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农村水利管理所 202150
摘要:河道生态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来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城乡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的好坏也成为了衡量城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于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
前言
崇明正在持续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河道生态治理作为水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崇明的水务工作者,开展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责无旁贷。故以此文对如何设计河道生态化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类似的治理项目提供参考。
1 目前我国河道生态化治理的现状分析
在近十年间,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导致工业化污染也在日渐加剧,河道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想要解决其存在的污染问题,就要加强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一般来说,河道的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地比较好。但由于水流从水源地出发经过河道流经各地的时候,污染就猝不及防地发生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废水等都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理就直接排到了河道中,其结果就是导致河道遭到污染。由于河道污染对于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水利环保部门就开始了针对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的步伐、生态化治理河道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由于我国温带亚热带气候性使得城市河道的河流很难刮起大风大浪,水动力也很少受其影响,因此对于用植物对其进行生态化治理来说很有意义。具体到实际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修筑人工基质来修筑河槽,这不仅可以提升河槽的透水性,保持河水和地下水的水源平衡,还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物质再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河道的污染问题就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来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至于河滩的治理,则应强化河水的渗透作用,这就可以在铺设河滩的过程中,采用生态砖或大孔混凝土来进行作业。这样一来,在河滩边的植物就不会因为沙土和污染物而造成雨水冲刷的现象,也就不会使得河道被污染。
2 对于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的必要性
对于如今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来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河流、湖泊等遭受到严重的污染,那对于民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损伤。环境的污染是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发达国家刚刚迈入蒸汽机的工业化时代,污染也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来、伦敦的雾霾天和美国五大湖的重金属污染全都是工业化所造成的恶果。现在民众比较诟病的中国社会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是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而这也是过渡期间不能避免的。在创造者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部分河道造成了“有河无水、有水必污”的局面。为了民众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河道污染进行生态化治理刻不容缓。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的速度加快,我国已经注意到了治理河道污染的必要性。但由于在治理的过程中,全民环保意识不强,对于河道的管理力度也不够,使得河道治理部门只是强调如何防洪、排水,而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工程。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但没有将河道污染治理好,反倒使得河道中间依旧臭气熏天、垃圾遍地、杂草丛生,一些河道变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进入21世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花园城市的居住理念也成为了民众的诉求。因此,当前对于河道治理的重点就在于,采用生态化的治理办法来修复河水的生态、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回用,以最终确保水源的质量。对于河水的治理方面,应该以河的结构、社会服务功能、抗干扰能力、生态系统作为治理原则;而对于河道治理来说,可运用“透析保护+生态修复”工艺技术来创建城市河道的水景观,以期使得居住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
3 如何对河道生态化治理进行设计
1.对河道进行设计
(1)设计河道平面形态
设计河道的平面状态要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来进行,要根据河道的走向来设计河道的平面形态。由于在河道中,弯曲模式的可变性非常大,而这种蜿蜒性的模式就会形成比较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因此,河道的平面形态设计就可以充分地将河道的蜿蜒性体现出来。可以采用复制法和经验关系法来对河道的平面形态进行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并结合周围建筑和整体形态,将一些浅滩湿地、沚洲湿地或者生态岛因地制宜地进行配置,以期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2)设计河道断面形式
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和复式断面是河道断面的主要形式。在用地受到比较大的制约的河道中,矩形断面由于占地面积少的特点比较适用;而在用地比较充裕的河道中,梯形断面由于占地面积大的特点比较适用;另外,在此类河道中,复式断面也比较适用,因为其断面形式的设置是根据河道水位的特性来决定分级护坡和平台的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断面形式不仅具有生态亲和性,而且也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因此,对于设计河道断面来说,河道的水位变化、流速及流量等是设计人员需要仔细考虑的。在设计河道断面的时候,要根据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构建的基本要素来进行思考,形成多样化的河道断面形式,这对于生态化的治理河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3)设计河道堤防
