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管理的性能与扭转路径研究_员工激励论文

单向度管理学研究的表现及扭转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学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我国管理学界在引入西方管理学科框架的同时,也引入了其主流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立场,并呈现出一定的单维化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1]在批评西方资本主义时,写过一本著名的书《单向度的人》。该书的核心观点是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以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一词来类比目前中国的管理学研究,那么可以说中国的管理学研究正日益成为“单向度的管理学研究”。单向度的人会失去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1],而单向度的管理研究则会失去创造力和丰富性,用单一指标来评判知识。不仅如此,单向度的管理研究还可能误导、摧毁管理实践[2],比如导致员工利益受损、加剧员工与管理层冲突等等。近期发生的富士康的“十三连跳”事件,或多或少折射出忽视员工维度的管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鉴于此,对目前的这种单向度化进行深入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单向度管理研究的表现

当前单向度管理研究主要表现在研究立场、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

1.1 研究立场单维化:偏向股东和管理者

研究立场的单维化即研究倾向于从某种单维价值预设出发,忽略其他的价值诉求。回顾近些年的管理研究,尽管国内学者自20世纪末以来也积极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3,4],然而管理学研究的主流仍是在为管理者如何强化对企业员工的利用和控制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而较少从企业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学研究。比如,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如何更有效地考核员工?如何最大化公司利润?却较少考量管理政策(如裁员等)给员工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少考虑员工福利和社会目标;较少考虑员工自身的主体性。即便对社会责任问题的考察,目前关注的重点也仍停留在道德责任(如产品安全、环境问题)、慈善责任、法律责任,却较少关注最为根本的员工利益保护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对当时美国管理研究出现的这种现象进行过反思。比如LAURENT[5]指出:“组织文献全是对如何领导或者管理人展开分析、论证、提供解决方案。……在几十年中,管理研究大多数精力都是围绕‘通过人更好地完成事’展开,组织行为研究经常采用的是管理者视角,从上往下看组织,聚焦领导、权力、权威、影响力、控制、监管风格等。……在管理教育中,课程设计也主要采用‘从总经理视角来看’,……主要关注参与者如何才能影响和改变下属的行为,或者他们自己的领导行为。……上级的权力得到强调,而下属的权力被忽视了。”显然,这样的评论仍然适用于目前的管理研究现状。正是由于采取管理者的视角,绝大多数研究潜意识地把员工看作生产工具,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至于如何让这个生产工具发挥最大的效率,而较少考虑员工与管理者的双赢。

以激励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为例来剖析当前管理理论中潜在的研究立场:

激励理论一直是组织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纵观目前的激励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管理者视角来展开的,即将员工视为“生产工具”,探讨管理者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用好员工这个生产工具。企业通过设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和措施(如工作设计、奖惩措施等),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这个工具发挥最高功效。一旦个体没有达到其预定标准,就进行末位淘汰,弃之不用。如果充分考虑员工的价值立场,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伙伴”,则企业除进行激励外,更可以同时对员工进行支持、指导、培训,为其提供充分的资源。当其未达到预定标准时,不是淘汰,而是持续帮助其分析原因、改进劳动方法等。可见,换一个角度来看激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基于员工的视角来看,同样存在有激励、管理上司或者老板的命题,但在组织文献中较少看到此类研究主题的实证研究。

流程再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要组织理论之一。所谓“再造”,即“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6]尽管流程再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组织效率,然而该理论同样是站在管理者、股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员工的利益考虑甚少[7],没有顾及到员工的利益和BPR可能给员工造成的冲击。比如,采用BPR后的“福特汽车公司雇用办理向卖方付款等事项的人员的人数不再是500人,而仅仅是125人。裁掉375人,裁员75%”。也正由于其潜在偏向管理层的价值预设,使得其存在很多内在的矛盾[8]。比如:①授权的虚伪。一方面,BPR强调将权力下放给员工,将授权作为一种礼物赠送给员工,以回避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BPR又非常强调从上至下的管理变革哲学,严格地操控程序也强化了控制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禁锢员工,员工成为流程的仆人,而且,在一些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授权不仅不可能是一项激励措施,更可能是一种奴役的手段[9]。表面上的授权,实质上是高度控制。②员工承诺的讽刺。BPR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承诺,然而,一项会威胁员工利益的变革,又怎么可能获得员工的高承诺呢?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实施BPR的成功率不超过30%。

