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单位的施工要求也日益增加。在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这两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工作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而要想更好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那么就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工作。然而,从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拌制和运输工作来看,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同时缩短工程的时间,导致混凝土技术无论是拌制还是运输都没有达到相关的施工要求,从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采用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拌制与运输标准,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时候,对温度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做好降温工作。如果工程的施工是在夏日进行,那么可以采用遮阳降温等措施来进行有效降温工作。而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运输都是通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来进行。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从当前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来看,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表面沁水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初期阶段水泥的浇筑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浇筑工作的结束,热量会慢慢散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也会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因为温度差异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出现巨大拉力,从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工作时,一定要尽可能减少因为温度差异所带来的拉力,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1.3钢结构施工
在进入20世纪以后,钢结构开始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钢结构施工本身具有极大的优势,结构较轻,同时也可以进行不同结构的施工,从而进行不同建筑工程的建造。不过,钢结构施工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钢结构施工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对钢铁进行挑选。同时,进行焊接工作的适合也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确保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国民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1.4泵送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当前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越来越常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口的增加,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也越来越集中,因此需要更多的房屋才能够满足都市人群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相比起低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有了更多的难度。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泵送问题。在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泵送技术被投入到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以此来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工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从当前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主要是采掺粉煤灰技术或者是化学外加剂技术来解决混凝土的运输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切实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2.1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活力。所以需要管理人员自身意识到在整个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注重自身职责的履行,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好交流,才能更好地处理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现场安全员的沟通和交流,与现场安全员之间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强化全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才能在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2强化施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不论是在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还是在管理方式上,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施工前需要切实加大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和提升。因为现场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施工管理人员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处理。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往往较差,所以在现场管理中,应注重对施工管理人员互联网的思维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利用整个施工现场技术化和信息化的管理,能更好地提升和促进工现场管理成效。在施工现场管理决策和制定过程中,通过融入信息技术,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不同的类似建筑工程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之后,能为现场管理决策提供在数据和审计技术上的支持。在施工之前,还可利用BIM技术,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建模,通过在建模过程中,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处理,并在现场管理中加强对其的预防,促进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2.3引导施工全员来参与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在对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施工全体人员的配合,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强化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各自负责的环节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能更好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所以应建立施工现场联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项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机制得到完善,这样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平台,相互之间的信息能畅通无阻,这样就能确保各种信息得到上传下达,促进多方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促进各种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并对施工现场的预案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提高施工人员在管理中的作用。
2.4切实加强施工的动态管理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实施动态化的管理,从传统的被动性管理转移到主动性管理上来。在动态管理中,因为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动态运行的场所,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注重施工环境的变化与识别,控制环境变化带来危险因素的控制与识别,才能达到控制和优化风险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只有技术过关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的现场管理工作则保证着建筑规划过程中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贯彻落实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在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再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策略,才能使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准得到保证,同时对建筑的最终呈现也非常重要,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上升。
参考文献:
[1]徐磊.刍议我国土建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的优化措施[J].环球市场,2016,12(18):268-269.
[2]黄思华.刍议我国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28):24-25.
论文作者:龚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