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主语关系从句与多学科视角_从句论文

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主语关系从句与多学科视角_从句论文

认知神经科学及多学科视域中的宾主关系从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从句论文,宾主论文,认知论文,多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3-0132-08

一、引言

关系从句是人类语言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因关系从句建构的方式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Keenan & Comrie,1977),故而探讨关系从句的句法、语义建构,能更充分地揭示表层语法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已有大量来自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的研究表明,人类似乎对主语关系从句(例1a)更加偏爱,表现为加工主语关系从句时反应时(RT:reaction time)相对较短,理解较为准确,而面对宾语关系从句(例1b),则表现出一定的困难性,而且他们指出该现象具有跨语言间的通约性(Chien-Jer C.L.& Thomas G.Bever,2009;Flavia Adani,Heather,Lely & Matteo Forgiarini,2010),但也有研究对上述结论表示质疑(Franny Hisao & Edward Gibson,2003;Baoguo Chen,Aihua Ning,Hongyan Bi & Susan Dunlap,2008),他们以汉语关系从句为材料(例2),发现宾语关系从句加工相对于主语关系从句更加容易,表现出对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偏好。此即为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不对称性。

1a Subject relative clause(SRC):The reporter that attacked the senator disliked the editor.

1b Object relative clause(ORC):The reporter that the senator attacked disliked the editor.

2a主语关系从句:攻击议员的记者不喜欢那个编辑。

2b宾语关系从句:议员攻击的记者不喜欢那个编辑。

宾、主关系从句加工为什么表现出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句子加工的那个阶段?人类加工这种关系从句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这种不对称性是否具有跨语言通约性?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构了系列理论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已有研究,尝试从行为层面、发展层面、认知神经科学层面、病理学层面及语料学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评述和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走向作出评价和展望。

二、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行为实验研究

现有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认识,大多来自行为实验层面的研究。学者们借用自定步速逐词阅读技术(self-pace word-by-word reading technique)、眼动追踪实验技术(eye-movement-monitoring technique)、语言迷宫任务技术(language maze-task technique)等方法对句子加工的影响因素、时间历程、加工效果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就宾、主关系从句的加工影响因素而言,学界普遍认为个体的言语工作记忆、个体的语言知识经验、关系从句的词序排列、从句嵌入的文本结构、主从句中核心名词的词性、语料库中从句出现的频率、从句中部分区域语义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关系从句的加工有着显著性影响。宁爱华(2006)运用自定步速阅读加工模式比较了不同工作记忆广度的被试,发现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不对称性仅体现在低工作记忆广度组,高工作记忆广度组没有该效应。Alberto Di Domenico & Rosalia Di Matieo(2009)在其研究中也发现低工作记忆被试在理解宾语关系从句时拥有更多困难,犯有更多错误。该结论基本证实了过往研究(Matthew J.Traxler,Rihana S.Williams,Shelley A.Blozis & Robin K.Morris,2005;Glenda Andrews,Danian Birney & Graeme S.Halford,2006;Matthew J.Traxler,2007)。但在分析原因的维度上,研究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受双重工作记忆模型(Baddeley's dual memory model)(10Baddeley,1986)的启发,共享加工资源论(shared resources account)(Just,Carpenter & Keller,1996)认为,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保持和执行加工分享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同的认知任务分配到多少心理加工资源、何时得到这些心理资源,受到中央执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一方若需要较多的心理加工资源,势必影响到另一种心理活动的时间进程和质量。此外,句子加工中的一些额外因素,同样会占用有限的心理资源,从而对信息的保持和加工产生影响。而可选择性专用资源学说(the alternative dedicated resource account)(Waters & Caplan,1996)则认为高、低工作记忆广度的个体在句子加工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并非其使用策略的差异性所导致,而是句子加工之外的诸如词汇识别的自动化水平、专用工作记忆资源的激活等因素所导致。