之所以呈现出研究立场的单维化,除因为管理者视角本身确实能贡献出很多管理知识之外,还因为偏向于管理者和股东价值的管理理论更可能被管理者和企业决策层接受。它们迎合了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可为管理者提供合法化自身政策的工具①,因此,从学术产品市场来看,侧重管理者和股东价值的研究更容易取得一些市场买方(主要是企业和管理者)的支持。

1.2 研究主题单维化:研究者对一些重要主题的“失语”

研究立场的单维化决定了研究主题的单维化。研究立场的单维化会使得研究的设问方式有所局限,进而造成国内的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的主题(主要是那些可能有助于强化员工权力、偏重员工利益的主题)呈现出“失语”。比如:①工会作为员工与企业关系建构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却很少得到深入研究。从企业、管理层的视角来考察,尽力降低、削弱工会的力量是其所愿意看到的;但从企业员工角度来看,工会可以有效加强其谈判力量,可作为其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他们是愿意看到工会真正发挥其职能的,因此,如果研究者能对工会加以研究,必定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贡献。②职业倦怠、员工自杀、攻击行为等研究很少。对这些负面的、消极的行为,研究者给予的关注过少。相反,研究者对领导力、人力资源实践、心理契约等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

1.3 研究思路单维化:较少对目前管理实践进行批评性(否定性)的研究

缺少批判性、否定性是目前管理研究的典型特征。管理学研究成为一种时髦,哪个领域热就去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缺少深度的反思:反思性研究没有成为一种习惯。在西方有批判管理研究团体,而在我国较少见到有人从事此方面的研究。按惯常逻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批判性哲学,批判性管理研究应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令人遗憾,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对当前管理现状展开批判性的思考。

1.4 研究方法单维化:实证方法日益垄断

研究方法的单维化是指管理学研究日益倾向于实证研究方法论,而忽视其他研究方法可能具有的重要价值。“为实证而实证”,“为方法而选择问题”的倾向日益凸显。马尔库塞[1]认为,“被扭曲了的科学导致了对人的奴役。它的哲学表现就是实证主义,特别是分析哲学和操作主义”,并“把非实证的概念诬蔑为纯粹的思辨、梦幻或幻想”。这样的判断似乎也适用于对我国当前管理研究的评价。尽管现代西方已经开始有人反思实证主义哲学在管理学研究中过度主导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一些西方主流期刊开始逐步接纳其他哲学背景的研究论文,然而在我国目前几乎仍是实证主义的一统天下。

2 多向度管理研究的路径

单向度的管理研究会导致研究范式、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思维的单一化,从而可能损害管理研究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其研究发现在促进管理实践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管理实践,比如加剧管理层与员工的冲突,导致员工身心的异化等等。鉴于此,有必要扭转目前的这种单维化倾向,促进管理学研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是否定目前的管理研究。事实上,偏向于管理者和股东视角的研究、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已经产生了非常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中国管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只是认为,管理学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如果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会取得更丰富、更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也更有利于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2.1 研究立场的多维化

