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ICU3 100029
【摘 要】目的:研究心脏术后监护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选择2015 年1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 32 例心脏术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 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前SAS 评分为(55.4±3.2)分,对照组为(55.0±4.0)分,两组患 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为(57.0±3.7)分,对照组为(62.4 ±3.2)分,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术后监护期内,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通过提升其心脏术 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升手术治疗的 成功几率。
【关键词】心脏术后;监护期;心理护理;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127-01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均需转入监护室进行监护。早期患者心 肺功能尚未恢复正常,需要带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以 度过危险期,患者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以至躁 动来表达。病情危重者更需要延长在监护室的监护时间,长时 间与家属的隔离及监护的不良环境均使得ICU综合症发生率 增高。因此,护理人员能否采取适当的措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 沟通,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笔者通过总结32 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认为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 视,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和病情的恢复。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5 年1 月~2015 年5 月间诊治的32 例心脏术后患者,其中14 例为男性,18 例为女性;年龄在24~86 岁之间,平均为(67.2±2.3)岁;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多存在 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烦躁、孤独感以及不信任、自卑感 等等。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 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2 心理护理措施
1.2.1 改善环境(1)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降低不良刺激 出现,调节光线度,减少噪音,调节仪器音量应适中;(2)指 导患者熟悉各种仪器以及环境发出的声音,缓解其手术焦虑程 度;(3)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压低声音,做到走路轻、 说话轻、关门轻以及操作轻。(4)病人目及处放置钟表,尽量 安排靠近窗户的床位。
1.2.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1)如手术患者的意识清醒, 应及时告知患者现在的地点、时间、家人情况、病情好转情况 等变化,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1]。(2)多巡视安慰 患者,给予耐心的讲解和细致的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想 法;(3)如患者意识清醒,应在其实施操作前对其进行解释说 明,讲解操作的步骤以及目的,最大限度的得到患者的配合及 支持。
1.2.3 重视非语言交流(1)对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实 施互利操作时,应首先向患者展示规范的手势训练,例如患者 有要求时刻堆床边缘进行敲击,哪里不舒服可以将手指向哪 里;(2)可以通过文字或者简易图片,也就是机械通气患者常 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标注,例如小便、大便、想拔管、饿、咽喉 痛等,护理人员可以边念边问,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 眼睛、口型等变化,嘱咐患者通过点头或者摇头来解答问题,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1.2.4 维护患者的自尊心(1)最大限度的降低ICU 患者身 体暴露的时间和次数,在对患者实施导尿、擦浴以及灌肠等操 作时,需要进行适当的遮挡,维护患者的自尊心;(2)通过约 束带保护患者时,应向患者说明约束带使用的目的,争取得到 患者的理解,约束带应定时放松,适当调节松紧度,最终确保 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
1.2.5 提升患者的情感支持(1)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饱满的 工作热情及良好的精神状态,使用体贴关怀的话语、文明礼貌 的称谓、主动扶助的动作以及坦诚相待的目光给予心理上的安 慰[2];(2)依据患者病情,允许患者家属短时间的探望,鼓励 家属与患者沟通,使得患者感到情感上的支持,让患者有归属 感,缓解其孤独情况。
1.2.6 保证充足的睡眠(1)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 境,例如提供平整、柔软、干净的床铺,调整枕头的高度以及 被褥的厚度,帮助患者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2)医护人员的 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因过多操作而引起患者无法入睡。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观察组SAS 评分为(55.4±3.2) 分,对照组为(55.0±4.0)分,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进行比较, 观察组为(57.0±3.7)分,对照组为(62.4±3.2)分,两组患 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小结
心脏术后监护期患者多存在很多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长时 间与患者接触,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首先需要与患者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试验表明,高度信任感以及良好的护患 关系是所有心理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需要以关心的态 度,深入的交谈,洞察其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劝 慰,同时从睡眠、饮食、自我感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消除 或者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是患者在ICU 环境中唯一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持 者,在保持和创造患者良好心理环境上具有积极的作用[3]。心 脏手术危险性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然而术后监护期患者 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忍受病痛的折磨,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 家庭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因而,护理人员应认真对待 每个实施心脏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 念,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因素,实施积 极主动的心理护理。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 提升患者对ICU 工作的信任和了解,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 信心,充分展示出护理工作的价值,提升护理质量[4]。总而言 之,心脏术后监护期内,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通过提升其心 脏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缓解 或者消除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升手术 治疗的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 费斌. 食管癌术后监护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 药.2012,10(08):976-977
[2]闫萍.心脏外科患者住院健康教育实施时间的护理体会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5(26):741-742
[3]沈芳,易桔红.心脏术后监护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7(32):697-698
[4]梅赣红,黄燕,余娇,等.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 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3(18): 276-277
论文作者:王臻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心脏论文; 措施论文; 操作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