Alberto Di Domenico & Rosalia Di Matieo(2009)对个体工作记忆广度和词序与关系从句加工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运用标准结构的关系从句作为实验材料时,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要难于主语关系从句,该难度主要体现在关键动词和第二个名词处。当实验材料为非标准的从句结构时,加工主语关系从句似乎要比宾语关系从句困难些。该结论为基于记忆的学说(Memory-based account)提供了支持,同时在某些程度上否定了主动填充策略(Active Filler Theory),即在从句加工中,高、低记忆广度的被试都能自动地使用同样的句法分析策略(the same parsing strategy),差异在于高广度的被试能在高记忆负荷的条件下更好地产生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低广度的被试则需要不断地对从句中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及词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对关系从句的完整理解。该观点正好吻合于视角转换理论(perspective-shifting account)。在主语关系从句中,由于主句主语和从句主语较为一致,故句子加工中被试不需要进行视角转换。而在宾语关系从句中,主句的主语不同于从句的主语,当读者遇到从句的主语时需要转换视角,而当加工完从句回到主句时,再次发生视角的转移。加工视角的不断转换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了句子的加工时间和准确性。

基于相似性混淆假设(similarity-based confusion hypothesis)从词性的角度为基于记忆的学说提供了另外的解释。该假设认为,主、从句中核心名词及关系代词的词性如属同一范畴,则在句子加工中可能产生混淆,从而加重记忆负荷,影响到从句的加工。Matthew & Rihana(2005)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对四种句式的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语义范畴(semantic category)对句法复杂性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当从句的主语类属于生命性名词(animacy)范畴而主句的主语类属于非生命性名词范畴时,宾语关系从句加工相对比较容易。而且在语义范畴和被试工作记忆广度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说来,高工作记忆的被试比低工作记忆的被试在句子加工中更容易受到语义范畴的调节。另有研究(李金满,王同顺,2007)表明,当先行词为无生命词时,主、宾关系从句的使用差异显著性降低,而当从句内的名词同时为有生命时,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反而较为容易。另外,关系从句中指示性代词(indexical pronoun)的效应也非常明显。当从句中的主语是我(I/me)、我们(we/us)、你(you)等人称代词时,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显著降低,而且加工中的不对称性效应也得以消除。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由于人称代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已经完全内化到人类的认知表征系统中,故在加工这类词时,更多是基于自动化的加工,很少占用认知资源(Matthew & Robin,2002)。但也有研究对该现象提出了质疑(Mak,Vonk & Schrierers,2006),他们认为从句中词的主题性地位(topichood)是造成从句加工不对称性的主要原因。该假设(topichood hypothesis)认为从句中最具有主题价值的词汇实体(entity)往往被看成从句的主语。通过默认,从句中的先行词(antecedent)由于是从句的主题,故而容易被看做从句的主语,然而当从句中的名词短语(noun phrase NP)也具有主题性价值时,先行词的主语偏爱效应便消失。Willen & Wietske(2008)通过研究证实了上述假设。该研究通过操纵名词短语(NP)在关系从句中的文本地位(discourse status)发现,当从句中的名词短语(NP)通过先行文本内容而具有主题性角色时,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难度得到降低。从而表明文本因素在句子水平上影响句子的加工。Silvia & Maryellen(2008)则从语义模糊性(semantic indeterminacy)对宾语关系从句加工的影响方面再次证实了句子加工中的文本因素效应。

