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入境旅游需求关系研究_汇率论文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币汇率论文,中国论文,需求论文,关系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旅游重心持续甚至是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欧洲和美洲在国际旅游接待数量与收入上占世界总额的比重在下降,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长途欧美游客、亚太区内游客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入境旅游发展迅猛,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入境过夜游人数由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法国和美国。国际旅游作为“中国服务”已成为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促进“中国服务时代”到来的战略支柱产业。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三;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占出口贸易收入的2.6%,服务贸易的26.7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有望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然而,国际旅游需求会受到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双边汇率(汇率是一国通货与另一国通货的比价)的影响,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将从低汇率目的地转向高汇率目的地。某国货币汇率变化会影响该国旅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国际旅游客源的流向与流量,最终表现在出入境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入等综合指标上。如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相关国家的汇率贬值导致入境游客急剧增加就是典型例子。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一般认为,一国通货相对于另一国通货升值,进口支出逐渐增加,出口收入逐渐减少,进而改变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对旅游而言,升值将使该国来自另一客源国的国际旅游人数减少,抑制入境旅游增长,促进出境旅游发展,国际旅游流向发生变化;相反,一国通货相对于另一国通货贬值,会导致入境旅游人数增加。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增大,呈明显升值趋势。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已从2005年7月的100.94升至2009年3月的最高值122.88,此后回落至2011年3月的112.42,升值幅度最高达22%。然而,汇率对一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又因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周期、汇率制度、政治因素、文化差异程度不同等而呈现区域差异性。那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真实汇率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影响性质如何?其强度多大?这成为当前旅游学理论与实践中要回答与明确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乃此研究的主旨所在。

二、文献回顾

入境旅游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被纳入贸易理论研究范围。已有文献表明,汇率是国际旅游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国外关于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较多。如Anthony G.Webber(2001)研究了汇率波动对澳大利亚9个出境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50%的需求变动可由汇率波动解释[1];Yair Eilat与Liran Einav(2004)采用三维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国际旅游业的重要因素,如政治风险和汇率,特别是汇率对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会产生重要影响[2];Nikolaos Dritsakis(2004)协整分析了德国与英国汇率波动对希腊旅游需求量的影响[3];Chokri Ouerfelli(2007)用季度数据协整分析了汇率变动对突尼斯欧洲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因客源国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4];Aaron Schiff与Susanne Becken(2011)发现汇率是新西兰16个入境旅游市场的国际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5]。另外,约翰·斯沃布鲁克、苏珊·霍纳(2004)认为汇率的波动对各国旅游需求的影响是重要课题[6]。

国内关于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较少,可分为定性描述与实证研究两类。定性描述如厉以宁(1991)通过定性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对入境旅游收入与人次的促进作用受当时经济环境的限制要小于预期[7];李凌鸥(2004)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小,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带来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的减少[8]。采用实证研究的主要有:罗富民(2007)利用年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日本来华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日本旅华需求量。但该研究没有考虑数据的非平稳性[9];刘志勇、黄建山(2009)用年度数把汇率作为价格的一个方面协整分析了美国旅华需求的影响因素,但所选样本为汇改前汇率市场化程度低的年度数据[10];赵东喜(2010)用月度数据研究了汇率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美国市场的影响[11]。

总之,国内外学者在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影响的研究问题上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协整与误差修正机制模型,用月或季度数据并考虑季节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同国外相比,国内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多为年度数据,要么是单个客源国时间序列,要么是中国入境旅游各区域目的地的截面数据,样本点少,对汇率改革以来的实践缺乏研究。汇率对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与价格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仅将汇率作为价格的调整因素进行研究容易掩盖汇率效应[5]。

因此,本研究选择2006-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13个主要客源国的季度数据,在季节调整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时间与截面信息,以取得更多的信息与有效控制个体差异,建立包含横截面与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计量模型,探讨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浮动对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政府制订国际旅游政策、旅游企业确定经营战略提供理论借鉴。

三、建立模型

1.数据准备与变量说明

本研究选择2006年一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为研究区间。考虑到市场的重要性与数据的可得性,文章选择13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作为研究对象。这13个客源国对华旅游需求占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外国人市场总需求的72.2%。

2.数据季节调整

由于入境旅游人数的季度数据常有很强的季节循环变动,这会掩盖相关变量间的内在关系。因此,需对有季节效应的数据进行季节调整,以反映经济的真实变动规律。文章采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方法对各客源国入境旅游人数进行季节性检验并调整,调整后的序列记为(估计过程略)。

3.建立模型

面板数据包含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利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可以构造比单独使用截面或时间序列更为真实的方程,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使得参数估计结果更为可信客观。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分为3种:联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与变系数模型[13]。利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法可以确定与样本数据相符合的模型类型。对数线性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l

利用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协方差分析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又因样本数据包括了研究对象的全体,不存在估计推断问题,因此,采用含有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即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作为最终分析模型,其单方程回归形式,见方程(2)。

四、估计结果与分析

表1、2中回归模型及A-均在0.95以上,回归标准差较小,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结果适合于分析。

