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辅导的误区_后进生论文

“后进生”辅导的误区_后进生论文

“后进生”的家教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家教论文,后进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样的社会大环境,同样的天赋,在同样的学校里同样的老师教育下,有些学生品学兼优,有些学生却成为学习、纪律的“双差生”。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家教不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生活空间和成长的第一摇篮,父母是人生的第一教师。家教的好坏对一个人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个性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残缺的个性心理正是后进生最主要的通病,也是阻碍后进生进步的最大精神敌人。为了探索“后进生”家教方面存在的共同误区,指导家长们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科学地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对60多名“后进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其家教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现剖析如下:

误区一:重视提高孩子的素质,忽略提高自身的素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中国父母们之共同心愿。重视孩子教育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为此,家长不论自己多苦多累,都想方设法送子女上学读书,渴望将来成器。但在调查中发现,“后进生”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其中父亲文化程度初中毕业的占 54.72%,小学或文盲的占22.64%,高中或中专的占 13.20%,大学文化仅占9%;母亲文化程度情况更糟,初中毕业的占43.34%,小学毕业或文盲的占39.62%,高中毕业的占17%,而大学文化的为零。这些父母们重视提高孩子的素质,却忽略提高自身的素质,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却使自己的文化水平停留在落后状态。较低的文化修养自然导致家长们在家教过程中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少灵活性、多样性和科学性。这显然是失败家教的重要原因。

误区二:重视言教,忽略身教

视教育子女为己任,这几乎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共识。但在怎样教好自己子女的问题上,家长们各显其能,各有特点。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原因何在呢?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许多“后进生”的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犯了同样的错误——只重言教,忽略身教,平时没有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形象来影响感染子女,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调查发现,有77.36%的“后进生”见自己的父亲经常吸烟、喝酒,有10%的“后进生”家长双双吸烟,有30%的“后进生”亲眼看过自己的父母参加赌博活动,有40%的“后进生”看过自己的父母为了办事而向他人送礼。而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而受到表彰的“后进生”只有23%。这种违背“身教重于言教”基本教育原则的做法,其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误区三:能正确对待孩子成功,不能恰当处理孩子失误与挫折

调查发现,有84.9%的“后进生”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或进步时,都能给予及时的表扬、奖励并提醒再接再厉,有6%的家长只表扬不奖励,仅仅有 9%的家长对子女的成功表示沉默,不给予表扬和奖励。这说明大部分家长都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功和进步。但调查的另一结果却表明,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的家长们没有能够恰当地处理孩子的失误与挫折。有37%的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时,便大吼大叫地横加指责、挖苦或谩骂;有47%的“后进生”的家长,在知道自己的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表现得束手无策或不闻不问,甚至有嘲讽挖苦、泼冷水的现象。在发现孩子早恋时,只有16.8%的“后进生”家长能够说服劝止,其余的均采取谩骂、指责的办法。

误区四:关心爱护有余,严厉、理解不足

当今中国城镇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他们为宝贝、明珠、给予百般疼爱、关心呵护。调查表明,有90%的“后进生”认为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学习很关心或较关心,有95%的“后进生”逢年过节经常得到红包。有100%的“后进生”认为自己的父母会尽量适当满足自己经济上的要求。因此,有81%的“后进生”“从心理上说,既尊重自己的父母,又感到很内疚,无法报恩”。

当问到“你对父母的最大期望和要求是什么”时,有67.9%的“后进生”回答“给我多一点理解”,有24.5%的“后进生”回答“对我更严厉一些”,只有 7.5%的“后进生”选择“再给我多一点的爱”,有9.4%的“后进生”认为“给我多一点的自主自由”。这表明有相当大一部分“后进生”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理解和严厉不足,故而教育的效果不可能很好。

误区五:重视大事全局,忽视小节教育

家庭教育应是全面系统的教育,但调查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的家长,只抓大局问题,如孩子的学习、前途、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在小节问题如日常生活安排、穿着打扮、交友待人方面却不太注意。只有28%的家长能严格要求孩子在日常生活安排上做到合理有序,而有72%的家长在这方面不闻不问或仅提一些建议,有62%的“后进生”认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穿着打扮、交友等方面不是很在意或听之任之。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前途、理想教育固然重要,因为它是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动力问题。但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却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要条件。缺少这些小节教育,理想终将化为幻想和空想,梦想流于虚幻。

误区六:期望值走上极端,脱离孩子实际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极大。太高的期望或绝望都将无法成为人们前进的外在动力。

调查中发现有40%左右的“后进生”认为“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无法实现”,有34%认为“自己父母对自己只有绝望和失望,没有期望”,前者将导致“后进生”产生悲观思想,后者则会导致“后进生”产生“努力也白搭”的消极意念。这两者都不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

误区七:整天忙于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纪律和生活安排

调查中发现,有15%的“后进生”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纪律问题,因工作忙而无法具体过问;有40%的“后进生”认为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以及阅读的课外读物、观看的电视节目、周末娱乐(上网吧)等因工作忙而无暇过问,听之任之。这暴露了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迫于竞争的需要,许多家长整天奔忙于应筹和事务中,没有精神和时间来具体照顾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是,家长们千万别忘了,教育是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投入的,没有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的。

误区八:注意物质支持,不注意环境育人

有100%的家长设法尽量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这只是人的最低层次的基本需要。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安全、爱和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健康的个性心理并非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它的形成还需要其他诸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和谐融洽的家庭成员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52%的“后进生”家长们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营造这样的家庭环境。他们夫妻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相互指责谩骂,严重的甚至因种种原因而离异。这些现象都令孩子们心情舒畅不起来。于是,低落烦闷的情绪伴随着他们去参加激烈的学业竞争,结果往往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走神,莫名的烦恼和反叛的心理而成为竞争中的落伍者,成为学校学习,纪律上的“双差生”。

家教的成功与否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教的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和观念陈旧造成的。如果说养子不教是父母的失职,那么,家教不力和无效家教则是家长的一种过错和渎职。因此,每位家长必须明确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理念的支配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教子妙方,探析育子良策,不断提高家教技巧,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家长。

标签:;  ;  ;  ;  ;  

“后进生”辅导的误区_后进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