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为纽带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对安徽省新课程改革英语试题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以“信息”为纽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试——安徽省新课改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省论文,纽带论文,新课改论文,英语试题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个体人的社会化而言,语言能力的关键作用在于完成信息交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开篇明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应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在“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再次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教育部,2003)。这些要求切中时弊,体现了《课标》全新的英语教育观念,牢牢把握了时代的“信息”诉求。

      信息能力贯穿《课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各项核心要素。《课标》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又以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为基础。而《课标》对语言技能的表述几乎完全立足于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以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七级水平对“语言技能”的要求为例,信息能力几乎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七级水平对语言技能中听、读、写的目标描述一共18条,除去5条不便测试的技能描述(“读”部分的7、8、9三条与测试无关;“写”部分的4、5条与测试无关),其余13条中有11条可视为与信息能力相关。

      

      理解“信息”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正因如此,我们提出通过“信息题”看高考英语。本文以安徽省近五年高考英语卷为例,通过对比分析试题考点,研究考卷如何使用“信息”整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将有利于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程背景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考试要求方面的变化,对高考趋势作出正确的研判,充分认识其对课堂教学的正面的反拨作用,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近五年考题的“信息化”分析

      评判考题是否需要学生的“信息能力”有一条简单的标准——准确作答是否有赖于考题“信息的完整”。换言之,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要素的运用是否与试题提供的信息互动。以下将从安徽高考的英语试卷结构、考点入手,分析试卷利用信息设题的特点和亮点。

      1.试卷结构及信息题分布

      由于诸多原因,对考生说的能力的考查,在统一的大规模测试中较难进行,因此安徽省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结构为:听、读、写和语言知识(见表2)。其中:听力占20%;语言知识占30%;阅读理解占27%;写作占23%。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比例来看,语言知识在整份试卷结构中占30%,而语言技能在测试中占70%,与新课标理念紧密结合。

      

      根据“考生正确作答是否有赖于考题信息完整”这一标准,我们整理并计算了近五年安徽省高考英语卷的“信息题”总量及占比(见表3)。

      

      从考查内容上看,听力、阅读理解和任务型读写属于典型的“信息题”。完形填空的大部分试题、单项填空的部分试题也需要一定的信息能力,其中完形填空虽然被归入“英语知识运用”版块,但实际上“信息题型”的特色仍然明显。以下将就这些方面,结合实例具体分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考核要素如何与考题的信息互动。

      2.听力部分

      从选材上看,听力材料多为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话题,如:学校生活、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周围环境、个人情感、家庭朋友及健康、购物、节假日活动、计划与愿望,以及旅游和交通等,这些是语言材料中的重点内容。

      从考点上看,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及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的题目占了听力试题的三分之二;理解主旨要义以及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约占三分之一。2013年的获取信息与推断题的比重与往年持平,约占85%;主旨要义与观点态度题占15%。这种设计一方面高度贴合新《课标》,也保证了试卷的区分度。

      

      由此可见,听力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对听力材料中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的把握,以及推断话语发生的场合、人物关系及事件发展的可能性。而从设题特点上看,作为典型的信息题型,无论是考查信息获取能力还是信息处理能力,听力试题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要素的考查都与考题信息本身存在很好的互动。以2011年第2题为例(听力原文):

      

      1.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A hotel B.A bank C.A restaurant

      该题设题成功运用了语言知识和信息获取之间的互动。该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考查考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难度系数为0.42,为较难题。考题首先设定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两位说话者正在找一个地点(Hotel)”,考生要从听力材料中抓住知识性的语言标记,there it is,the...Hotel,才能找到解题的关键。此题设题非常成功,语言知识和信息获取紧密结合。

      3.英语知识运用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包含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类考题。其中,单项填空是偏重语言知识的题型,本身并不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的作用是回指、验证语言知识,而完形填空则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对篇章信息的理解往往会直接影响准确答题。

