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永恒的主题论文_殷秋梅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永恒的主题论文_殷秋梅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517300

摘 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这已经道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是,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范畴很大的话题,德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基础德行和基本品格的养成。因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关键词:养成教育 小学德育 行为习惯

教育是一种制度生活。日常生活的主要调控因素是道德和天然情感。制度生活的调控因素是人为的规章制度和超越情感的理性。任何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都会对人们产生潜在性、强制性的教育和强化作用,从而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对孩子来说,因为自律性还没有建立起来,要想靠不会说话的规范、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那是不切实际的。而道德和天然情感对小学生来说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不是一时的,要靠成人不断地示范、教育和监督。

因此,我们的小学德育就要以养成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

行为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老师持之以恒地去教;要重视习惯的力量,把培养习惯当成道德教育的重点。

首先是知识的教——讲授、记诵

一切守则、规范、规章制度等都是以条文出现的。它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让人知道并在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去践行。一些道德观念必须靠老师去灌输。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只是按照条文要求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至于怎样做、为什么不能做等则很少告诉学生。这样处理的直接后果是知行脱节。有些规范并不是知道就可以了,如“认真”、“仔细”一类要求,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需要老师具体说明,教给“认真”、“仔细”的标准,即怎样做才算是“认真”、“仔细”。不要把学生的所有错误都归结为“不认真”、“不仔细”,其间有“听觉型”、“视觉型”的孩子。也就是说,有的孩子听觉很敏锐,一有响动就能发觉,而另一些孩子则视觉很敏感,一只苍蝇飞来他都看得很清楚。面对这样的孩子,你就不能轻易地去评价他听课“不认真”、做题“不仔细”。要善于研究学生,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的错误,用正确的规范去劝导学生,引导学生将规范、守则、规章制度等条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逐步克服自身的毛病,将短处变成长处。

其次是行为的教——示范、训练

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外,不能忽略行为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为教育要体现“细、小、实”的要求,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当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项技能,就需要趁热打铁去理解、巩固。身教重于言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通过自己的率先垂范,使学生懂得如何去践行规范、遵守规章。

培养学生形成好的习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有人说,激发感情很容易,要把这份感情化为行动,却是很难很难的。当我们站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述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或者学习一段有关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学生肯定会觉得这种行为很高尚,进而在放学之后真的要去帮助小同学扫地、帮助老大爷推车,甚至会跟着老师寻找做好事的机会。总之,这时的他显得很热情,恨不得遇上一大串能用得上他帮忙的事。可没过多久,这种热情便烟消云散。有实践表明,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坚持28天才能初步形成习惯。可见训练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三,态度的教——感悟、体验

养成教育最大的误区在于,只注重应该做什么,而不注重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即在教育中目的不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在教育实践中,要力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协调发展。

在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尊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最接近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最渴求的需要就是被尊重。他们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这种需要如果引导得当,就有可能转化为努力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因此,作为老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发现“真我”的感觉,用儿童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会“蹲下来”说话,学会宽容,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对学生的理解要体现一种换位思考。老师只有忘记了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才能使自己与学生心灵相通,学生也才能理解和接受老师引导的正确的道德行为、价值观。

关心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关心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信仰与理性,又要让学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关注他们的生命态度,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地自信地学习和生活。这种关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只有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受、体验得到,才能起作用,也才能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江蕾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实践探究[J].科教导刊,2016,(5Z),89-90。

[2]龙小佳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殷秋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永恒的主题论文_殷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