人类的知识经验对于关系从句的加工也有着显著性影响。Justine等(2009)基于语言学中的统计学习(statistical learning)原理指出,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之所以困难,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词序。在几周的研究中,他们通过操纵被试的阅读经验,发现经过对大量宾、主关系从句的学习,被试对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趋于易化,而在主语关系从句上表现则不明显。蔡金亭、吴一安(2006)则通过语料学的分析,证实了Keenan & Comrie(1977)提出的语言层级性假设。该假设认为所有语言都可以形成主语关系从句,其它类型的从句则不然,因此主语处于加工可及性等级的最左端,故主语关系从句是可及性最高、最易于形成无标记关系从句类型,加工难度最低。另有研究(Florencia & Morten,2007)与该主张却不完全吻合。该研究基于语料库分析发现,当从句嵌入代词是人称代词时,宾语关系从句的数量显著多于主语关系从句,与由非人称代词嵌入构成的关系从句的类型截然相反。该分布模式为检验句子加工中经验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框架:如果接触频率影响到句子加工难度,由人称代词嵌入而构成的高频率的人称代词关系从句的加工应当较为容易。来自于自定步速阅读任务的实验表明,由人称代词嵌入构成的宾、主关系从句加工难度的差异性吻合于通过语料库所揭示的宾主关系从句类型的分布模式。该结论表明语言学的统计性信息(statistical information)的确影响到关系从句的加工。

三、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发展研究

由上可知,Keenan & Comrie(1977)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提出了“语言层级性假说”。该假说不仅从人类种系的角度论述了关系从句发生、发展的规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吻合于个体关系从句习得和加工的特点(Croft,2003)。

鉴于儿童知识经验和语言理解的特点,研究者们对传统关系从句加工的行为研究范式进行了改进,行为-表现范式(act-out paradigm)、价值判断任务(value judgment task)、自发语言分析(spontaneous language analysis)或个案分析(case study)成为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范式。

行为-表现范式(act-out paradigm)有时又称作“句子-图片匹配任务(sentence-picture matching task)”,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建构包含宾、主关系从句的语料库,而后按照每个句子的描述匹配相应的图画。被试在听过每个句子的陈述后,按照句子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选择能反映句子中相关事物关系的图片,或运用图片建构句子中相关事物的关系。考查指标主要为被试的操作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准确性。Sarita Eisenberg(2002)运用该范式对3—6岁儿童宾、主关系从句的理解特点进行了研究。实验材料根据从句的“嵌入(embeddedness)”和“焦点(focus)”而分为两种SS、OS。其中又因句子内容表述的“合理性”和“是否具有偏见倾向”而有所细化。研究对“儿童是否首先产生的、且较容易理解的是宾语嵌入关系从句还是主语嵌入关系从句”的争论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儿童最容易理解的是NVN(名词/动词/名词)序列类型的句子,而不管其是宾语嵌入式(OS)还是主语嵌入式(SS)。同时该文还指出,句子内容表述的“合理性与否”及“是否具有偏见倾向”对儿童准确理解句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进一步断言: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解释关系从句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实用主义的原则。另有研究者(Flavia & Heather,2010)以5—9岁且以意大利语为母语的孩子为被试,就语法特征的相异性对关系从句加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关系从句理解的准确性上,5岁组孩子的成绩显著低于7岁组和9岁组的孩子,且从句中名词短语(NP)的“数格(number)”对从句加工造成的认知负荷明显不如名词短语的“属格(gender)”。这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出和成人类似的特征。同时该研究也发现了与英语环境下儿童理解关系从句的共性:儿童加工右侧分枝(right branching)的句子要比中心嵌入式(center embedness)的句子容易些。Naama Friermann & Rama Novogrodsky(2004)对说希伯来语的10岁组(平均)患有具体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SLI)的儿童和4—6岁组语言正常儿童在宾、主关系从句的理解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主要基于双向句子-图片匹配任务(binary sentence-picture matching task)。结果发现,尽管6岁组说希伯来语的儿童能正确理解右侧分枝的宾语关系从句,但对于11岁组患有SLI的儿童来说,其理解宾语关系从句的成绩却在随机水平,与4岁组正常儿童相当。但在理解主语关系从句方面,其表现要好一些,基本上达到了6岁组正常儿童的水平,显著地好于4岁组儿童的表现。这种句法障碍在作者看来可能是由于句子成分的位移而造成的非标准句子选择机制的缺失。作者虽没有明确指出,但由该结果来看,似乎更支持主语关系从句加工较为容易一些。为了比较成人和儿童在理解关系从句方面的异同,Cathy Fragman,Helen Goodluck & Lindsay Heggie(2007)做了四个行为-表现实验任务(act-out experiments),对3—5岁组儿童和成人有关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差异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某些方面虽有差异,但3—4岁组儿童已经获得了类似于成人的有关关系从句的语法知识。该发现将儿童关系从句理解能力的获得年龄提早了1年—2年,因为以往研究表明,5—6岁的儿童才开始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宾、主关系从句。在该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来自德国莱比锡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系。Silke Brandt(2009)等运用参照选择任务(referential selection task)对来自德语和英语环境下3岁儿童关系从句的理解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大量的跨语言研究之所以主张儿童理解宾语关系从句差于对主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在于测验中使用的句子不能够与儿童生活中经历的宾语关系从句形成很好的匹配关系。

