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时代发展越来越快,路桥施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地基的复杂性给路桥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诸多地基中,最常见的便是软地基,所以,软地基的处理成为了当下着重关注问题。因此本文就软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处理技术、软土、地基、主要特点、注意事项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路桥施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路桥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自身的安全,所以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的使用安全性,这便对地基的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软土作为在进行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土质之一,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一)抗剪强度的不确定性
一般情况下,软土的抗剪强度是比较低的,但其抗剪程度又和外界条件有着关系,例如:进行排水时,由于土层的固结程度其抗剪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固结程度较高时,其抗剪程度也会相应的变高,反之,抗剪程度会下降。
(二)强压缩性
软土常常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主要与土里所含水的多少有关,土内含水量越高,其压缩性也就越强。一般情况下,外界压力过大时,软土基的形状也相应随之变化。
(三)较弱渗透性
和其他的土质比较,软土中所含的天然水较多,相应的在土质间的间隙也较大。其空隙的比值常处于一和二之间,然而地基中的含水量常高于45%,种种因素决定了软土具有较弱的渗透性。
(四)稳定性较差
软土的稳定性较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由软土组成的地基,一经重物的碾压就会发生塌陷现象,所以软土的稳定性较差。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软土基处理时,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相关的施工与技术人员要对当地的路基的情况充分了解,测量相应的路基的数据,根据因地制宜地原则,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防止资源的浪费,同时所制定的方案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施工标准,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软地基的表层处理方法
在进行软地基的处理时,表层处理是十分关键的,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先对土壤进行表层的检测,若表层的土壤过软,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从而增加表层土壤的硬度与抗压的能力。主要可以采取的方法为:表层排水法、材料敷垫法、使用添加剂法、粉喷桩加固等等,(1)表面排水法:进行施工前测定后,多数情况下会发现部分土壤含有较高的水分,对于此问题,我们需要对地表进行排水处理,降低表面水含量,为了不降低土壤的承载力和硬度,往往在进行排水处理以后添加砂砾与石块,从而有利于施工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材料敷垫法:由于软土基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变位的现象,所以利用相应的材料的特殊性能,进而增加地基的支撑力。常用的敷垫材料有:土工布、化纤无纺布等等。(3)使用添加剂法:该方法一般用于有着较高粘性的表层土壤中,通过加入石灰材料来降低表层的水含量同时也使粘性下降,这样便改变了粘土的性质,有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了土体的稳定程度。(4)粉喷桩加固法:选用此方法的前提是,要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无障碍,相关的准备材料(如: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等)都要备好后方可实行该方法。
(三)涵洞和通道的解决方案
作为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道与涵洞,一般会用基础扩张和整体式结构构造的方式来减少工程造价与降低施工难度。在路堤和桥台的位置,我们常采用设置粉喷桩与砂桩等设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防止在其期间出现沉降差较大的情况,若情况地基情况复杂,我们可以通过架设桥梁的方法来解决。(1)设置粉喷桩法:该方法是属于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方法,主要运用水泥与石灰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成分,运用搅拌机械把固化剂与软土进行充分搅拌,从而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将软土变硬,形成有着整体性、水稳性与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2)设置砂桩法:该方法有称为挤迷砂桩法,该方法源于欧洲,主要用于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通过冲击或者振动的方法把钢套管按间距沉入地基土中挤压成孔,然后边拔管边向管内灌砂并振捣密实而成的砂质柱体。此方法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四)强夯处理方法
该项技术是较为成熟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被众多施工企业应用。其原理是,该项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将重物从高空落下,把软土地基进行压实处理,降低了此地基的压缩性,其间隙也逐渐缩小,承受力得到大大的改善。该项技术的操作简单,影响范围广,能够影响到10.5m高度的软土地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强度大大提高,大约为原来的3-4倍不等,使地基变得不宜变形,由于操作简单等优点,此方法被众多路桥施工企业广泛应用。但此方法也存在着缺点,由于是利用物体从高空坠落产生重力来夯实地基,在重物坠落时,会发生振动现象,所以需要设立隔音墙或者设置隔振沟来减少由于振动所带来的影响。
(五)土质置换法
此方法,顾名思义,便是利用优质土壤进行替换,把软土替换出来,减少软土的不良影响,防止工程完工后发生不均匀沉降。土质置换法往往用于暗洪、暗沟,该方法虽有着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但所需成本不低,所以常用于工期较短的工程。
三、注意事项
进行桥头桩基施工过程时,由于软土地基的存在,常常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和位移现象,降低了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威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将桥孔进行延长来降低桥头的高度,进而降低荷载,以防软土地基的加速蠕变,从而解决不均匀沉降现象。另外,由于软土结构的特殊性,即结构性(有外力作用时其结构发生破坏),所以进行施工时,尽量避开原土,防止软土结构发生变化,降低地基强度。
结论:
路桥工程是一项是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软土基的处理是路桥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若选择忽视,势必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威胁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所以,在建设路桥工程时,相关的企业必须对软土进行处理,灵活选择相关的处理方案,统计好各方面的数据,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意识,做好施工现场的处理,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路桥工程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庆亮.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172-174.
[2]张志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6(03):26-27.
[3]林晶莹.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153-154.
论文作者:辛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地基论文; 方法论文; 土地论文; 表层论文; 工程论文; 土质论文; 土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