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施工是我国社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地质因素对其的影响,施工场地如果存在地质灾害,就会使得施工工作更加困难,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我国岩土工程施工工作中一直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创新,这对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止技术及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止技术;策略
1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与影响
1.1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在我国地质灾害的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滑坡、泥石流、危岩落石、地面塌陷等。文章主要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了阐述。
1.2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与影响
1.2.1滑坡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斜坡上的岩土在受到重力与雨水冲刷的作用下。沿着斜坡的方向向下移动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斜坡上的岩土处于稳定的情况,如果没有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很难出现地质滑坡灾害。发生地质滑坡灾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地震的影响、强降水的影响、地表水的冲刷与腐蚀、斜坡角受到大规模的开挖、斜坡水土流失严重、斜坡上的植被受到过度的开采等。
1.2.2崩塌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部分陡坡内部的岩土可能会收到裂缝的影响,被分割成很多部分。这些被分割的部分根部比较空虚,很容易出现压碎与折断的情况,稳定性较差。当受到强作用力的时候会与主体分离,然后不断的向下滚动。崩塌后的岩土会在斜坡的底部堆积。发生这一种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各种矿产开采的过度、岩土工程的开挖与破坏、斜坡边的水库遭到渗漏、对弃土进行随意的堆放等。
1.2.3泥石流
在我国,泥石流经常发生,属于多发性的地质灾害。对社会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从泥石流产生的机理上看,主要是因为所在地区降水量过大导致山坡和沟谷产生一种带有大量泥沙与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从泥石流产生的性质来看,泥石流属于一种具有较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相结合的混合颗粒流。产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土体的不合理开挖,导致泥石流的产生,土体开挖方式不正确,破坏了岩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当土体受到一定的冲击时,就会产生泥石流;②森林植被的乱砍滥伐,导致泥石流的产生,从泥石流的产生机理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体覆盖植被被破坏导致的。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通过上文对岩土工程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我们能够得知,岩土工程的常见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其山体岩石和泥土的滑动和流失,因此想要对这些灾害进行防治,就必须要从防止山体滑动和减轻危害两方面入手,而比较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以下三种。
2.1快速锚固技术
快速锚固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利用土钉或锚杆等方式对山体进行加固,该技术在施工时主要利用的是土钉和锚杆对山体的固定作用,从而提高山体的承载力,防止山体出现严重崩塌或移动情况。快速锚固,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流程包括了钻孔、下锚和注浆,钻孔操作就是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选择锚杆的固定地点,并控制锚杆的间距和长度,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钻孔位置进行严谨的计算,尽量减少误差,钻孔操作时还需要控制好钻孔的深度;下锚就是进行锚杆安装,施工方需要将锚杆安装在孔洞处;注浆操作是对孔洞的底部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固定锚竿防止其在后期发生位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快速锚固技术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在当前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用十分普遍,能够有效防止同时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救灾工作,对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安全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2抗滑桩技术
抗滑桩技术,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施工时,施工方利用抗滑桩自身的力学性质对边坡进行稳定,从而防止滑坡问题的发生。抗滑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桩体本身的力学性质十分重要,要求其必须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并能够将上部承受的推力传送至下部,以此来稳定自身,稳固山体。看化妆技术的应用要点主要在于控制桩体的位置、间距和长度,施工方需要采用悬臂梁和地基梁的施工方法进行桩位的调节,控制桩体的间距,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抗滑桩的长度和型号,保证其整体性能;施工时还需要灵活运用施工方法进行开挖和灌浆,以此来保证其效用的充分发挥。
2.3抗滑挡土墙
抗滑挡土墙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滑坡或泥石流等灾害对山脚周围的建筑造成损坏,从而实现保护建筑降低灾害影响的目的。在抗滑挡土墙施工时,施工方必须先计算好滑坡的推力,要利用引擎计算获取滑坡的相关数据,得到滑坡的推力性质,然后确定抗滑挡土墙的相关力学参数,保证其能够有效应对滑坡推力的影响。其次在施工时,施工方还需要尽量提高挡土墙的安全系数,对其材料和形式进行优化。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3.1岩石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策略
植树造林和种草护坡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芦花方式,其优点是投入资金少,效果明显,可以长久地发挥其防治地质灾害的效果。因为其发挥治地质灾害的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在确定进行防治防治措施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对自然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最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防治,从而降低地质灾害出现的次数,达到人们防治的目的。
3.2岩石地质灾害的避让防治策略
在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应该在汛期选择避让的措施。在汛期或者是雨期,根据当地极有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变形斜坡的具体特点,选择科学恰当的避让方法。首先对于预防地质灾害要有预先的计划,当汛期或者预期来临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写。对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应该对人员和财产进行转移,安置到事先选择好的绝对安全地点。在避让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安置,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损耗,降低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3.3避让措施
避让措施,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施工方在进行施工之前先做好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查,获取该地的地质灾害信息,然后在具体施工时尽量避让灾害频发的地区,做好灾害区的人员和财产转移,建立避难场所,同时制定出地质灾害的专项预案,探讨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相关转移措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施工方在施工之前针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必须要开展搬迁转移工作,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灾害的有效防护,这样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危害,对人员和财产起到保护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灾害状况比较严重,灾害的种类很多,突发性比较强,分布也相对分散,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前,应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周边的自然环境,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减少地质灾害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研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在提高岩土工程的施工进程外,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义林,陈璠.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能源与环境,2018(3).
[2]王余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5).
[3]龚放.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2.
[4]张晓慧.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9):270-270.
论文作者:孙宝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泥石流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灾害论文; 岩土论文; 施工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