行为-表现范式(act-out paradigm)目前是探讨儿童宾、主关系从句加工能力的主要形式,但有些学者认为,由于该任务中需要儿童根据关系从句的描述匹配相应的图片,即需要儿童更好的“表现”,从而增加了任务的困难程度,不能有效揭示儿童关系从句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此,Mark Smith(2003)等为了探讨错误信念推理和关系从句的获得间的关系,而选用了价值判断任务(truth value judgment task)。在该任务中,让3—5岁的儿童根据关系从句的描述来匹配由拿着相应玩具的实验者所创造的情景。已有研究表明,这样能更加精确和可靠地对儿童语言能力作出评估。实验材料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单一事件的关系从句、双事件的关系从句、并列联合句。结果表明,3岁组儿童无一例外地在三种类型句子上的表现均差于4—5岁组儿童,但对于3岁组儿童的表现是否是基于随机却不好判断。为此,作者借助卡方检验(chi-square)进一步做了分析,发现4—5岁组儿童的表现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对于3岁组儿童来说,在单一事件的关系从句上,其表现有明显高于随机水平的趋势,但对于双事件的关系从句,其理解水平却与随机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目的不在于探讨儿童关系从句加工能力的发展,但结果却显示出3岁组儿童已经具备理解关系从句的能力。

句子加工的行为实验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结论的失真性,同时结合儿童语言的认知特征及其行为能力,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自然语言环境下儿童的言语内容,揭示儿童关系从句的获得及其使用情况。自发语言分析(spontaneous language analysis)的引入,有效克服了行为实验的某些不足。在一项有关关系从句获得的研究中(Holger & Michael,2005),作者基于4岁组儿童的自发语言,运用句子重复任务(sentence-repetition tasks)对英、德语言背景下的儿童关系从句的发展状况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英、德语言背景下的关系从句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却获得了跨语言的相似性。加工及物性的主语关系从句(transitive SRC)及直接宾语关系从句(direct ORC)所犯的错误显著多于加工非及物性的主语关系从句(intransitive SRC),但却少于加工间接宾语关系从句,同时属格(genitive relative)关系从句所犯错误最多。该结论对基于填充物(filler)和空位(gap)间距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关系从句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作者认为关系从句的获得主要受到各种关系从句间的相似性及它们同简单句的关系等多因素的影响。Silke(2008)等为研究德语儿童关系从句的获得,录制了383节(注:每节l小时)2—5岁儿童与成人互动的场景,并以此为材料对儿童关系从句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早期关系从句的建构主要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建构,和简单句差异不大,它们涵盖单一主题、实施者先于其他受试者、表达一新信息且以主要从句的字词序列方式呈现。后来,镶嵌于主句中的复杂的关系从句开始出现。具体来看,在记录到的所有的关系从句中,名词短语的关系从句(NP-relatives)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约为38.25%),其次为人称代词短语的关系从句(PNrelatives),约为25.29%,宾语关系从句(OBJ)为21.31%,主语关系从句(SUBJ)为4.11%。该发现似乎显示出宾语关系从句较之于主语关系从句更具有偏爱性。同样,在一项关于日语关系从句获得与语义偏见影响的研究中(Hiromi Ozeki & Yasuhiro Shirai,2010),研究者通过对5名日本儿童自发言语产物的分析,发现日语儿童早期获得的关系从句与来自英语环境下的儿童有着显著性差异。日语儿童产出的关系从句中更多含有状态谓词或定语谓词(stative/attributive predicates),而且多指向与当前环境中不存在的指征(referents),体现出主动语态的某些倾向。