      (1)单项填空

      人们一般认为,单项填空以考查语言知识为主,但这正为我们考查设题的“信息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统计五年的试题发现,动词、动词短语、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从复合句以及交际用语等是重点考查项目,每年都设1至3题;代词、副词及虚拟语气考查过4次;介词、形容词及情态动词,在五年中考查过3次;名词、冠词以及主谓一致,在五年中考查过两次;倒装、强调句式及并列复合句,考查过1次,其中并列复合句为2013年第一次出现。五年的考点集中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中所列出的24条语法项目中的16项,未涉及的项目有:数词、构词法、句子种类、句子成分、简单句的基本句型、间接引语以及省略。

      

      近五年设题“信息化”这一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测试的重点上。近五年的考题以实词为主,这就大大强调了语言的情景和语境,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语境进行理解后再作答。以2009年第23题为例:

      23.Daniel's family ________ their holiday in Huangshan

.

      A.are enjoying B.are to enjoy

      C.will enjoy D.will be enjoying

      该题成功运用了时间信息作为语法标记,回指动词的时态。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动词时态的能力,难度系数为0.54。根据题干中的this time next week,可以判断下周这个时候正在进行的动作,因此选用将来进行时。

      再以2012年第26题为例:

      26.In order to find the missing child,villagers________ all they

.

      A.did B.do

      C.had done D.have been doing

      该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查考生对动词时态的掌握情况。本题难度系数为0.55。题干设了两个语法标记,不仅回指动词时态,也指出了信息补充的方向。根据call和over the past five hours,可以判断出“竭尽全力寻找那个失踪的孩子”的动作已经持续了五个小时到现在,可能还要继续下去,所以使用现在完成进行时。

      (2)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设题向来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知识基础,是语言知识和信息能力结合比较典型的题型。文章的长度在250-280词之间,难度适中,突出对短文的主旨及结构的理解。

      从篇章特点上看,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论述文还是说明文,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对于考生整体理解语篇内容有益。从考查内容上来看,主要有词语辨析、词语搭配、语篇理解和逻辑推理等。五年中,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与从句是考查重点,占全部考题的四分之三以上。对代词、数词、连词及介词的考查相对较少,题量从2到4题不等。

      

      

      完形填空题信息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设题上。设空的题项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的语境化,并注重对语篇整体的考查。该题着重考查考生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词汇的能力。例如,2012年完形填空的开头部分:

      

      以下选择36、37、38题进行分析。

      36.A.physical B.traveling

      C.social D.housing

      根据下文的信息标记词hospital可知,这里应当是身体不适,故选择A。本题难度系数0.69。

      37.A.scientific B.final

      C.previous D.thorough

      根据信息标记词hospital得知是身体不好,因此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所以正确选项为D。本题难度系数0.41。

      38.A.chance B.challenge

      C.success D.error

      文章开篇给了一个信息标记词“unfriendly”,下文又给了一个语言知识标记“was about to face”,因此可以判断,与将要面临的困难相比,这是件很小的事情,故选择B。本题难度系数0.68。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典型信息题。从选材上来看,语篇材料在题材和体裁方面都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五年均涉及文化、科普等话题,也有地理历史、人物故事、广告和图表等类型。如,2009年的阅读理解涉及社交、民俗文化、科普知识、应用文及环保等题材;2010年的阅读理解有公司简介、科普知识、文化观念、家庭生活及水资源等话题;2011年的阅读理解主要由信息简介、风能利用、生活、文化及书评等内容组成;2012年的阅读理解包括海报、色彩、画家生平、风筝制作及未来生活等素材;2013年的阅读材料则是有关问卷调查、如何节约水资源、某基金会介绍、科技影响生活及探戈的由来,涉及生活、环境、科技及文化等内容。

      多样的体裁和题材内容表明,考查的重点在于检验考生的信息能力。考查项目的设定完全符合新课标对“读”的语言技能描述:获取、处理信息;理解主旨、意图;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利用文章线索推理。

