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探讨_财政支出论文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探讨_财政支出论文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绩效论文,财政支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作为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手段,是当前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构建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指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监督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照部门预算要求,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制约和反馈。其本质是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能,其目的是促进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

一、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主体与对象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实施主体是财政部门,包括各级财政机关的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专职财政监督机构是指财政部门专司财政监督职责的机构。按照我国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财政专职监督机构主要包括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地方财政专职监督机构主要包括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的专职机构(财政监督处或科以及财政监督分局)。业务管理机构主要是指从事财政日常管理业务,同时负有日常监督职责的机构。

财政分配经历过两个环节,这就决定了财政分配涉及两个主体,即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单位,也决定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对象是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单位。

二、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内容从静态上说是财政支出,从动态上说是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在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范围一般是市场机制作用失效的领域,如一般公共服务、国防与社会治安、教科文事务与服务等。从我国现实国情看,“财政支出”与西方国家“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的财政支出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支出,而且还包括对盈利性和竞争性产业、企业的投资与补贴等内容。从动态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可以理解为财政支出资金运行链条。在整个链条中财政支出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运行环节,具体可分为财政支出资金的分配环节、财政支出资金的拨付环节、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显效环节。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显效环节又将涉及到财政支出活动的四个方面即成本、投入、产出、效果。这些环节构成了财政支出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资金运行全过程都需要进行有效性的监督。所以,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内容,从动态上说是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换句话说,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对财政支出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有效性监督。

三、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标准、原则、方法与成果利用

1.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标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标准主要是部门预算要求。这里的“部门预算要求”,既包括预算的目标、预算的分配指标,也包括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具体控制机制和措施。这就要求不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使部门预算尽量细化,并具有保证各项财政资金发挥效益的实施计划和控制措施。

2.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原则。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原则是绩效的内在原则即“3E”原则。所谓“3E”原则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益性(Effectiveness)的总称。“3E”实质上是三种关系,涉及到财政支出活动的四个方面即成本、投入、产出、效果。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除此之外,在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综合分析、客观公正原则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方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方法可以分为工作方法和技术方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方法可以运用目前财政监督比较成型的工作方法,如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全面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等。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技术方法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比较通行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历史动态比较法、公众评判法、费用——职能比较法、目标评价法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选择性地选用或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可以将成本——效益分析法作为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基本技术方法,对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使用和财政支出项目的实施进行绩效监督。

4.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成果利用。监督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反馈等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成果利用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制约与反馈。制约是指对事物运行情况进行审查,预防和及时纠正其不合适的行为。反馈是指对事物运行情况进行适时监控、专业判断和客观评价,为决策和执行过程提供依据。通过运用制约与反馈方式,要求被监督单位及时纠正违法违规问题,自愿接受处罚,同时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以适当的方式向上级部门、有关单位或社会公开,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结果得到有效落实。

四、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有关概念的区别、联系

1.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在财政支出绩效层面上的具体表现。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财政部门围绕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这一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机制和技术。在涵盖范围上看,它包含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寓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之中。在具体运作上,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同步进行,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从实践中看,财政绩效管理薄弱,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对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不够重视。所以,要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机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发挥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保障作用。

2.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行为及其效果进行的衡量和综合评判。财政政策评价是近年国际上普遍推行的财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它成为全面发挥财政监督作用的基本制度。从这个意义上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含于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财政绩效预算。财政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具体说,就是有关部门先制定所要从事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所需的支出费用所编制的预算。相对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而言,作为一种较科学的预算形式,绩效预算从分配环节上实现了财政支出绩效的源头控制。

4.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与绩效审计。按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关于绩效审计的论述,绩效审计又称现金价值审计,包括根据健全的管理原则和政策,审计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审计人力、财务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被审计单位目标完成情况,审计其业绩效益,并根据原来预期的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与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相比,绩效审计更侧重于事后的审查,而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更侧重于事前、事中的制约与控制,与财政支出运行过程的结合将更为紧密,是贯穿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制约与控制。

五、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当前工作重点

根据我国财政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外经验,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总体上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努力,构建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理论框架,逐步建立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法规制度和工作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支出效益监督标准体系、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法,同时,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财政支出效益监督力量,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信息数据库,有步骤地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这一总体规划,当前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抓好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监督试点工作。在中央可以选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直观、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能够计量的项目作为试点项目,地方可以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农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支出项目作为试点,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对试点项目暴露的资金绩效问题,要敢于揭露,敢于曝光,提高绩效监督的社会影响力,以推动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把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纳入当年财政工作计划,使这项工作成为各级财政部门的一项硬性工作任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探讨_财政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