四、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行为实验研究对于了解影响句子加工的因素、具体词块占用的加工时间、不同词性对句子加工产生的影响、具体的阅读模式等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样,发展研究对于了解宾、主关系从句产生的具体年龄、理解的发展特点、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不可或缺。但二者有着共同的缺陷,即难以从生理、神经学的层面探讨关系从句加工的具体心理过程,而这也许是真正破解宾、主关系从句加工不对性的主要渠道。该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着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神经病理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该领域,以期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病理学的层面揭示从句加工的奥秘。

Host M.Müller(1997)等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研究了口语关系从句加工的内在心理机制。在该试验中,作者选取了23个事件相关电位点,用以考查两种关系从句(SO/SS例3)的加工异同。结果表明,因两种句型长度所诱发的脑电位表现出一些差异性,而且

3a Subject Subject(SS):The fireman who speedily rescued the cop sued the city over working conditions.

3b Subject Object(SO):The fireman who the cop speedily rescued sued the city over working conditions.

由从句位置开始两种句型诱发的脑电位分布也明显不同。SO在加工过程中,由空位(gap)开始于不同的脑区、在不同的时段诱发了更多的负波电位,说明SO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加工过程。而SS仅表现出某一阶段性的负波电位,而此后则呈现出较明显的正电位。在大部分脑区二者的脑电位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在前额中部、后侧颞叶差异不明显。选取从句后半部分作为分析对象,发现句型和脑半球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右半球表现出句型加工较大差异性,这种差异由空位区(gap)开始并一直持续到句尾(Fig.1)。上述结果支持了主语关系从句(SS)加工偏好的主张。

Fig.1.Multiple-word ERPs elicited by the relative clause offset of SO and SS sentences for all subjects(n=24)at lateral electrode sites,with dotted vertical lines indicating the beginning and average ending point of the post-clause silence previous to the main clause.Note that this silence is a phonetic gap for both SO and SS sentences but coincides with a syntactic gap for SO sentences only.

另一项相关研究(Chin Lun Yang,2010)来自香港城市大学,作者运用ERPs技术比较了汉语中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主语关系从句嵌入从句的动词处诱发了P600,反映出短语的重构过程(phrasal reconfiguration),而在相应的宾语关系从句中,则诱发了N400,反映了句意重释(meaning reinterpretation)的过程。在宾语抽取的关系从句的核心名词处,于额叶中部诱发了一个持续性负波,反映出句意推导和表征建构的联合效应。同时在句子加工后期,额-颞区神经网络的一侧前部区域被激活,其原因可能是题元角色被分配至多个心理表征时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上述发现表明,正如其它语言中句子的理解依赖于结构性的认知加工,汉语句子的阅读中涉及到了对输入语言材料的层级性组织比较敏感的神经网络的参与,这反映出语言加工的一致性特点。此外,ERP数据表明,早期词汇加工在句子整合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点似乎和汉语文本的阅读更依赖于语义和语境的观点相冲突。

在ERPs技术研究句子加工方兴未艾之际,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亦为学者们所重视。为了探讨句子加工对大脑激活模式的影响,Marcel Adam Just(1996)等对三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关系句(例4)的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句子复杂程度的增加(a<b<c),4个4a Active conjoined:The reporter attacked the senator and admitted the error.