对河道的堤防进行设计主要是考虑洪水的可能性。因为有些城市是依河而建的,因此防洪也是河道生态化治理的重要一项。根据具体城市的建筑标准的不同,主要分为大堤和小堤。在防洪方面主要应用的是大堤,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预测洪水可能最大达到的水位。至于小堤,则可以不用像大堤一样要求严格,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协调河道周围的景色。在设计堤防的过程中,建筑材料也要额外注意,一定要按照相关的防洪标准来进行材料的选择,以免由于材料选择不慎而发生溃堤的现象。
3.2 对于河道护岸进行的设计
生态护岸也是在对河道治理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设计要点。它是随着生态治水与环境保护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护岸技术,其具有的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的功能对于水陆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生物流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此项技术还可以对水土污染进行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加固堤岸、增加动植物种类、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方面等。将植物与土工材料相结合,就可以具备一定的强度,这对于河道的生态治理来说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修复,还能够净化水源,使水与生物达到有机和谐。就目前来看,土工格栅边坡加固技术、干砌护坡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技术、渗水混凝土技术、石笼、生态袋、生态砌块等是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比较常用的办法。
3.3 设计亲水性设施
亲水性应该是人的天性,从母体的“水环境”中,人类就已经对水不陌生了,至于怕水则是后天形成的,而人与水之间的某种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共用属性就是亲水性。因此,在河道的生态化治理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亲水性设施来达到目的,如亲水平台、傍水的人行道、景观平台及钓鱼平台等都是常见的亲水性设施。如此一来,民众也可以有比较安全的河边活动空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河道周边的具体建筑物的形态来进行亲水平台的设计。其中,安全性是设计的头等要务。因此,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平台的荷载重量能否承受。如果亲水平台的一侧比较接近河道边缘,则平台栏杆必须要选择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且坚固结实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另外,在设置栏杆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其设计风貌与周遭的河道和建筑形态相协调。在既保证民众亲水安全的情况下,还起到美观的效果。
3.4 恢复陆域植物群落
生态化治理河道的时候,还要考虑治理的结果是否能够满足景观营造的需求。因此,想要体现其景观生态功能,就要从物种配置、群落结构层面上来恢复河道旁陆域植物群落的设计。具体落实到植物栽种的选择上,则要根据地区本身的架构以及河道的情况来选择本地植物。当然,在选择的时候,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并要结合植物和生态多样性的空间关系,并要发挥出植物的拦截作用。恢复陆域植物群落不单单只是树木而已,还要配置草地、灌木丛等,将其群落打造为多层次的立体化架构。将植物群落构建为能够适应水路梯度变化的完整体。这样一来,湿生植物到中生植物过渡的渐变过程就可以在河道常水位至陆域控制线的范围内依次体现出来。
3.5 恢复河道的水生态系统
在对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中,我们不能忽视改善水质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对这些生物要素进行恢复也是通过生态化来治理、改善、净化河道的关键环节。想要将河道治理成风景怡人的水域景观,那么就要巧妙地对挺水和浮叶之宁配置。具体到如何恢复河道的水生态系统中,主要是要科学地维护和管理水生动植物的配置,并掌握合适的种植和养护时机,对于河道内的土壤进行分析和检测。根据具体河道内的水质和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水生生物种类和配置方式。当然,需要重要的是,不能盲目地对水生生物进行配置和养护,一定要将本地的河道整治规划与生物学的标准结合起来,统一进行配置,这样才能令水生生物在河道的生态治理中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4 河道生态化治理的意义
河道生态化的治理意义不仅在于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和生活空间,更是一个利于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大业。因此,管理部门应该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治理。再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要加强规划统筹衔接,注重人与水的和谐发展以及功能的协调统一。将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工程、水管理等项目融入并做好,最终实现水岸同治、上下游公治以及全社会合治。在对列入治理等市区河道中,要以截污控源、河道清理、景观绿化以及亲水绿道为原则,对其进行生态优先的绿色治理,以期打造一个“路通、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居住环境。河道的生态化治理还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其最终治理的成果既可以成为传承地方民俗文化风情的节点,也成为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当然,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也不要一路直行,也需要转弯和回头看。已经进行生态化的治理的河道不是一劳永逸的,依然需要管理和规划人员对可能出现的不完善、控制污染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修缮,以达到最终治理的目标。对于治理后的河道进行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如果后期的管理不到位,治理的成果依然会消耗殆尽。因此,管理部分应该突出制度建设,实行联动执法,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对河道治理后的成果进行监督,对于那继续破坏河道环境的行为依法惩处,这对于打造更加美丽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绍琼.城市河道治理相关问题探讨[J].水能经济,2017(3):283.
[2]程国栋,张志强,李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地理科学,2014(6).
[3]沈景文,张瑞佟.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J].环境科学丛刊,2014(1).
论文作者:顾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断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植物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