研究立场的多维化是指研究者不仅仅从管理者和股东的立场来思考管理问题,而充分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立场,让企业、股东、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获得多赢。价值立场的转换可以改变问题的设问方式,发现新的问题域。比如,站在管理层利益立场出发的激励研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激励员工作出努力”,而如果站在员工立场出发的激励研究,也许可以修正为“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更好地作出绩效”,或者“员工如何更好地管理上司”等等。正如对劳动过程理论做出重要推进的布若威[11]指出的那样,研究者通常问的是“如何让员工更加努力工作”,而他问的是“员工为何会如此努力工作”。正是这一设问方式的急剧转弯使得布若威能够避免让自己的研究陷入由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意识形态所确定的意义框架中,从而取得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2 研究主题的多维化

一旦研究立场多维化,研究者也就可以将一些以往研究者从不涉及的,却又是很重要的主题纳入研究范畴。比如,曾有研究者对20多种顶级商业管理方面的期刊上的2 000多篇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很少有研究者会关心政治问题。98%的人不承认商业实践与战争、全球暴力或者人口的迁移或者驱逐之间的关联;90%的人不会关注不安全的、剥削的工作条件[12]。如果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来选择议题,则可将上述以往研究者不愿涉及的领域纳入管理研究之中,从而全面促进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普通员工的话语权迅速下滑,劳动者的权力普遍被漠视,企业中的权力关系全面倾向资本、管理者一方,员工没有发表声音的途径、表达利益的机制,这已成为社会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2009年7月的吉林通化钢铁集团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群体事件中,总经理由于在企业资产重组中没有顾及群众利益而被殴致死。又比如,工会在西方是员工的一种重要维权手段,但在中国却没有有效地发挥起这重功能。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管理研究对这些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大家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如何帮助管理者管理员工。如果将研究视角进行转换,则工会问题、员工权力问题、员工心身健康问题、员工的消极行为问题等均可纳入研究范畴。

2.3 研究方法的多维化

研究方法的多维化就是要充分肯定除实证方法之外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比如民族志的方法、叙事的方法等等。在这里,笔者要特别提及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方法。自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学者更多倾向于采用西方管理学的主流实证方法,而较少应用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现代管理学问题。一些研究者怀疑它的现代价值。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比如,ADLER[13]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于研究“工作”(work)及其历史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BRAVERMAN[14]提出而后经布若威[11]发展的劳动过程理论被视为当代劳工领域研究的经典。根据劳动过程理论的判断,组织中权力要素会鼓励资本主义企业尽力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技能要素(即复杂性和自主性),以确保成本和增加更大控制。但是,现实情况则是目前尽管自主性确实在减少但劳动的复杂性却在增加。ADLER[17]认为,这是因为劳动过程理论并没有把握住马克思所论述的基本矛盾理论的缘故。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体现为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从社会化和资本增值两个维度来理解现代“工作”的变化才能洞察本质。

社会化至少包括3个方面:①客观社会化,即日益扩大的分工、活动专业化,在全球化时代更是由于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导致前所未有的社会化要求,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全球依赖;②主观社会化,即工人不再是单个个体,而变成了一个“collective worker”,工人的身份得到改变;③技能社会化,即每个员工需要内化庞大的历史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的技术维度得到扩大和变化,技能的社会维度也在个体相互依赖的合作结构框架内承担了某种角色,因此社会化必然带来员工技能的提升。

资本增值的压力对社会化则既有刺激作用,又有阻碍、扭曲社会化过程的可能。从刺激角度来看,增值压力会刺激客观社会化(因应全球化而密集社会化)、主观社会化(大规模合作化)以及生产关系的社会化,从而促进技能提升。从阻碍、扭曲的角度来看,增值压力所促进的社会化并没有促进劳动者掌握他们自己的未来,社会化所促进的相互依赖首先表现为市场对企业的强制,以及公司当局对工人的强制,这种社会化的主旨是剥削和异化,因此,社会化必然导致工作复杂性增加,工作技能增加,但员工自主性降低。ADLER[13]认为,LPT理论就是没有基于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与资本增值过程之间的内在矛盾来讨论从而陷入困境。ADLERdler的分析对于理解当前工作的变化以及管理手段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基于马克思的一些分析手法,对目前其他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

