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凌启春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凌启春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趋势,更好的开展智能化建筑工程,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智能化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防线,而我国建筑智能化水平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加强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提升建设水平。对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内涵进行介绍,然后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 智能化施工; 现状; 优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逐渐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会对建设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而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实际管理效果比较差,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亟需采取智能化管理措施。因此,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1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智能化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建筑工程智能化使用要求。不同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构思有一定的区别,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坚持规范性原则以及合理性目标,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效果与预期计划保持一致。需要注意,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合理选用各类自动化系统,比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等等,通过合理控制设计内容,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智能化水平。

2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2.1 技术能力不足

我国智能化建筑工程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时间比较短,依然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由于技术能力比较低,因此,在智能化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样就会对建筑工程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造成制约作用。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作为借鉴,但是可能无法满足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际需要。对此,为了有效促进智能化建筑工程发展,提升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2.2 专业性低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智能化结构,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理念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施工技术的选择方面,容易受到实践经验以及技术理论的限制,这样就会影响智能化建筑工程发展。另外,现如今,我国知识产权不能完全保证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施工先进技术比较缺失,需要引用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除此以外,在当前的建筑院校教学中,仅针对特定专业进行教学,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度比较低,这样就会制约智能化建筑发展。对此,为了促进智能化建筑全面发展,应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2.3 管理方法滞后

在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管理方法滞后的问题也比较常见,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涉及多种学科,因此,在施工管理中,要求根据智能化系统以及相关技术的更新而逐渐发生变化。如果施工管理不合理,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成本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视建设、忽视管理的问题比较常见,有些建设单位的重点要求均针对项目建设,对于施工过程管理要求以及后期维护的重视度比较低,这样就会造成管理方式不当。

2.4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现如今,智能化施工管理已逐渐被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工种比较多,而在各个工种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样就会影响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建筑智能化发展,必须积极应用先进技术促进智能化施工管理发展。随着施工技术的调整,施工参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各个工种之间协调管理的要求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施工人员,不仅要求将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需要做好统一调配工作。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3.1 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中,在现有的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薄弱环节,对此,应加强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这样才能够完善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各级政府需为智能化技术研发人员提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技术研发人员加强技术研发。另外,建筑企业也应积极顺应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构建技术研发团队,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智能技术研发计划,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2 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智能建筑工程为系统化产品,在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发展中,对于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智能化建筑工程系统集成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包括智能化分析、智能化涉及以及参数匹配等等,各个环节可发挥制约作用,通过对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测评,可满足业主个性化实际需要。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质量,应注意以下内容:对于业主的实际需要进行深层次分析,然后采用系统参数、设备选型等方式,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方案;积极引进并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人才竞争方面,对智能化技术研发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水平的提升。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建筑单位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教育,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并应用奖惩机制,促进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3.3 规范施工行为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模式,通过将二者进行协调配置,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具体而言,在施工管理中,应采用控制、管理和监理的模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行为,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等。对于管理方式,应加强材料管理、合同管理,并应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理模式,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3.4 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现如今,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体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应注意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并构建良好的协调机制。另外,还需要对建筑工程加强监理,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实际调查分析,在对智能化建筑工程进行监管时,所涉及到的专业种类比较多,比如建筑行业、通信行业、信息行业等等,监理师在监理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监理重点。另外,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各类现代化设备,比如电子传感器、弱点设备、网络部件等等,对于这类设备,要求监理师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选择资质比较高的施工监理团队,对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设备、技术工艺等进行综合评估,并起到约束作用,坚持业主实际需求,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建筑工程已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应明确当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规范施工行为,并建立有效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推进建筑行业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春明.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9):134.

[2] 王良成,梁志勇.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J].山西建筑,2015,41(5):235-237.

[3] 张博.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项目管理流程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18-19.

论文作者:凌启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凌启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