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原因与对策--基于弗里德曼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析_弗里德曼论文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成因及其化解——基于弗里德曼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中国论文,曼城论文,弗里德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0)05-0088-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增大,从1978年的9.7%猛增到2007年的66.2%[1]。这说明出口导向型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再依靠如此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因为长此以往,世界市场将无法承受如此之多的中国农民需要就业的压力,世界各国肯定会以各种方式抵制中国的出口产品[2]。事实上,截至2003年底,已发生了576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特别是2000年以来,每年有50~60起反倾销案,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15%左右,这个比例远高于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①。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中国如此过度依靠国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陷入困境。

中国拥有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潜在国内市场。这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另一种重要的动力来源。然而,中国区域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市场保护等市场分割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因此,在面临国外市场萎缩以及贸易摩擦不断的关键时刻,中国应积极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其实,利用国内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已有先例。例如,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南北战争之后迅速追赶上其他资本主义强国,并在20世纪之后领先于全球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拥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3]。

上述情况使人们追问:中国为何出现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如何促进中国大一统市场的形成?由于扩大内需是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扩大内需必须建立在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主流文献基本都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回答这两个问题,而实际上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J,因此,本文认为,与主流文献相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回答这两个问题应具有更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弗里德曼(Friedmann)城市—区域发展理论[5],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阐释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并演绎出化解逻辑。

二、文献综述

针对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经济现象,主流文献基本都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进行解释。皮建才[6]把这些文献归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文献的思路将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归因于分权改革,如沈立人和戴园晨[7]、Young[8]等。这类文献的主要观点是:地方政府在财政激励下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以邻为壑”,从而导致区域市场分割。第二类文献的思路从地方政府官员所面临的政治激励展开。其中,周黎安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简单模型证明,政治晋升博弈使同时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从而导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9]。徐现祥等的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情况下,当存在负外部性或负溢出效应时,地方政府官员会理性地选择市场分割,从而将负溢出效应外部化,以免殃及自身经济增长以及相应的晋升可能性[10]。第三类文献的思路基于区域分工的视角。这类文献主要包括陆铭等。这些学者认为,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较大的份额[11,12]。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但却可以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因此,落后地区选择市场分割是他们进行策略性分工的结果。

上述文献虽然对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但是都仅局限于封闭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国内市场必然受到国外市场的影响。事实上,陈敏等利用1985~200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显示,经济开放的确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分割[13]。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其动态变化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空间反映[14]。基于此,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阐释区域市场分割的成因可能就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弗里德曼提出城市—区域的发展思路,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曼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

弗里德曼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见表1)。其中,模式1的经济主体将行动空间主要限于剥离了郊区及直接的腹地核心城市,从时间范围上看也仅仅考虑短期利益,即他们只是希望引入外资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并立即产生就业岗位及收入。狭义地说,该模式的影响范围在于经济方面,其他如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将会被牺牲,以满足短期经济利益的需要。而且,此时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外资,不由城市本身所控制,因而是外生的;同时,供应有限的外资使城市间极具竞争性。总之,这种模式只会带来少量短期的经济收益和大量长期的成本,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然而,上述因素在模式2中却是相反的效果。模式2的焦点是把全球城市(中心城市)与它的邻近区域接合起来,从而形成城市—区域。该模式不再仅仅依靠外资来求得发展,而是重点整合自身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城市资源等)来促进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所以它考虑的是长期利益,重视众多发展目标的优化。由于该模式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源整合,所以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内生的。并且,在这种城市—区域中,内部城市之间根据自身资源进行分工协作,从而形成高效的城市网络,其中全球城市具有长期的、战略性的、得到普遍支持的领导地位。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在全球城市的连接作用下,城市—区域之间形成协作性的城市间网络,这种协作使任何区域获取利益时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在其他区域付出成本的基础上,相反,它为所有区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总之,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

四、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基于模式1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006年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位居发展中国家第1位[15]。但是,在这种良好局面出现的同时,城市政府之间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上存在不合理的竞争。正如弗里德曼[16]所指出,城市之间为分得全球资本的一杯羹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甚至各城市为了引进更多的外资而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如城市耗费巨资来强化诸如交通基础设施,这远远超出了根据资源条件进行合理配置所需的花费,其中珠江三角洲过度的港口和机场建设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很多城市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外资而成立专门的部门,如招商局等。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与模式1基本一致,过度依赖外资。本文认为,这种模式是造成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一个重要原因(见图1)。

图1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形成的内在机制

首先,这种模式使城市之间的关系更趋向于竞争。由于外资是有限的,拥有外资的经济主体具有较大的选择权,所以城市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外资,相互之间不得不展开激烈的竞争。例如,城市政府不得不给予外资所有者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税务减免、少代价或无代价取得土地以及各种公共补贴等。这种竞争在弗里德曼城市—区域发展理论中表现为城市之间的零和博弈,即一个城市获得一部分外资,就意味着另一个城市失去这部分外资。如此的竞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而陆铭等认为,区域市场分割本质上是区域间不进行分工的现象。因此,城市为了获得外资而进行的竞争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

其次,中国城市引入的外资主要集中于加工工业,以外资代工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充当“世界操作工”。在这种外资代工制造业中,以切片式融入全球价值链(GVC)的方式弱化了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代工企业与国际主导企业(跨国公司)在GVC纵向上进行分工,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内企业形成了横向分工,它们之间形成的竞争关系强于合作关系;②加工制造环节的外部嵌入导致代工企业从国外买入原材料与能源、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等,并将产成品直接销入国外市场,从而形成“两头在外”的生产网络。这种生产网络使得国内代工企业与本国其他企业难以建立合作关系,而是仅仅以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进而割裂了国内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③中国城市引入的外资主要通过GVC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环节,使得对要素投入的需求相对单一[17],进而抑制了城市之间在市场上的相互需求,使城市间难以形成市场一体化。

