理论化,不易理解。
综上所述,甘薯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土壤外源压力10 kg,其次为20 kg,而无外源压力最不利于甘薯产量的形成.可见,一定的土壤外源压力对甘薯产量具有重大的影响,且压力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甘薯的高产,且黏土外源压力处理对甘薯根系的影响要高于砂土.
总体来看,此次翻转课堂课程改革比较成功,达到了提高学生公共关系实践能力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实施效果。首先微课质量有待提高,资源库内容需进一步丰富。
三、课程实施效果及下一步改进建议
通过一个学期翻转课堂的运行,笔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64.13%的学生喜欢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方式使他们有较强的课堂参与感,收获也比较多。但也有35.87%的学生不喜欢这一学习方式,原因在于课下学习时间较长,感到负担较重。课下微课视频观看的每单元平均完成率为82.73%。项目任务每小组均能按时完成,整体完成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组不认真,存在应付现象。见面课上师生互动活跃,讨论也更加深入。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其实施的效果及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因此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唯有师生之间通过翻转课堂进行有效合作,才可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课下表现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每次见面课前考核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果达到教师要求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未完成则扣掉相应的分数;二是考核小组任务准备的情况,这一部分的评价主要是由学生完成。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准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组长,并将考核目标和考核程序通过组长及时下达,特别是给予组长给组内成员评分的加权分赋予权,将组长给每位成员的评分与组内成员互评得分相结合给定最终分数。整体课下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40%。课上表现的评价也包含两部分,一是考核见面课上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看任务完成的质量,为此课题组也制订了评价标准,如策划方案评分标准等,教师需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另外一部分就是考查学生的提问质量,以间接掌握学生自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整体课上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最后的综合考核,即期末考试。除理论知识点之外,在期末卷面考试中设计相关题目进一步测试学生对整个课堂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这一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从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和过程来看,这种评价体系周期更长,工作量也更大,但是由于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会更好。
在大地坐标系下,设导航卫星的方位角为αrs,俯仰角为βrs,忽略目标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认为未偏转前的机体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重合,则在偏转后机体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为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有 50个视频,主要采用录屏的方式录制,配音效果不够好,需要完善。此外,视频整体设计上不够新颖,吸引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下一步需要创新设计,加入更丰富的表现方式。资源库中也可以考虑引入名校名师的公共关系课程作为已有微课的补充。
不仅如此,教师把控教学活动实施过程能力需提升。从本课程实践过程来看,在课下任务的完成上,教师需要从分组、自学引导等环节入手,及时地做好教学准备和引导工作,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在此阶段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和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应加强与学生在课程中心平台上的随时交流。
此外,由于在激励措施的设计上还不够完善,导致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不高,下一步要注意改善。在见面课上,教师需要全面而深入地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按照各组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这一方面,由于是第一次实施改革,教师往往在课程进度的把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及灵活应变能力上还存在欠缺,这也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结束语
通过此次翻转课堂的改革,《公共关系学》课程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更符合信息时代对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学生对于知识能力获取提升的需求,有效促进了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公共关系实践活动能力。在未来的课程实践过程中,要继续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嘉仪.基于“翻转课堂”的公共关系教学“微课”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
[2]席志武,胡一伟.翻转课堂对高校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以《公共关系学》 课程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1).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216(2019)07C-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