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西王庄小学 261103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所谓朗读,就是出声地读,是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相互沟通,眼、耳、口、脑并用,所以,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阅读训练。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朗读”一直为众多教育家所青睐,尤其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成为其教育的主要方式。我们不妨再从古代蒙养教育谈起(古代蒙养教育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小学阶段),从教材和教法的特点来研究一下朗读在当时的地位:
(1)从教材来看,古代蒙养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类是识字教学材料,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类是诗文教学教材,主要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第三类是历史教学材料,如《历史蒙求》;第四类是名物教学材料,如《名物蒙求》。统观这些蒙养教材,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韵律自然,琅琅上口,易于记诵。这样的教材适合也需要以朗读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只有读,才能领略其韵律之妙;只有读,才能理解其用词造句之美。
(2)从教法来看,我国的蒙养教育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其既定模式。而在所有环节中,“读”正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多的教育形式。首先是教书,即教师布置新课,教会儿童读书,点读分明,理解文意;第二步是范读,直到儿童能够正确朗读为止;然后是背书,古代蒙养学要求每读必背。
从以上教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对朗读已提出了明显要求,并充分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朗读的地位也已达到了相当重视的程度。
2.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朗读对于理解文意的作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比抽象思维能力强得多,因而,要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最好的途径就是对文章的直接感受而不是理性分析。这种直接感受的最好形式就是读,大声地读。越读就能理解得越透彻,也就越容易感染;感染越深,便越能读出感情;而越投入感情,则越能感同身受,使自己置身于作者的立场,从而培养其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品味的能力。
(2)朗读对于表达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无论哪一种表达,都需要用词准确生动、语句连贯、内容具体。这一切都要以语言积累为基础。小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以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手成章。”如果真能读得正确、流利,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说明课文作者的语言已经顺利地进入学生的口语,学生已能合格地充当作者的代言人为作者代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口语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顺应”,接受作者规范语言的改造,形成良好的语感,帮助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3)朗读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能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二、新课标下朗读教学的创新
1.传统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的地位无足轻重,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平均不足7分钟(见1994年12月《江苏教育》高林生同志文)。其次,朗读的内容严重失衡,对诗歌、文言文的朗读达到100%,在教材中唱重头戏的记叙文其朗读比例仅占38.75%,议论文尤其是说明文朗读所占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分别为23.1%、15.8%)。再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得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更可悲的是,课堂教学中采用朗读手段,随年级的增长而呈愈益淡化的趋势。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的指导乏而不力,一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高,二是受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局限,“以其昏昏”,很难“使人昭昭”。
对于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2.小学朗读指导的创新。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可创设优美的情境。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就可利用录像来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瑰丽景象。学生就由衷地发出赞叹:“好美啊!”从而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富有诗意的美景下,学生就容易激发朗读的欲望。
论文作者:王思春 肖翠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语言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作用论文; 自然论文; 地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