4b SRC:The reporter that attacked the senator admitted the error.

4c ORC:The reporter that the senator attacked admitted the error.

较有代表性的负责语言加工的脑区(Wernicke's area,Broca's area,the right-hemisphere homologs of these two classical language areas)被激活的面积也逐步增大,维尔尼克语言区(Wernicke's area)和布罗卡语言区(Broca's area)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数量在句子类型水平上差异显著。而且背外侧前额皮层(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被激活的程度也与句子复杂程度呈正比(Fig.2—3)。该结果从脑皮层的活动上支持了英语背景下主语关系从句加工偏好的倾向。

Fig.2 The top panels indicate the mean number of voxels activated per condition in the left(Wernicke's area)and right laterosuperior temporal cortex(and standard errors of the means over 15 participants).The bottom panels indicate the mean number of voxels activated per condition in the left(Broca's area)and right inferior cortex(and standard errors of the means over only five participants).

Fig.3 Thresholded fMRI brain activation images(superimposed on structural images)for only the most activated slice from one participant.The number of .activated voxels(shown in white)in the left laterosuperior temporal cortex(Wernicke's area,indicated by white arrows)generally increases with sentence complexity.

那么,汉语宾、主关系从句加工的情形如何呢?周统权(2010)等运用句子图片匹配任务对两位失语症人(LY:左额叶受损,布罗卡失语症;YP:左颞顶叶受损,维尔尼克失语症)进行了案例研究。发现两人在主语关系从句的匹配任务上正确率较低,宾语关系从句的匹配任务上正确率较高,该偏好在被试YP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由于YP属于维尔尼克失语,理解复杂句法结构比理解简单句法结构表现出更大障碍。故作者认为汉语中存在宾语关系从句加工偏好现象。此后,作者通过变化关系从句中核心名词的生命性及代词属格特性,以实现从句加工难度的调整。结果表明,当从句加工难度降低时,两位患者的作业表现没有体现出从句类型的效应。再次证实上述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两种语言中宾、主关系从句加工偏好的差异也许正是句子中心语位置不同的表现。至于宾、主关系从句加工难度不一的原因,作者在对常规语序说(Cannonical Order Hypothesis)、语迹删除说(Trace-deletion Hypothesis)、同构映射说(Isomorphic Mapping Hypothesis)三种理论评判的基础上,而提出“论元跨越假说(Argument Crossing Hypothesis)”,实现了理论的突破。

五、评价及展望

宾、主关系从句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成为语言认知领域探究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工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不但建构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论解释,同时也发展出几个稳定的研究范式。

从理论建构来说,主要围绕着“记忆资源”和“句法结构”两个核心。侧重于“记忆资源”的理论主要包括:资源存储说(storage resources account)、整合代价说(integration cost account)、视角转换说(perspective-shifting account)、相似干扰说(similarity-based interference account)等。该倾向的基本主张是句子加工系一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其间需要消耗心理资源。而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当从事的心理活动超出了心理资源的负荷时,势必影响到该作业的表现。作为有着鲜明句法差异的宾、主关系从句,加工中占用的心理资源的数量是有差异的,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加工质量。该发现主要基于两种关系从句加工的偏好仅体现在低工作记忆广度的被试上,而高工作记忆广度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该效应。侧重于“句法结构”的理论主要包括:标准语序说(canonical order hypothesis)、花园路径理论(garden-path theory)、积极填充策略(active-filler strategy)、增量最低语法分析程序(incremental minimalist parser)、题元角色分配理论(themantic-role assignment account)、句法预测位置理论(syntactic prediction locality theory)、句法分配理论(assignment of syntax theory)等。

为此,今后该问题的探讨当置于宏观的语用背景下,充分考虑语言自身的特性和人类认知过程固有的特征,建构一些具有一定包容性的理论。

标签:;  ;  ;  

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主语关系从句与多学科视角_从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