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_政治论文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_政治论文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现实意义论文,政治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了一幅美妙的蓝图,而且对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探讨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推进21世纪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多重目标体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政治发展的内涵来看,民主是本质的要求。然而民主和法制却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深感民主政治发展的迫切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就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总纲性的命题。邓小平的民主政治观是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结合的产物。他说,“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当然社会主义的民主也不是一句口号。长期以来,我们片面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高类型性,忽略了对民主运作机制的建设,导致民主无所依托,成为空中楼阁,甚至走向民主的反面。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就在于,他认为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还必须通过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来不断完善这一民主制度。所以他特别强调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民主建设的主要着眼点。

2.政治稳定。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将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他有一句名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政治发展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面,不可避免会面临许多新旧秩序的冲突,容易导致政治的不稳定状态,邓小平对政治稳定也予以了高度重视。邓小平的政治稳定观的一个最鲜明特征就在于他将政治稳定提升到我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治国的基本战略方针的高度,并在实践中一如既往的将政治稳定放在和政治民主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他认为稳定是第一位的。他在阐述政治稳定的意义的时候,总是将政治稳定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大局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

3.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破除了原有的小农式绝对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念,树立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公平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事实上他是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它不同于西方福利制度,它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紧密相连的。共同富裕是对共同贫穷的摈弃。要达到社会的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努力消灭贫穷。当然共同富裕同两极分化是对立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绝对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政治发展的条件分析

1.经济条件的分析。任何政治发展都需要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邓小平以他敏锐的眼光看到我国政治发展很多方面受到限制达到相当程度,这是由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新时期伊始,邓小平就提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一语道出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正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为中国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当代政治发展之所以能够顺利展开也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经济的长足发展。

对于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邓小平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下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限制的。”当时虽然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而言,但代表了一种全球眼光。也正是这种超前的发展眼光使他看到了全球化这一趋势给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果断的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加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1992年我国正式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他顺应时代的需求,将世界政治体系共同的价值目标如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上升到中国政治发展目标的位置,这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发展思维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与全球政治观的接轨。

2.政治条件的分析。邓小平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内的政治条件,二是国际的政治条件。就国内条件而言, 政治发展水平不高,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起点,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限制条件。邓小平尖锐的指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法制建设的薄弱,他意识到“我国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导致建国以来的法律体系极不完善,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是民主运作机制的滞后。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严重。”并将制度问题看作是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就国际条件而言,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类的理性主义逐渐战胜了霸权主义的非理性。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国家之间判断敌友的标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主,而是国家利益为前提。邓小平果断的将党和国家间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治发展也摆脱了阶级斗争的框框,获得了真正的进步。当然,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国际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的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他们将不断地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麻烦,特别是苏东剧变之后,中国更成为西方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设计也始终因为这一团阴影的存在而不断进行调整。当国际环境比较缓和的情况下,政治发展的进程会加快,而当国际形势严峻时,政治发展的步伐会适当放慢。

3.社会文化条件。邓小平特别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不能脱离中国“超大社会”的现实国情以及这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人口较少,则参与调控相对容易,而中国这样的超大社会,严格来讲,世界上没有任何现存的模式可供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自己的社会文化中发展出一种适合自身的模式。“比如说普选,现在我们在基层,就是在乡、县两级和城市区一级、不设区的市一级搞直接选举,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和中央是间接选举。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这么多,地区之间又不平衡,还有这么多民族,高层搞直接选举现在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是文化素质不行。”总之,超大社会犹如一个身躯庞大的人一样,要想不摔跤,就必须小心谨慎,使之更平稳一些。此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虽然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已经建立,但传统政治仍有不少制度性和文化性的遗产经过改装之后延续下来,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严重障碍。邓小平对此深恶痛绝,并特别对其中的人治政治和官僚政治的传统陋习予以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

1.自主性发展。政治发展过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只有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民族特点的政治形式,其政治发展才是长久的、稳定的。“从总体上讲,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适应一个特定社会的历史—社会—文化要求变化的稳定的政治体系。”基于此,邓小平强调:“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政治发展始终坚持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具体体现在:在政治发展目标的选择上,坚持社会主义的导向;在民主制度建设的问题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从中国国情出发,把政治体制改革规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新和完善的基本途径;从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来看,坚持渐近性、循序性发展的原则,保持国家政治的稳定。

2.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他的整个政治发展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基于政治与经济的密切相关性,邓小平认为中国政治发展应走政治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优选之路。特别是经济改革中遇到阻力的时候他愈来愈感觉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直接触及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邓小平抓住了领导干部的制度改革和建设这一问题,就抓住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邓小平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这是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后得出的一个深刻见解,也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3.渐进性发展。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的途径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有领导、有秩序的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摈弃了以往激进的“大民主”的政治发展方式,在不断探索中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根据对我国国情的精辟分析,得出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之中。这一阶段所决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我们只能选择走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渐进式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稳定,邓小平将改革看作是我国政治体系保持稳定的基本途径,主张达到一种发展型的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巩固稳定。然而,他的政治发展观又明显的带有偏重政治稳定的色彩,当发展超过了政治稳定所能承受的限度,出现可能危及政治稳定的倾向时,必须以稳定的要求调整发展。苏东剧变和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对原有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部署做了必要的调整,适当的放慢了步伐,这也是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

标签:;  ;  ;  ;  ;  ;  ;  ;  ;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