从表1可知,入境旅游总需求的汇率弹性系数为0.11,说明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下降1%即升值1%,会引起入境旅游需求减少0.11%,以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外国人数2612.69万人次计算,将减少2.91万人次。反之,贬值则会引起入境旅游需求增加0.11%。前一期的入境旅游需求对当期需求影响较大,其弹性系数为0.70,大于汇率变动的影响,各客源国的旅华需求具有明显的惯性,说明我国相关客源国入境旅游需求稳定性高。从表1还可以看出,各客源国旅华需求对平均需求的偏离呈现较大差异性,韩国、日本、印尼、俄罗斯等客源国旅华“自发”需求对平均旅游需求有较大正向偏离,其中韩国最大,日本次之;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平均旅游需求有较大的负向偏离,其中法国最大,英国次之。说明对13个客源国而言,虽然它们旅华需求的汇率弹性相同,但各客源国由于收入、文化、消费习惯以及距中国的距离等不同而导致的自发旅游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2可知,入境观光休闲旅游需求的汇率弹性系数为0.18,高于入境旅游总需求的汇率弹性。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下降1%即升值1%,会引起入境观光休闲旅游需求减少0.18%,以2010年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外国人数1238.2万人次计算,将减少2.29万人次。反之,贬值则会引起入境旅游需求增加0.16%。前一期的入境外国人观光休闲旅游需求对当期需求影响较大,其弹性系数为0.72,同样大于汇率变动的影响,中国入境外国人观光休闲旅游需求具有明显的惯性,需求稳定性高。从表2还可以看出,各客源国观光休闲旅华需求对平均需求的偏离也呈现较大差异性,各客源国自发观光休闲旅游需求偏离平均水平的程度与相应客源国对入境旅游总需求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类似,其中,正向偏离中,韩国最大,印尼次之。负向偏离中,英国最大,法国次之。虽然就13个客源国而言入境观光休闲旅游需求的汇率弹性相同,但各客源国“自发”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以会议/商务、探亲访友、服务员工等为目的的入境旅游需求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虽然汇率变化对入境旅游人数也有正向影响,但汇率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总之,中国2006至2010年入境旅游13个客源国入境旅游总需求、观光休闲旅游需求的汇率弹性为正,统计显著,前者小于后者,而以会议/商务、探亲访友、服务员工等为目的的入境旅游需求对汇率也有正向影响,但敏感度较小,不显著。名义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国际旅游者要为目的地通货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这对他们来说是福利损失,引起入境旅游总需求减少。观光休闲旅游需求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大于总需求,这是因为,观光休闲者多为自费旅游,追求物有所值,对出游目的地选择的自由度大,对因目的地货币升值或贬值引起的目的地通货支付变动反应较强烈,对汇率变动较为敏感。而会议/商务旅游者出游频率高,消费高。一方面,费用一般由所在单位支付,其更多地追求舒适与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商务需要,他们不能自由地选择与更改目的地,目的地汇率变动引起的支付变化不会显著影响其需求。因此,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入境旅游需求对汇率变动引起的目的地通货支付变动反应不灵敏。此外,以探亲访友、劳务员工等为目的的入境旅游需求同样有着缺乏目的地选择自由、对汇率变动不敏感等特点。

在入境旅游总需求与观光休闲需求模型中,前一期的入境旅游外国人需求对当期需求有较大且显著的影响,是因为以会议/商务、探亲访友、服务员工为目的地的入境外国旅游者缺乏目的地选择自由度,观光休闲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作用与重游率高、旅游者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后会自发地向其周围的潜在游客介绍与推荐中国旅游产品,进而形成了持续稳定的入境旅游外国人市场。

此外,在入境旅游总需求与观光休闲模型中,均显示韩国、日本、印尼、俄罗斯(就汇率而言)有较高的“自发”旅华需求,法国、加拿大、英国“自发”旅华需求较低,而印度、美国居中等水平。这是因为收入、距离仍然是阻碍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因素,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客源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高,离中国距离又近,较多家庭对来中国旅游有支付能力,而距离增加阻碍了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客源国居民对华旅游的需求,收入水平限制了印度等客源国到中国旅游的人数。美国距离中国距离最远,仍然有接近中等水平的“自发”旅华需求,是我国入境旅游最大的跨洲远程市场(2010年,达200.96万人次),这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中美两国社会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相反的文化期望与文化取向有关。同时,中美经济贸易联系日趋紧密,均促发了美国居民对华旅游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研究选择2006-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13个主要客源国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浮动对中国入境旅游外国人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2006-2010年入境旅游13个客源国中,外国人旅游总需求、观光休闲旅游需求的汇率弹性为正,统计显著,前者小于后者,但都小于1。而以会议/商务、探亲访友、服务员工等为目的的入境旅游外国人需求对汇率敏感度较小,不显著,这不能完全由主流国际贸易理论解释。此外,在入境旅游总需求与观光休闲模型中,前一期的入境旅游外国人需求对当期需求有显著影响。同时,在那两种模型中,均显示韩国、日本、印尼有较高的“自发”旅华需求,而法国、英国则较低。

2.政策建议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惯、新鲜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吸引国际游客的核心载体。这从汇改以来,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情况下,汇率对我国入境外国人旅游需求影响较小上就可以看出来。首先,从整体上看,国家可利用入境旅游外国人市场有较高的稳定性、汇率弹性小于1或不显著的优势,通过强化国家整体形象宣传,提升我国旅游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提高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加快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其次,充分利用外国人市场对感知到的优质服务自发宣传与推介促销渠道,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做好售后服务,注重提高游客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形成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保持与提高市场稳定性。再次,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入境休闲观光旅游外国人市场影响相对较大的特征,我国要深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餐饮的中国文化特色,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入境市场的持续增长。同时,建立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如进一步推动交通设施建设、简化签证手续等。这样,在增强观光休闲旅游产品服务吸引力的同时,相对或绝对减少旅华游客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对本国货币支付的增加。最后,通过实施以距离为基础的市场差异化战略,培育扩大远程外国人市场。

标签:;  ;  ;  ;  ;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入境旅游需求关系研究_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