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早期脱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论文_张娟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摘 要】目的:对心胸外科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12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脱机指征实施早期脱机,对照组予以呼吸机延长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脱机时间、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并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后的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后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管道脱出、肢体损伤、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心胸外科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脱机指征,协助患者及时脱机,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呼吸机;早期脱机;心胸外科;术后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19—74岁,平均(40.5±5.6)岁;体质指数(BMI)(24.9±3.4)kg/m2;手术时间(140.3±56.2)min;复杂性心脏疾病39例,胸腔内疾病54例,食管癌16例,贲门癌7例,纵隔肿瘤4例。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并记录2组脱机后带管时间、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以及住院花费情况;统计2组脱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包括脱机困难、呼吸机相关肺炎、气胸、复通气数、肺不张等。术后两组护理方法如下:

1.术后早期入监护室

对照组常规检查呼吸机工作性能,各种数据设置,正确连接管道,连接膜肺,开机试用2次正常,无报警备用。患者入ICU,四肢约束,使用容量控制模式并完全呼吸支持。入ICU30分钟内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潮气量与频率。常规床旁胸片,明确气管插管位置,记录插管深度。观察组除了上述外,重点观察床旁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aO2),以反映血氧合瞬间变化,持续小于95%引起注意及时报告医师。特别注意是病人清醒恐惧不安,后烦躁,不耐管,不配合,但又达不到脱机指标,就会影响循环系统稳定,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充分镇痛镇静,减少循环系统应激,避免影响呼吸机支持效果。

2.肺部护理

呼吸管道“密闭与通畅”是完成呼吸支持的先要因素。两组患者,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方式,呼吸频率,观察床旁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aO2)保持大于95%。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情况。持续面罩、鼻导管给氧,拔管后6小时以内禁饮食,以防误吸。除上述外,观察组还重点注意,肺部护理拔管后照胸片及时了解肺部病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沐舒坦呼吸道的雾化吸入化痰解痉,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鼓励患者咳嗽刺激肺活量(深吸气1-2次/小时),循环稳定后适当利尿,尽早下床活动,但注意胸骨稳定性,锻炼患者肺功能。脱机标准:①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趋于稳定;②自主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达到标准;③肺功能最大吸气负压≤-20cmH2O,通气量在15L/min及以下,潮气量在5mL/kg以上;④镇静剂及肌松剂停用时间>24h。脱机成功:患者持续脱机时间≥48h。脱机失败:患者脱机6h内发生呼吸窘迫、呼吸循环不稳定,呼吸频率30次/min,心率提高20.00%,pH值超过7.3,血氧饱和度低于88.00%,患者需要再次使用呼吸机。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脱机后的一般指征比较

观察组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两组患者通气相关不良预后比较

观察组脱机后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脱机后的一般指征比较

3讨论

机械通气的目的是帮助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效呼吸渡过呼吸困难时期,待患者自主呼吸达到正常呼吸标准时,撤离呼吸机,并非永久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脱机时间的选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过早脱机,往往会导致脱机失败,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而延迟脱机,会导致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自主呼吸不能及时建立,长时间的带管通气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脱机时间(6.4±3.2)d,低于对照组的(13.8±4.6)d,同时其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合理有效的脱机时间的选择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有研究报道,早期脱机应达到以下指征:(1)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平稳;(2)患者自主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达到标准;(3)肺功最大吸气负压≤—20cmH2O,通气量≤15L/min,潮气量>5mL/kg;(4)镇静剂和肌松剂停用24h以上。如患者辅助通气达到以上标准,则予以撤机处理,部分肺功能严重衰竭者可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另外,在呼吸机应用早期,保证患者呼吸量达到正常水平的同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在体征平稳后给予营养支持及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性的呼吸功能训练,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帮助患者及早脱机。但如果长时间机械通气,往往造成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撤机困难,或撤机后重新上机。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及时脱机的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脱机困难病例,且脱机后的复上机及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未完全恢复,多数与原发病的控制、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及呼吸肌废用性萎缩等有关,另外,该类患者心理上对呼吸机产生极强的依赖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脱机过程了解不够,心里充满恐惧和担心,对脱机缺乏自信心。因此,对该类患者脱机前应予以充分的心理干预治疗及完善的临床护理,增强患者脱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伟,苏鹏飞。外科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16):2577-2579.

[2]陈艾绒,田丽华,林士弘,等。健康教育对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恢复与焦虑情绪的影响探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1(05):139-141.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呼吸机早期脱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论文_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