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全新的理论课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思想资源,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思想资源更多地蕴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评价,正式确立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青年时代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受到法国一些先进思想家的熏陶。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等人提出了改造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这些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家,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指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阶级对立,力主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体系提出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生产率都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并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城乡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等。法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故乡,无疑对青年邓小平有重要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邓小平在法国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他的终生信仰。当时在法国的中共旅欧支部创办了《少年》杂志(后改为《赤光》),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是该杂志的编辑之一,还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如果追溯邓小平思想理论最初的来源,那么法国的这一段经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以后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邓小平熟知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凝聚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也体现了邓小平形成自己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关于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斗争与平衡、动荡与稳定的思想

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既有对立、斗争的一面,同时也有统一、和谐的一面。社会就是在既对立又统一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制定全局性的战略和策略。在战争时期、在革命时期,斗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斗争就没有主动权,没有执政地位。但是,在和平时期、在建设时期,发展就成为主旋律,必须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事物的稳定和平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安定团结,要和谐有序,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在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邓小平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果断地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乱局面,营造出一个统一、和平、有序的社会环境,带领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多次强调,只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们就要抓紧利用和平时机搞建设,即使发生了战争,打完之后也要及时建设。这一思想,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冲突,甚至是剧烈冲突,同时也看到事物的发展总有矛盾缓和、平衡的时候,共产党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社会认识的辩证法。

2.关于实事求是,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原理。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始终坚持了这一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和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他还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做法,严重妨碍了我们事业的前进。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告诫人们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指出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邓小平认为中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各项政策和策略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超越这个阶段。否则,社会发展就会出现无序状态,破坏和谐和平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决了人们的很多思想认识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之一。

3.关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的思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精彩地论述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82页。)任何一个社会结构,都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来支撑的。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坚持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坚持了经济学中的发展理论。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发展是硬道理。他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在一个物质生活资料极其丰富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有了深厚的基础,这不仅是一条唯物主义的原理,而且被一些发达国家(例如北欧的几个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4.关于通过实行民主、健全法制达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的思想

实行民主与健全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在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从来不忽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民主必须形成制度,“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但是,民主和法制二者不可偏废,邓小平说:“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民主和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守护者,它保证了社会的秩序,也维护着社会的公正。

二、和谐社会的目标

邓小平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制定了美好的和谐社会的蓝图,同时也非常实事求是地规划了分段实施的具体目标。

1.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国小康

邓小平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具体来说,是“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邓小平考察了80年代我国苏州人民的生活情况,苏州人均20平方米的住房,家里有了家电几大件,生活比较富足,不再往上海、北京跑,乐于当地的生活,教育也普及了,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邓小平非常看好这个发展趋势。苏州的这种生活水平,就是在往小康路上走。如果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有了物质基础。

对于这样一个目标,人们并不是很轻易就认识到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很多人,包括党内的某些领导,都并不很清楚。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四人帮”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脚。邓小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人们常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主张在发展的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仅仅是一个过渡,我们的目标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有了和谐社会的基础。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最终要达到共同致富”。(注:《人民日报》1986年9月15日。)

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论题中,内在地蕴含着发展科技、尊重人才的内容。邓小平引用马克思的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作了重要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肯定这一前提,就必然导致一系列逻辑结论。“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连带要答复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么,从事科学技术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这就引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知识和人才受到尊重,这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2.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是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邓小平认为,要发展生产力,要建设四个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我国20多年来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发展,首要原因之一是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这就是邓小平为什么把安定、团结看得高于一切的原因。邓小平深信,“我们在社会主义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可能实现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要求”。(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从历史的曲折道路上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和谐社会离不开安定团结。安定团结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3.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是有制度保证的民主化

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实现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方面,邓小平多次强调,“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邓小平还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要求全党“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民主经常被一些人作为口号,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他们所说的“民主”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民主,二是这个民主是不是有制度保证的。邓小平在这两个问题上丝毫不含糊,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使我国的民主建设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4.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目标,是全体人民同心同德,生动活泼,充分发挥积极性

一个和谐的社会,要求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和睦氛围,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邓小平非常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人民群众的团结和睦。他提倡建立一种“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以及“万众一心”的局面,这样一种政治局面的形成,领导是关键,“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邓小平认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改革以来,首先调动的是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农民,使农民的热情和干劲空前高涨。紧接着,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这就造成一种同心同德、共建小康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的国情,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邓小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十分可贵的探索,并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通过何种途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邓小平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经济社会已面临极其严峻的局面。中国向何处去,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邓小平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宏大气魄,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出,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改革。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278、182、146、128、88、252、322、336、176、150页。)邓小平把改革看作是中国从濒临崩溃的境地中走出来的唯一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从1978年开始的、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改革,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走向快速发展、走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实践证明,20多年来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变了陈旧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迅速增强了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通过改革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而改革的总设计师,就是邓小平。

2.解决中国的问题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人民富裕、社会发展、环境和谐,靠什么能够达到?在20多年前,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少人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靠斗,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就是讲阶级斗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我们的整个思想路线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右倾思潮”,批判“白专道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为这样才是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党中央、邓小平拨乱反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重大历史性转折。邓小平敏锐地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事业的繁荣,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稳定局面的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防力量的强大,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全都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这些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哲学”,终止了动乱和无序的状况,拨乱反正,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活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把各种资源高度集中,把经济活动统得过死,抑制了各种经济因素的活力,当它的弊端都暴露出来时,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认为计划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必然的。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出版界人士吉布尼和加拿大学者林达光时就发表过“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87年,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不要把它们与社会制度固定联系起来。1990年底和1991年初,邓小平两次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自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邓小平通过市场经济增强中国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正确。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十分注重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为了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尽快搞上去,邓小平也非常强调效率。他经常说,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实践证明,步子放大些有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他要求人们大胆地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但是,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邓小平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始终没有忽视社会公平的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邓小平认为,首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这样,就陷入了平均主义,整个国家也发展不了。但是,部分地区富、部分人富,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当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发达地区“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63、177、210、64、77、89、274、284、313、180、265、377、373、248、110、374页。),这也就是以财税政策为杠杆,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达到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健康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非常丰富思想资源。虽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邓小平的思想脉络和思想方法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能够极大地开拓我们的思路,提升我们的认识水平,指引我们更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标签:;  ;  ;  ;  ;  ;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