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重视家庭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作用论文,环境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组织。
家庭环境教育的作用
家庭环境教育是指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成员的自我及互动的环境教育。
家庭中的生育、儿童的社会化、家庭消费、家庭环境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实际上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任务寄希望于家庭来完成。家庭是社会群体的特例。家庭群体成员间的联系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家庭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1.良好行为模式的养成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完全依赖父母和家庭,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并习得语言、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人格特点。
不同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模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对物品的使用方式,对用电用水的态度,饮食习惯,对垃圾的处理等。儿童在道德上还没有达到自律阶段,但某些行为通过长期习得可以形成行为定势,这种定势形成之后不易改变。家庭环境教育利用这一特点使儿童从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爱护动植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废物再利用、节约资源等等。
家庭还有一个功能是成人的再社会化。成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变化,成人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家庭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承担者。过去,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不足,社会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反自然的文化,以征服自然为荣耀,其后果是资源紧缺,垃圾越来越多,物种越来越少,人类自己的生存面临危机。社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一种与自然友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准则。
2.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在出生时是无道德意识的,他们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人最初的活动范围是家庭,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生活行为规范是儿童的摹本。家庭在传递社会准则时,附加了家庭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受教育者以其双亲为榜样,以他们的需求、情操为认同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的体系。
家庭成员之间是互动的,以核心家庭来说子女同样可以影响家长的价值观。青少年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快。就环境问题而言,其很多理论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不同。在同样接受社会教育时,孩子的观念可能率先改变,他们往往成为家庭中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倡导者。比如,在国外很多孩子阻止自己的父母购买野生动物的皮毛,而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以拥有华贵的皮毛为荣。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交往的非正式性,利益的一致性都使家庭成员的意见更容易被采衲,成为自己的观点。
3.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还有扩大的趋势。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开通使一些人实现了工作家庭化。“住宅成了一个越来越自动化的多功能的机器,它集送暖、洗涤、照明、消遣、教育、交流……等职能于一身”。家庭中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促使人们更多地认识这些问题,如电器的电磁波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家庭装修带来的污染,厨房中的污染等等。
家庭环境教育的特点
家庭环境教育不同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它具有如下特点:
1.灵活性: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环境教育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可以随场合不同而决定教育时机。它不受时间、地点、内容、材料的限制,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
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如购物。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在购买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各种性能、节能性、价格、耐用性等,也会比较无氟冰箱和有氟冰箱的区别。购买日常用品时也会遇到这些选择,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污染,不可降解塑料袋带来白色污染。父母领孩子外出,在交通餐饮方面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机会。汽车消耗能源给地球带来压力,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我们能做的是多乘公共汽车。
2.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中讨论比较多的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事情,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家庭生活作用很大。比如孩子在学校学习中得知厨房中的油烟对人体有害,回家与父母讨论此事,这种讨论就是家庭环境教育的过程,通过讨论也许父母改变烹调习惯,尽量减少油烟的产生,或打开窗户通风。也可能父母置之不理,教育并不一定都立刻产生效果,有时是长期的不断的积累过程,慢慢地产生效果。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可以告诉孩子节约用纸,减少浪费,也可以告诉孩子怎样减少浪费,比如两面使用,安排好纸的使用空间,用过的废纸不要和其它垃圾放在一起,而是单独存放,废纸或许还有其它用途,或以废纸的形式出卖使其得到回收。这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环境意识,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节简的生活习惯。
3.参与性:从我做起,身体力行
家庭环境教育不以系统地学习知识为主。而培养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实践。家庭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家庭环境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参与中提高认识。
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因此,家庭成员的环境素养决定着家庭环境教育的质量,而他们的环境素养除彼此之间的影响外,来自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教育没有专门的受过培训的教师,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环境教育。它的作用在于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一个互动的场所,社会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对象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家庭之中交汇扩散彼此的教育影响。如果没有前二者做为基础,家庭环境教育是无法开展的,它可能是某些个体的行为却很难扩展成一种社会现象。
家庭环境教育的目标
家庭环境教育的对象是家庭成员,它的非正规非系统性决定着它以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为主。它所传授的知识是零散的。家庭环境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建立新的价值观,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观和改变现行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从内容上看,分为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日常交往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其消费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罗马俱乐部主席奥雷里奥·佩切伊认为环境危机是人类消费需求增加而引起的对自然的破坏。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可以肯定过度的消费是造成环境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斯坦福研究所德韦恩·爱尔金认为,用我们所消费的物质货品来定义我们的特性,我们就限制和歪曲了我们作为人的潜力——我们被我们的占有所占有,被我们的消耗所消耗,留给我们的是内心的贫乏和异化,而提倡自愿过简朴生活和主张外表上过一种比较简单生活方式的人,常常是成熟和有理智的人,是内心充实的人。
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把我们的消费建立在能使自然承受的水平上。
标签:环境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