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现状的分析论文_李夏,胡建康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现状的分析论文_李夏,胡建康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管理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湿地公园是介于自然保护区与传统意义上公园之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管理

城市湿地在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特别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周边湿地面积不断下降,污染愈来愈重。

1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已制定了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法律细则,而我国湿地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在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法律制度的缺失使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这对湿地保护和利用是十分不利的。同时由于缺乏湿地保护应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牧)还泽(滩),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影响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因此农牧民参与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目前,湿地管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和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呈多部门管理的状态。这种多部门管理往往造成管理混乱、缺乏协调性、责任不清和落实难以到位的状况,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各单位多从本部门的任务和需要出发,在环境保护与生产任务完成之间形成多种矛盾,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摩擦。由于目前缺乏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管理协调主体机构,以致这种矛盾很难协调,需要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1.3宣传力度小,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的认识不足

由于对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舆论氛围,不利于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目前除业内人士外,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保护认识不足,还没有把湿地保护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湿地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把湿地看作是荒地、废地,对湿地的开垦意识大于保护意识。农民盲目进行湿地开垦和一些单位开发占用湿地改变天然湿地用途造成了湿地的分割、蚕食,直接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一些农牧民认为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属于生态、公益性的范畴,加上对湿地资源保护认识不够和法制观念淡薄,破坏水草地、埋泉造田和捕杀、毒害候鸟的现象仍有发生。

1.4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湿地公园的需要

目前国内湿地公园建设大部分都是政府为投资主体,还没有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投资主体的单一使资金来源有限,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专项经费严重不足,一些示范工程数量和规模不得不压缩,致使一些保护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湿地调查、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队伍建设等方面缺少专门的资金支持,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和正常开展,严重地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延缓了湿地保护管理步伐。

2解决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的对策

2.1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适度开发与协调规划

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与管理原则。在规划设计之前,做好湿地基址的资料调研、收集与分析工作,主要侧重于地形、地貌、水文、土质、气象、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结构等自然环境情况;城市历史沿革、地方民俗、习俗、传统文化、工艺等人文环境;湿地演替过程、水质污染情况及来源等环境状况。在综合分析上述资料后,合理确定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范围,确定核心生态保护区,尽可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突出景观的自然性及地域特色,科学合理进行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增加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引入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建立动物保护区。同时多渠道、多元化的吸收资金,既能解决湿度生态环境修复及养护的费用,又能充分利用到景观建设中。规划设计中也应注意科研、科普教育、游览活动的适度开展,以发挥湿地公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支撑

颁布更加详尽有效的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细化国家湿地公园评审标准和办法,结合湿地的区域特色制定地方性保护法规,把湿地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明确的湿地公园建设方向,使湿地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景观建设、生态旅游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执法力度,同时通过媒体、活动、科普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湿地公园的宣传,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湿地的保护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结合“世界湿地日”组织人员深入进入社区,走进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湿地系统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将被动变为主动。鼓励相关研究院所、高校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展湿地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的研究、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研究、湿地功能评价与分析,开展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健康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完善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推广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以上技术以期为湿地公园恢复、建设到后期维护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3建立有效管理协调机制

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的职能部门及其权限与职责,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湿地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间组织协调与分工合作机制,完善不同职级部门间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各行业、各部门、各级的协调一致、互帮互助、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最终将管理工作深入到基层,落实到实处。

城市湿地公园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较多,有些还是珍贵的物种,管理起来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有些地方管理部门不止一个,造成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资金短缺、管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影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宇琼,郭春喜.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现状的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6)

[2]杨永峰.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问题浅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04)

论文作者:李夏,胡建康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现状的分析论文_李夏,胡建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