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遂平县供电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调度一体式自动化技术便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配电系统的调度人员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从而大幅提升调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电力资源得到更好发挥与控制。所以,电力系统必须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来满足电力用户不断提升的供电需求。本文对调控一体化进行概述,之后对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度;一体式;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能力的提高,通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采用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优化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主要指对变电监控和电网调动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以上两种工作能够同时进行,进而实现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目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运行维护工作站和调度控制中心进行合理构建,前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执行相关指令,根据调度质量对电力系统进行专业分析以及对电力系统现存问题或者隐患等进行有效处理等;后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施监控电力系统,处理电网紧急情况和调整电网调度工作等,借助以往两个工作站最大程度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
2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电网损耗。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智能化管理,能及时迅速的进行检测和管理,发挥一体化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把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有利于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网损耗。2)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发挥作用,合理规划控制,检查是否存在异常,防止故障的发生,提高办公效率。将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平台、功能、图模库、接口实现一体化,在一个界面中实施工作,节约时间、精力,提高效率。3)有利于负荷管理。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系统运行负荷的管理,使系统的供电量、负荷率等实现最大化的使用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平台存在很大的差异
当前,我国各大供电企业所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在系统功能上也无法实现整齐统一。在进行电力调度时,调度人员所操作的计算机都是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调度平台的差异,从而影响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2 对集中控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调整必须首先满足电网模拟和系统中整个数据库的一致性,这就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的集中控制环节提出了非常高的工作要求。但是,电力调度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所以,难以实现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数据库与电网模拟完全一致这项基本要求。
3.3 电力调度系统中电网模拟的多变性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随着对原有变电站的升级改造和新的变电站的持续增加,需要对整个自动化系统进行全新的建模和数据记录,从而实现良好的管理。因此,我们需要对电网模拟的多变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更好的完善与充实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4.1 电力调度功能一体化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其中的各种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这些功能中,每个功能都需要不同的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为了使更便捷、快速的完成工作,就需要将这些功能实现一体化。这就需要通信中间件让不同的功能系统之间同用一套模型、数据与界面平台。a.集控功能一体化。集控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责任分区与信息分流。责任分区即为通过一个界面将厂站和设备组合起来,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相应的功能。信息分流即为进行区域编辑,组合各种电压,对电网的信息进行监视,从而实现分流。b.SCADA、PAS、和DTS一体化。采用智能化技术,将SCA-DA、PAS、和DTS组合在一个界面操作,实现数据录入一体化、数据维护一体化、数据展示一体化,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
4.2 软硬件平台的建设
第一,对硬件平台构建进行说明。在调控一体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调度及两方面工作的共同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同时需要使用服务器群对硬件构建进行优化处理,此外需要对硬件系统平台功能进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提升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合理性的目标。在硬件平台配置过程中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其一,使用分层或者分区设计方法对硬件平台进行设计,保证一套硬件平台同时具有调度和监控的功能;其二,根据实际情况对四台SCADA服务器,四台历史服务器,两台网络服务器和一台PAS服务器进行合理配置,提升调控一体化的各方面功能,进而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进行提升。
第二,对软件平台构建进行说明。软件平台构建的合理性对调控一体化应用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对软件平台工作产生足够重视。软件平台包括一体化图形服务,一体化数据服务以及调度监控一体化图模库等,在以上内容构建完成后配置功能灵活性明显提升,各类服务对象均可以及时、准确的发布相关指令,为工作人员展开下一工作过程提供相应的指导,进而实现调度、控制及操作一体化的目标。
4.3 调控一体化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模式当中,新设备的监控业务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更加需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进行再次的开发以及研究,从而提升二次描述模型的使用功能,确保其不断优化,更加的完善。在进行设备建模层研究过程中需要采用对应的建模技术进行,之后需要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设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对设备进行分析时需要进行两次,并且需要通过三个层次来进行模型的建设,这三个层次分别为间隔层、设备层和站控层。对于电力自动化实施设备分析时需要在设备层上进行,这就使得设备层分成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两方面。对于一次设备模型来说,已经可以很成熟的将其应用到间隔层和站控层当中,因此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紧急的就是对于二次设备模型的开发。由于二次设备模型只可以应用在装置信号点以及相关联的测量点上,因此需要采用调控一体化系统实施二次模型的进一步应用开发以及升级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实现电力调度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存在着系统平台差异大、电网模型多变等问题,但是如果积极做好一体化工作,在电力调度中实现平台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图模库一体化、接口一体化就能充分发挥一体化技术的巨大价值作用,保障电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少怀,陈璇. 试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 电子世界,2016,(24):166.
[2] 吴文心.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 通讯世界,2016,(23):144-145.
[3] 黄永明. 研究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及价值[J]. 通讯世界,2015,(14):132-133.
论文作者:陈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电力论文; 功能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平台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