      

      从表8来看,对具体信息、判断推理的考查占了总题量的三分之二,每年至少有一题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及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前三年的试题中都出现了理解文章结构的题目。至于主旨要义理解的考查,由2009年的两题,到2010年的3题,再到近三年的4题。阅读理解题的整体趋势是加大了对学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的考查。应当说,这是信息时代学生最应该掌握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标“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课程性质的描述。

      5.任务型读写

      任务型读写作为写作的一部分,是2009年起新设的题型。标明“任务型”和“读写”两个关键词,对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语言技能要求是不言而喻的。该题的难度系数约为0.35,着重考查考生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归纳要点,整合零散信息,并通过表格的形式把加工后的信息准确、有序地表达出来。五年来文章长度都在300词左右,均为说明文,篇章结构清晰。

      任务型读写题型结构为短文+图表,从考题的设计上看,表格中都包括标题、主体以及总结三个部分。题型设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侧重语篇分析,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2)题目设置多样化,包括信息筛选题、信息整合题以及概括推理题;(3)答题要求简练和规范,涉及词性转换、词语释义、同义替换、语法结构和细节理解等,填空只需一个单词,并且有诸如大小写、答题的一致性及词性等方面的要求。

      

      任务型读写中三种题型对学生能力要求各有侧重:信息筛选题需要学生在通读短文的基础上,根据表格中空格所在句的内容,在文中直接找到一个合适的单词完成任务,考查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整合题要求学生通读原文后,理解文章内容,根据空格所在句的内容,在文中锁定相关问题的支持信息,找到关键词,再根据空格所需词性或词形要求,完成填空任务。该题型对学生语法能力的要求高,比如判断词性词形能力、句式转化能力、句子结构分析能力等。而最难的应该是概括推理题型,要求学生通读并理解原文,根据题目设置特点,概括推理出所需填写的单词。空格所在句子一般是对原文某段或是全篇内容的概括,通常情况下,学生若是理解空格所在句子的意思,一般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词语。学生需要进行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或是根据语义一致原则补充表格内容。

      纵观安徽省近五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均渗透新课标理念,注意把知识点的考查放在考生熟悉的信息语境中进行,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三、课堂教学思考

      1.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话题要点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听力材料的具体信息,并根据具体信息作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培养学生对主旨要义的归纳能力及对说话者意图的推断能力。除了听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教师还应该选择真实语料,增加电影片段、经典歌曲或精彩演讲等材料,同时尽量多用英语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英语的机会。其次,听力技能不应该被当作一项被动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而是运用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训练。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堂听力训练应当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事实上,在真实的语言交流过程中,说话人在给出重点信息的时候总是以某种预示性的“语言标记”给出提示。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效把握这一话语信息交换原则,则能更好地把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语言知识教学

      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方面的内容。语言功能主要用于日常交际中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表达情感意图和态度等,话题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及世界文化等内容,这两方面直接与信息交流相关;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容易成为孤立于交流之外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三个方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设情境,那么知识在信息交流中被掌握,在语境中得到巩固,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运用语篇进行整体教学,将阅读作为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应当选择适当的阅读模式,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交互模式;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考虑体裁、题材、词汇难易程度等;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训练阅读技能,如:预测,捕捉细节,找主题大意,猜测词义,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辨认语段标志,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

      4.写作教学

      针对“任务型读写”题型,教师不仅要注重构词法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解释词汇及语句的能力。教师应适当地设计词形转换或语句释义的练习,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懂表格,理解文章,确定正确的表达方式,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语法结构,准确地运用词汇,适当地使用过渡词,培养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综上可见,安徽省近五年的新课改高考英语试卷的考题大多是完整的信息单位,能有机地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因素的考查融入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之中,最终以“信息能力”映射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关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方面的基础语言知识,兼顾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发展。

标签:;  ;  ;  

以“信息”为纽带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对安徽省新课程改革英语试题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