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隧道渗水的处治措施论文_潘自熹

贵州山区隧道渗水的处治措施论文_潘自熹

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贵州及西南地区,在隧道渗水方面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将基于现有的隧道开展研究,对隧道的渗漏水机理及如何防治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隧道;渗水;处治措施

1隧道渗漏水机理分析

外因:(1)降水量。由于贵州地理位置地处北纬26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充足,雨季集中在5至8月,雨量集中且较大,雨季时期围岩积水对隧道的围岩及衬砌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其各种施工缝、变形缝等裂缝增多、增大,并增加了渗漏水几率。( 2)由于贵州地区大部分都为喀斯特熔岩地貌,且岩溶地区长期发育,岩溶和暗河较多。当隧道穿越这些地区时,由于岩溶地段的裂缝发育较好,使其透水性增加,在降水时,水流将会沿着裂缝渗流进岩溶地区,对周围的隧道岩体产生软化作用,降低隧道的整体性,影响围岩稳定性,若水流增加,围岩积水也相应的增加,将会增加隧道围岩的压力,导致水渗漏进隧道,形成渗漏水病害。 (3) 断层破碎带,节理发育带。由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于断层破碎带,节理发育时,易导致地下水汇集于一处,从而导致渗漏水病害的发生。(5)地下水的腐蚀性。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带动岩石中具备腐蚀性的矿物体,流经隧道时与隧道衬砌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隧道衬砌被腐蚀,产生破坏。

内因:(1)施工过程中止水带安装不规范,止水条不密贴,防水板不按规范及设计安装,防水材料不合格等都会导致隧道渗漏水。(2)衬砌裂缝。在衬砌施工中,由于支护结构所受的压力较大,导致衬砌产生裂缝,并且混凝土的收缩性也同样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若衬砌中有裂缝的存在,在地下水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将会导致裂缝增大,从而导致渗漏水。(3)衬砌背后空洞。在初期开挖后,喷射混凝土过程若出现遗漏,超挖部分不用混凝土回填密实,初衬后面有空洞,给渗漏水有汇集空间,从而形成渗漏水病害。(4)地质勘探部准确,防排水工程设计不合理。对隧道穿越地区的地质情况勘探不清楚,对当地的降水量预测不准确,导致隧道的排水能力不足,使隧道内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使隧道内积水压力增大,造成渗漏水现象。(5)防排水工程施工不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能使用防水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不当,导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不足,而产生渗漏水病害。

2隧道渗水处治技术应用控制对策

2.1 洞前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工程中最先要注重洞前防排水,也就是在隧道洞前落实防排水施工。洞前防排水工程能够降低渗漏水对隧道的干扰,防排水工程要深入研究洞前的地质结构,根据地质实况设计防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比如采取疏通、引流等处理措施。

2.2 涌水段防排水

隧道工程修建时,应该最大程度降低地下水渗流带的泥沙量,泥沙量减少后才能提高围岩注浆时的黏聚力,保障围岩堵水的效果,而且泥沙量少可以避免出现排水堵管的情况,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问题。最后是隧道围岩堵水中的隔水保护技术,隧道岩层中注入的浆液会改变岩层的结构受力,缓解涌水时隧道地层的压力,尤其是涌水富水区,配合围岩堵水技术设计摩擦锚杆排水技术,以便顺利排出地层中的水,也就是在隔水的状态下保护了隧道的地层。

2.3路面渗水处治控制

隧道工程路面的渗水问题大多采用底部设施排水法进行病害处治。①在隧道渗水段路面的底部设置横纵向半边打孔HDPE 波纹管,通过对水进行集引,来使路侧纵向引水管能够导入中央排水沟的目标。由于纵向排水管位于隧道路线的中线位置,因此,应在边沟部位分别设置一条排水管。对于横向引水管的间距,渗漏病害处治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水量的大小进行加密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横纵向引水管均应采用准160mmHDPE 半边打孔波纹管,来实现接头三通连接的处治目标。②对于隧道施工段渗水量较大问题,处治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出水位置与水量大小,来提高引水管设置的密度,进而提高隧道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③对于底部开挖后出现的泉眼问题,可通过引排处理,以避免隧道基底结构浸泡在水中。

2.4衬砌渗水处治控制

处治设计应结合隧道施工段衬砌病害问题存在现状与气候特点,采取堵截、引流、疏通等方式进行处治。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隧道病害部位的处治措施,以避免对隧道工程的运营安全效果带来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渗水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治措施。对于渗漏水问题严重的部位,应将导水法与保温措施结合起来;对于隧道衬砌轻微渗水部位,可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封堵止水控制处理。

2.4.1导水法与保温措施结合;该项处治措施适合渗水较大的地方。

①施工技术人员应在衬砌结构上切U 形槽,并通过埋设Ω 形排水半管及利用封漏材料填充周边。②对渗漏部位铺设保温材料。③在处治施工段,设置不漏水防护四层,并喷射防火层。如此,隧道施工段渗漏部位排水半管中的水就可经纵横向的引水管穿过中央排水沟排出洞外。

2.4.2压力注浆法

该处治技术只应用在渗水量较小的病害。具体方法就是向衬砌内部的延伸方向与衬砌表面垂直的裂缝,利用骑缝进行注浆。对于延伸方向与衬砌表面存在的一定角度裂缝,应采用斜缝注浆方式,来对渗漏问题进行处理。此技术方法的运用过程,需在压力注浆前,在槽内使用环氧树脂与环氧砂浆材料,以实现裂缝封闭处理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虽然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渗漏水现象仍然还是常有发生,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施工质量缺陷,不断创新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索建波.黄土隧道仰拱裂缝渗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8(06):350-351.

[2]戚树华.岩溶地区公路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05):273-275.

[3]翟正平.浅析隧道渗水病害原因[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S1): 446-452.

论文作者:潘自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贵州山区隧道渗水的处治措施论文_潘自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