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角色定位分析_董事会论文

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角色定位分析_董事会论文

国家控股企业党组织角色定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组织论文,控股企业论文,角色定位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多数国有企业将由单一的国家所有制改变为国家控股、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同时也是利益的多元化。正是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将改变企业运作的总体格局,并将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

本文试图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控股企业党组织的角色定位作点分析,同时就如何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企业党组织是党实现对企业领导的重要力量

从执政党的宏观角度看,党实施对国家控股企业领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路线政策领导;二是组织领导;三是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响及其引导作用。这是企业党组织的基本职能,也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这种政治优势去影响企业行政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行为,是党实现对企业领导的一条重要途径。值得重视的是,我们不应该低估、更不应该忽视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产生的影响和导向作用。首先,在企业的内部决策、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中,在各个重要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是党员。其次,从数量上说,企业的党员人数一般都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党员是企业党组织的细胞,也是实现党的意志和利益的基本骨干力量。只要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搞好了,这支队伍的力量就是不可估量的。第三,党组织和党员对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产生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团体的组织的影响,也有组织成员个人的影响;既能够在“三权”之外影响,也可以在“三权”之内影响;既有党性原则和路线政策的影响,也有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的影响。企业党组织是党实施对企业领导的重要力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企业党组织不应作为独立的权力主体直接行使对企业的领导权

企业的根本特性就是它的经济实体性。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和市场的要求,企业的决策、管理的监督三个权力分支分别属于企业的董事会、企业的经理和企业的监事会、职代会。企业党组织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监督,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可以接受经理的委托或者以经理的身份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指挥。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决策权属于企业的董事会。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可以进入董事会,一些素质比较全面、经营管理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党委书记可以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或总经理。但不能混淆的是,董事会不等于党委会,兼任书记的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在董事会内部是以董事长或副董事长的身份而不是以书记的身份行使职权。党委会成员进入董事会,只是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一条途径,不能藉此把企业党组织看成行使决策权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指挥权属于企业的经理人员。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可以接受经理的委托或者以经理人员的身份参与以至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指挥,这里的管理和指挥权是属于行政领导或者由行政领导委托的管理和指挥权,管理和指挥权的主体仍然是行政首长,而不是企业党组织。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包括企业内部的监督和企业外部的监督。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国家的利益,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监督是权力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代表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是否体现和维护了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实施监督。企业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相结合,使国家、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得以合理的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全体职工,最能代表职工和企业利益的监督执行机构应该是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此外还有一个监督主体就是企业的监事会。监事会是代表股东的利益对企业实施监督。职代会和监事会都是行使企业内部监督职能的主体。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两点。一是二者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监事会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职代会代表的是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二是二者监督对象的侧重点不同。监事会侧重对董事会的决策行为实施监督,职代会主要是对企业管理阶层的管理行为实施监督。企业党组织只能通过发挥党员特别是职代会和监事会中的党员的作用,指导、协助职代会和监事会进行监督。必须明确,党组织作为企业内部的政治组织,在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中,不应该作为任何一种权力主体直接行使职权。也就是说,在企业权力结构的形式上,企业党组织应该跳出三权之外。否则,仍然难免出现党政不分、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不规范现象。

采取措施,切实巩固企业党组织核心地位

企业党组织不作为企业内部独立的权力主体,并不等于企业党组织不要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相反,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在基层的基础,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对维护企业的社会主义政治属性,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互为条件的,地位是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首先必须采取措施巩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

第一,建立复合体制,落实党委成员的行政任职问题。所谓建立复合体制,就是建立一种将党的工作和企业行政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的二合一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党委的所有成员同时是企业行政的主要领导。党委书记通常应该是企业的董事长,其他党委成员都要有相应的行政领导职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复合体制下的复合管理要求培养和选拔素质比较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并认真抓好的一项工作。

第二,企业党委要参与对国有股股权代表的管理。企业党委要对国有股股权代表进行考察,提出国有股股权代表的建议名单,同时要提出董事长、监事会构成人员的初步方案和董事会、监事会主席、总经理的建议名单。有关上级党组织负责审查并决定企业党委提出的方案和有关任职人选。但是,必须强调,上级党组织如果没有充分理由不得改变企业党委集体的意见。这是强化企业党组织权威的一项重大措施。

第三,企业党委要加强对企业群众团体的领导。企业的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要严格置于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之下。一方面,群众组织要定期向企业党委汇报工作,以便企业党组织及时掌握群众组织的工作、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要就群众组织的有关重大问题作出政策性、方向性决策。同时要注意及时解决群众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群众组织健康发展。

第四,强化企业主要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强化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首先要把好主要领导干部的选拔这一关。同时要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务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关系。其次,要建立对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定期考察、教育和培训制度,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再次,对那些党性观念不强,不重视企业党组织,不注意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经过教育仍不能改正的要及时调整和撤换。只要企业的主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强,就一定会重视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并想方设法去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标签:;  ;  

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角色定位分析_董事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