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峰江街道建设管理实践问题研究论文_尚柳

路桥区峰江街道建设管理实践问题研究论文_尚柳

路桥区人民政府峰江街道办事处 318054

摘要:乡镇建设管理是我国城镇化最基础的部分和重要的力量,其实践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今天城镇建设关注的焦点问题。文中主要通过具体研究路桥区峰江街道建设管理的实践问题,以峰江街道为例来探讨和研究整个国家政府体制内的乡镇(街道)在城建建设管理方面的可研究性和可行性,结合峰江街道建设管理中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举措对城镇所带来变化的分析,提出一些适合峰江街道建设管理举措

关键词:乡镇建设;管理;实践;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局面。基层乡镇(街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城乡之间联系的纽带,作为一个小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本辖区范围内起着协调和指导产业发展的作用,有着通过发挥自身的辐射功能,来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功能;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1峰江街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规模指标不够,规划缺少整体连贯性

峰江街道地处路桥城区边缘地带,也是刚撤镇建城区不久的街道,整个路桥区为了在保证主城区和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基础上,不管在土地建设用地方面,还在控制性规划编制范围方面,都是有所限制的。因此,不管在调整建设用地时,还是在修编新一轮的控制性规划时,由于区级下派的指标有限,加之要保证街道层面重点工程的推进建设指标,真正留下给各村居的建设指标是少之又少,为了考虑均衡发展建设,最终以均分的方式对各村居进行指标调整,从而导致不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还是在控制性规划图上,我们都可清晰的看出整个规划布局是非常凌乱的,以每年或每几年用多少调整多少的方式进行规划修编,因此从总体上说,规划是缺少整体连贯性的。

1.2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长远性

土地是一个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其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则直接关系到城镇的兴衰与区域的发展。在当前城镇存量土地有限,空间外向扩张受阻的条件下,这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而集约化程度的首要制约条件就是土地指标问题。

1.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3.1建设资金明显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对镇街道一级的基础设施缺乏投入,而城镇居民自身的投入主要侧重居住和生活两大方面需求,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没有。而目前的镇街道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十分有限。既然有些重大项目的落地,也是一些道路、铁路、高架等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真正对城建建设的基础设施却是很少;即便是有,也是偶尔零星的工程,由区里统一安排资金,调派落实的。

1.3.2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与重复建设并存

乡镇街道乃至全区范围内的实证基础设施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尤为严重,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未能建立起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例如:目前正在实施的二级污水管网系统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系统就是正好体现了这点特点,前期造路不先铺设管网,后期却在开凿路面来埋设管网,不仅严重浪费建设资源和资金,而且也对后期路面的维护修理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路面下沉,对村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乡镇的主管联系部门是村镇办,而街道的则是城建办,虽说名称不一,但其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基本是一致的,而上级的主管部门又有建设、规划、国土、交通、城管等实权部门,其基本的职责和功能大家都已基本明确,但却没有建立好一个完善的机构方法,由于没有具体的机构来统一协调和指挥,往往出现上级部门权利上收,责任下划,有些甚至强调部门的职能和权力,出现各行其是的局面,导致乡镇街道在建设管理中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1.4.1权小责重

乡镇街道虽说是国家的一级政权和行政机构,但其权利却极为有限,例如建设管理所涉及到的建设、规划、国土、交通等部门,它们有些直属于区管,有些却直属于市管,这些个职能部门都是和乡镇街道平级或者是级别更高的单位,镇街道在遇到问题时却拍不了板,都得向上请示,不仅在时间上无法有效的做出决策,而且在问题处理时,各职能部门都只强调自身工作的可操作性,到最后谁都不愿意去担责,有些到最后就慢慢的成为现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然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各部门来完成,而各部门却往往以垂直领导的方式将任务分派到乡镇街道来做,不管该任务是否能完成,到最后这些个职能部门个个却成了督促考核镇街道的监察单位,致使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压力大,任务多,责任重,严重影响了镇街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1.4.2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建设管理中,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是目前乡镇街道推动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在经济上缺乏制约手段,在工作上不能搞强迫命令,有时在做政策处理时,往往只能采取协商、宣传、却说等方式来开展工作,加之农民的文化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很多镇街道干部都觉得推动工作缺乏行政手段,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干,压力责任也越来越大。例如:很多上级部门在下达任务时,往往只下命令不出政策,而且只讲速度,不讲人性化处理,致使在做农村工作时,镇街道往往有时只能采取“劝、骗、压”的方法进行,到最后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威望。

2 峰江街道建设管理优化对策

2.1协调落实好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目的:协调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土整治及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任务:主要通过对辖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及各种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省、市、县(区)三级逐级根据各自的控制要求进行分配任务,最后由县(区)一级根据上级的总体规划要求和本地区土地及经济发展的区位特点,再根据各镇街道的发展规模和要求落实分解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为后期的规划许可供依据。

2.2处理好群众与政府间的关系

一个城镇的建设管理,既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开发,也离不开群众的配合支持,主要是由于目前群众手中掌握大多数的土地,政府将搞建设,搞发展,必须先从群众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权,否则一切建设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处理群众问题中,必须要求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向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廉洁自律,公正严明,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2.3协调好历史遗留问题与实际问题间的处置关系

在历史遗留问题的案例中,大多数都在建设管理中的土地纠纷和金钱纠纷,而恰恰这两种纠纷在现实解决中又是难上加难的事,也不是一个执政者或一个政府拿土地或拿钱就可以解决的事。例如在拆违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不同人群的违建情况要予以区别,特别是因历史遗留问题,孤寡、低保及无房户的违章建筑,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应当分别对待,通过签订协议或承诺的方式等,对其进行缓拆,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3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峰江街道建设管理实践问题研究,主要对国家政府体制内的乡镇一级政府机构或一级派出机构在城建建设管理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从乡镇的建设管理体系研究入手,结合峰江街道在建设管理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适合城镇建设管理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徐绍史.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建议》.广州日报,2015

[2] 丁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新长征》,2015

[3] 朱介鸣.乡镇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功能:基于案例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15(1):15-19

[4] 马宏伟.城镇化重在“化”[N].《经济研究信息》.人民日报,2013

论文作者:尚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路桥区峰江街道建设管理实践问题研究论文_尚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