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工地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南京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物联网+”时代特点的要求。为了推动智慧工地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以东方雨虹南京江宁建筑科技项目科研楼智慧工地建设为例,从互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设计与建设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智慧工地;物联网+;项目设计;建设发展
引 言:智慧工地是“物联网+”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为智慧工地项目建设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南京市智慧工地项目发展建设过程中,要精准理解“智慧工地”的内涵,深入研究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设计与建设发展,因此,围绕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进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设计
1.1 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所谓远程视频监管系统即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数字压缩以及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各项技术,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测,实现施工现场各安全要素的有效监控及安全防护管理的全面加强,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同时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进度的控制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视频监控安装于工地制高点,覆盖施工作业区;每个工程车辆出入口。并且还可以实现高清抓拍,夜间高清录像以及抓拍等功能,以便更好的满足具体需求。前端采用IP摄像机,用于实时监控工地全貌、关键部位、重要隐蔽工程;中端采用无线传输设备,用于监控视频影像的发送和接收;后端利用监控显示器与硬盘录像机,显示和存储监控视频影像。且利用互联网实现实时观看现场情况,并可随时调取NVR里的视频影像。
1.2扬尘监控和自动喷淋降尘联动监控系统
扬尘监控包括扬尘设备管理、扬尘数据采集与上传、报警管理、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报执法人员管理、查询统计分析。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监测设备(粉尘检测仪、噪音检测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对工地扬尘颗粒物PM10等数值情况实时监测(现场LED屏信息显示),PM10数据实时上传智慧监测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APP和门户网站实时查看,对项目PM10数据情况每周形成统计数据,M10数据超标时,通过短信或者系统信息等方式向现场工作人员传达信息,使其获取信息后及时采取合理措,启动现场降尘设备,假如持续30分钟之后PM10仍然超标,则通过短信或系统消息通知项目相关方。如果现场的扬尘监测系统发生故障,相关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测平台,并及时短信传送给相关人员。当平台检测到扬尘超过预警值后,相关管理人员根据现场视频、监测数据、现场调查等手段分析扬尘产生原因。
1.3 车辆未冲洗自动抓拍系统
车辆未冲洗自动抓拍系统是通过联合使用违禁车辆抓拍和视频监控,做到做到监控、抓拍、报警一体化。违禁车抓拍具有以下功能:(1)故意遮挡自动智能提示;(2)不冲洗,或冲洗不合格车辆自动提示;(3)监控探头自动储电,意外断电后报警,并有二到三小时自动录像功能;(4)摄像头具有红外功能,便于夜间录像;(5)建立工地与车牌对应关系,工地出入口自动抓拍并识别车牌号,对于黑车或停工阶段仍在施工的情况进行提醒;(6)录像、照片均要有日期时间、区域、工地名称;(7)探头人为移动、破坏、断电自动报警;(8)可旋转探头,云台控制需要有相应权限,记录云台操作人操作过程。具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回位功能,便于在恰当的角度对准工地大门或冲洗台。(9)录像查询功能至少有两周的存储容量。具体而言,通过对封闭围挡的施工现场工程车辆进出口实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进出车辆的冲洗情况。系统根据抓拍信息判断出厂车辆冲洗情况,并准确记录车辆的号牌遮挡情况以及污损和破损等情况。之后再将抓拍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至智慧监测平台,再经过户网站以供用户后期查看;以此实现了对每一辆出入场车辆的破损、污损、号牌遮挡以及冲洗等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假如发现施工现场存在未冲洗车辆情况,系统会通过短信或系统消息等方式传输给相关责任人。如果相关监测设备出现非正常运行的情况,系统也会通过短信或者系统消息的方式传送给责任人,以便及时处理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系统还可每周对非正常停止时间、次数形成统计报表发至相关负责人。
1.4 噪声监控和夜间违规施工监控系统
扬尘监控系统包括噪音设备管理、噪音数据采集与上传、报警管理、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报相关监督人员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监测设备对工地噪声情况实时监测(现场LED屏信息显示),噪声数据实时上传智慧监测平台;违规施工的通过系统消息、短信等方式通知现场责任人采取措施,并同时通过系统消息、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监督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APP和门户网站实时查看;噪声数据情况每周形成统计数据。如果相关监测设备非正常停止运行,相关信息实时传输至智慧监测平台,并短信通知现场负责人、设备运行管理人员。通过原因分析,找出噪音超标的根本原因,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人口居住情况、工程规模、工程期限、容易产生噪声的工程设备的安置地点和噪声指标,从而预测施工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对采取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进行严格审查。
2 基于“物联网+”下智慧工地项目建设
2.1 整合资源、融合共享
智慧工地建设的核心要点在于监管云平台建设,利用监管云平台能够实现相关信息数据的汇总分析。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强监管生态系统的共享性、互通性和综合性。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多个监管子系统并入其中,实现工作人员、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环境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融合共享,促进智慧工地项目的建设与推广。
2.2 试点应用、逐步推广
目前,我国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的许多城市都实现过智慧工地的建设,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案例,南京市智慧工地项目建设可以以最成熟、认可度最高的子系统作为试点,然后进行逐步推广,最终实现全面普及。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中,如果盲目并入多个子系统,不仅会造成运营成本增加,若其中有子系统不成熟,还会影响项目的建设,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3 健全制度、加强宣传
智慧工地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各部门间的有效配合,想要保证智慧工地项目建设的顺利、有序推进就必须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与紧密配合。具体而言,智慧工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将智慧工地建设与集体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确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其次,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观摩会、交流会等,使更多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结语
总而言之,“物联网+”背景下,智慧工地项目建设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建筑施工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信息数据保障,提高了各项决策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南京市智慧工地项目建设中,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及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的构建,降低项目运行中的成本与风险,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推动社会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李霞,吴跃明.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J].建筑安全,2017,32(2):35-39.
[2]李雪瑞.“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19(2):139-139.
[3]赵彦明,李路杰.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3(38):13-13.
[4]于立.“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J].智能城市,2019,5(03):33-34.
[5]蔡林宏.重庆“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浅析[J].四川建材,2018,44(01):208-209.
论文作者:费苏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工地论文; 智慧论文; 项目论文; 扬尘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情况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