就具体的分析方法而言,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于管理研究都具有一定价值[15]。由于过于泛意识形态化导致的痛苦记忆,很多研究者对阶级分析方法已经敬而远之,使用这一词语似乎就是极左思想。一些社会学者为回避这一词语,采用阶层分析这一术语。孙立平[16]指出,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经逐步朝着阶级化型塑,因此,在中国阶层逐步分化的今天,有必要借鉴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对有些问题进行分析。

3 批判管理研究:中国管理研究的必要补充

管理研究从单向度走向多向度,需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群体持包容态度,甚至要鼓励形成不同研究取向、不同研究方法的众多研究群体。在西方管理学者中,有一些学者一直坚持对主流管理理论和概念进行反思,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即批判管理研究(Critical Management Studies,CMS)群体。批判管理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理论取向,其共同的特点是对现有流行的概念、管理与组织的形式,在道德性以及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方面进行深度的质疑[17]。

我国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为扭转目前单向度的管理研究趋向,有必要参考西方批判管理研究,发展中国本土的批判管理研究,原因在于:

(1)批判管理研究能丰富目前管理研究的价值立场 批判管理研究主要围绕4个主题展开批判[18]:①社会秩序的自然化,即社会历史建构的世界被认为是必要的、自然的、理性的和自明的;②管理层利益的普遍化,即好像管理层的利益就代表了所有人的利益;③工具理性超越其他理性;④霸权,即占统治地位的群体不顾其他地位人的声音,其他人只能做应声虫。从这些研究主题就可以看出,批判管理研究会挑战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习以为常的假定、单维的价值预设等等,从而可以拓展管理研究的价值立场。

(2)批判管理研究有助于改变唯实证主义至上的方法论倾向 批判管理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主要为立场理论(standpoint theory)、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与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17],这有别于逻辑实证主义,因此,通过批判管理研究容易让我们接纳其他可能对中国管理研究做出更好贡献的方法。

由于批判管理研究把自己持续置于否定的位置,容易给人以愤世嫉俗感,也容易给人们留下“只会破不会立”的印象。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西方批判管理研究往往没有将批判落实到实践的改变中造成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SPICER等[19]近期提出了批判性践履(critical performativity)概念,强调对管理话语和管理实践施加颠覆性的干预,力图使批判管理研究摆脱这种印象。践履批判性管理研究具有5个基本特征(见表1),其实质就是在充分发挥批判性的同时,应加强建构性的色彩。

尽管批判管理研究不太可能成为主流,然而其边缘的位置和否定的姿态,有助于提醒主流学者对某些议题的关注,并有效促进管理学整体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中国需要有研究者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认为批判管理研究应该作为中国管理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

4 结语

国内管理研究呈现出单向度的倾向,需要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单向度管理研究的分析,认为未来应加强研究价值立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题的多维化,并认为批判管理可作为扭转目前管理研究日益单向度化的重要研究路径。在国际化被国内商学院和管理研究者广泛提及的情势下,本文的分析也说明不应将国际化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实证化、研究范式的美国化、研究价值取向的单维化。采用多元研究范式,多种价值立场,将更好地推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推进管理实践。古生物学研究表明,形态性状复杂多样的类群较形态性状单一的类群具有更高的生存率[20]。《中庸》也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此类比管理学在中国,我们期待的是多元化的管理研究,而不是单向度的管理研究。

注释:

①管理理论、知识对社会秩序的型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i工具性机制,即经理人员往往利用某种关于组织如何运营以及应该如何运行的理论、观点来佐证自己的政策,从而强化自己政策的合法性,在论辩中达到自己的目的[10];ii扩散性机制,即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会以讹传讹,从而在社会中产生弥散性的影响,最终成为一种普遍的公众认知;iii时尚机制,即管理理论在社会中类似以时尚的方式进行传播。

标签:;  ;  

一维管理的性能与扭转路径研究_员工激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