再次,中国城市引入的外资不利于国内中心城市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这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①各个城市引入的外资主要以代工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建立在低端要素环节上的制造中心地位,无法积累和嵌入高级要素,只能使总部经济的生产性服务功能游离于中国之外的发达国家,尤其是集聚于这些国家的大型城市[18]。②在外资代工制造业中,跨国公司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网络生产体系,制造业增加值中很大一部分是由FDI企业创造的,在这种封闭网络体系下,FDI形式的制造业的繁荣,并不对本国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市场需求[19]。然而,全球城市的形成要求高级生产服务的高度集聚[20],所以这种吸引外资的方式不利于区域内部发展出全球城市。在区域内部没有全球城市的情况下,区域之间难以形成城市间网络。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全球城市这个可以通过多种连接与外部经济保持联系的节点[21],区域之间很难建立起经济联系。因此,中国城市这种引入外资的方式也不利于区域之间形成分工网络,进而抑制了它们之间的市场一体化。

五、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化解逻辑:基于模式2的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根源在于各个城市通过不合理的竞争吸引更多的外资,所以各个城市避免在吸引外资上的不合理竞争是破除区域市场分割的根本。在模式2中,弗里德曼指出,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资源,仅仅从外部引入外资以追求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外生的,不具有可持续性。由此可见,各个城市应该避免在吸引外资上的相互竞争而求得发展。实际上,一个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创造财富的资源,并在多方面都表现良好的城市—区域,也将有能力为自身吸引外部资金[5]。因此,基于模式2,本文将试图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用以化解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理论框架(见图2)。在该理论框架下,各个城市既能实现内生式发展,又可避免在吸引外资上的相互竞争。

图2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形成的化解逻辑

根据模式2,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资源,而不是仅仅依靠从外部引入的资本。弗里德曼指出,一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取决于它所关联区域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其所在的区域[16]。依据这种思路,为了促进城市的内生式发展,我们应该把每个城市放入其所在的区域,进而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来整合区域内部所有城市的资源。这种区域也就是模式2中的城市—区域,其中包含一个全球城市。在城市—区域内部,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协作,使得城市—区域内部形成一种城市网络,而这种城市网络显然是市场一体化的体现。与此同时,每个城市不再是被动地引入外资,而是主动地引入外资,即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引入那些有利于自己发挥比较优势的外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之间在引入外资上就不再进行不合理的竞争。这是因为,在城市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前提下,再以同样的比较优势引入外资,也就不会发生冲突。并且,外资的引入由于有利于各个城市比较优势的发挥而进一步加深了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从而加强了城市—区域内部的市场一体化。

Castells[22]在Sasse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流动空间的概念,把全球城市说成是“全球网络”上的关键节点,并认为全球城市由其在全球“流动空间”中的战略地位所界定。随着自身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进而不断深化内部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使得中心城市(全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所形成的流量越来越多,从而不断加强全球城市的服务功能,使其的网络连接度越来越高。而全球城市的网络连接度增高有利于其加强与其他城市—区域的经济联系,并可能与原本和其没有经济联系的城市—区域也建立经济联系,使其在全国的“流动空间”得到深化和广化。与此相对应,城市—区域之间形成的城市间网络也会不断深化和广化,最终使得全国所有的城市—区域相互之间形成统一的城市间网络,从而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运用弗里德曼城市—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模式1对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成因进行了新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政府相互之间通过不合理的竞争吸引更多的外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弗里德曼城市发展理论中的模式2演绎出区域市场分割的化解逻辑,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城市—区域来促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具体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地逐步建立几个城市—区域。目前,可以先行一步将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这些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建设成为城市—区域。与此同时,在中西部地区也要重点培养那些具有较大潜力发展成为城市—区域的地区。随着第一批城市—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它们对周边地区,即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最终带动中西部也建立起几个城市—区域。在全国各地不断建立城市—区域的过程中,城市—区域内部城市相互之间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协作,从而形成内部市场一体化。

第二,城市—区域内部城市应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而引入外资。在城市—区域内部,每个城市都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每个城市再以同样的比较优势吸引各自所需的外资,从而进一步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来深化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外资的引入不再导致城市—区域内部的市场分割,而是促进其形成市场一体化。并且,随着城市—区域内部城市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分工协作,其中的全球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会得到提高,从而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所以,此时外资的引入也有利于城市—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进而促进它们之间的市场一体化。

第三,加强城市—区域内部全球城市的建设。全球城市是“全球网络”上的关键节点,可以把自己所在的城市—区域与其他城市—区域连接起来。并且,在某个区域不属于城市—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区域的单个城市与自己所在区域连接起来。因此,全球城市是有效促进区域之间形成市场一体化的空间节点。目前,本文建议把北京、上海和香港分别作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潜在全球城市,进一步集聚这些城市的高级生产服务,使它们的网络连接度不断提高,从而通过它们来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使区域之间形成市场一体化。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区域的建立,全球城市会不断涌现,并形成全国性城市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全国各地的城市—区域就可以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收稿日期:2010-05-26

注释:

① 王贺军.实录四: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0408/1222709132.shtml.

标签:;  ;  ;  ;  ;  ;  ;  ;  ;  ;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原因与对策--基于弗里德曼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析_弗里德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