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论文_窦建国,张瑞胜,蔡雷

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论文_窦建国,张瑞胜,蔡雷

成武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 成武 274200

摘要:路面开裂、下陷等现象通常是由公路路基沉降所导致的,公路通行质量及行车安全也会由此受到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比较突出。所以,必须有效处理路基沉降问题,才能确保公路通行安全。笔者全面分析了高填方路堤和路基沉降机理,对路堤沉降的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意在全面提升公路通行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路堤沉降机理;高填方;应对措施

路基是一种岩土结构,是基于设计标准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公路基础。路基的基本标准通常有2种,其一,整体稳定性,在开挖或填筑路基过程中,地层原有力学结构如果被改变,那么,地层失稳现象就有可能发生,从而弱化路基的稳定性能。其二,变形大小,车辆运行在路面上,由其产生的荷载会对路基产生影响,大小程度不一的形变将会由此产生。路基过湿、软弱地基、路堤压土不实等,均将会引起路基固结变形、不均匀变形及沉降,导致路面受损。

1.路基沉降原因剖析

1.1自然因素

第一,地理条件

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海拔均会影响到路基质量,给路基设计增加困难。因此,规划设计方案应全面关注路基水温、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地质条件

道路沿线地质环境(发育程度、岩石层理、风化程度、岩石性质等)通常会显著影响到路基稳定性。

第三,气候条件

这方面因素通常包括蒸发量、风向、湿度、冰冻、气温、日照、降水等,它们均会影响到路基水温。因为气候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因此,伴随季节变化,路基水温也会改变,山区尤其如此。

1.2人为因素

第一,路面荷载

当前,尽管国内交通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从而导致路面承受的载荷日益加大,严重冲击了路基稳定性。

第二,施工技术

从路基施工实践经验来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合理科学与否,将会从本质上直接影响到路基稳定性。

第三,路基养护办法

道路养护是路基的强度及其稳定性的基本保障。

2.路基沉降机理

2.1压实机理

路堤压实原理主要是指通过压实机械来将松散填土压实,增强填料密实度及路基结构的强度。

第一,对土壤的压实特征存在影响的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通常包括土的水气含量、结构特性、颗粒构成及矿物成分等。保障颗粒间摩擦力加大,结构稳定性、路基密实度等,增强路基稳定性,这是压实的主要目的。

第二,填土含水量

填土含水量如果比较大,那么,在土块变软、水膜变厚条件下,会降低土壤颗粒间引力。所以应由外部施加压力,增强水膜润滑功能,以此实现压实效果提升。土的含水量比例合理,则能获得更理想的压实效果;土的含水量如果太高,压实时很难自然而然的排出其中的多余水份,导致路基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

2.2路堤变形阶段

首先,弹性塑性变形

摊开填土-洒水-碾压,这是填筑路基的基本顺序。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填土通常会有塑性变形现象发生,伴随逐层进行的填土碾压,受压力影响,路基弹性变形开始表现出来,而且随着填土高度不断增高,会逐步增大弹性形变。

其次,不均匀变形

变形产生过程中,因为路基的双侧通常并无较高的约束力,从而降低了边坡力,剪切变形极易出现。而且,路堤内有相对集中的应力,不均匀变形会由此产生,不均匀变形在施工末期、道路适应时期尤其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蠕变变形

随着时间不断延伸,道路应力变形同样会持续产生,此即所谓的“蠕变现象”。蠕变现象的过程极其复杂,而且在其发生过程中,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等仍然会发生。

2.3路堤沉降构成

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沉降总和,路基施工通常与这种沉降同时结束。施工结束,受车辆荷载、路面自身荷载的长期影响,路基将会有蠕变现象发生,应力分布失衡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所以,下一阶段施工可能会影响到上一阶段的荷载变化,对路基稳定产生破坏,重新引发蠕变现象。因此,蠕变变形其实具有间歇性特征,通常表现为多个蠕变变形交替形成。

2.4路堤沉降的影响因素

第一,填料质量不理想,导致沉降变形发生。从填料方面来看,所选填料类型如果不达标,路堤沉降变形即会产生。

第二,压实度缺乏。如果压实度不达标,将会加大路基的颗粒与结构间隙,导致空隙内进入更多水分,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压实度相对不足处将会发生沉降变形现象。

第三,路堤浸湿状态。在水分作用下,路基含水量会有所改变,比如,旱季含水量低、雨季含水量高,而且这种变化通常会反复进行。沉降反复发生会引起路基结构失稳,在此条件下,极有可能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

3.高填方路堤沉降防治办法

3.1全面控制原料质量

提高路基稳定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施工技术与实地情况相符。如果是土质路堤,必须在高度重视土壤选择前提下,关注施工机械配置及填筑技术。天然地基如果无法达到设计方案中的标准,应采用合适的填料来处理地基结构,选择填料过程中,材料必须具有更高的粘合强度,通常宜将钢筋铺设其中,增加其强度。且填料应逐层、水平铺设,在注重填料质量的同时严控厚度,控制好填料含水量。

3.2全面控制施工作业

施工时,应全面观测沉降现象,特别是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应采用沉降板、有关仪器等设备、技术来进行观测。重点处理观测发现的沉降问题,以便采用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果是超压预压路段,应对预压时间进行准确计算。利用超载预压措施,将施工结束后沉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全面降低。如果是结构不稳定区域(有暗塘、暗沟等),应采用加筋地基处理技术来提高地基的强度,获得理想的路基结构稳定性,这样的地基通常不易发生沉降现象,因为钢筋是一种典型的韧性材料,其上部结构的竖向应力通常可以向其它部位分散,所以,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比例较低。

3.3排水与防护办法

分析高等级公路现状表明,排水与防护办法不完善比较普遍。保护措施及排水系统科学合理,可以将路基内渗入地表水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以此预防雨水浸泡、冲刷路基,对路基塌陷的可能性进行有效预防。所以,有必要持续完善高等级公路的排水与防护系统,在道路设计规模方案中应重点考虑这个问题,也只有如此,高等级公路的路基稳定才能有保障。

4.结语

必须从实际入手,持续总结经验,全面观察、探测施工环境,提升施工方案科学性,严控施工标准,有效观测并预防有沉降发生可能的部位,将道路沉降病害发生可能性减少,持续减少高填方路堤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可能性,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叶延福.浅析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3(02):69-71.

[2]赵文涛,李亮.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01):88-93.

[3]鄂建,孙爱荣.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机理与特点及防治措施[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02):156-159.

[4]仵彦卿,张建山,李哲.基坑抽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J].岩土力学,2005(10):61-65.

[5]姜明丽. 山东济宁城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探讨[A].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2003:4.

论文作者:窦建国,张瑞胜,蔡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论文_窦建国,张瑞胜,蔡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