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霄[1]2015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叁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陈永红[2]2001年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如何利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本文系统深入研究的主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系统考察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特征,分析西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探讨西部农业结构的特点与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考察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演变的特征与总体原因;以投入产出模型对重庆市农业结构变动的产业关联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农户经济行为的角度分析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原因与效应;分析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原因与绩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下探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利用方式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措施。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考察农业结构的特点与结构调整的背景和问题;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结构变动的内在规律;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中观原因与效应;从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的角度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原因与效应;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结构调整的经济绩效的分析,考察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因素;最后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体系,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并提出战略思路与对策。 在西部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的一般分析框架之中,本文的理论假设如下:①农业结构的变动已经存在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特征性变化;②农业结构的变动既受农业内部供给因素与需求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受农业外部非农产业的供给需求约束;③农业结构的变动受制于制度的有效供给,制度的变迁引起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动,并影响农业的有效供给与需求:④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是农户根据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作出反应的结果;⑤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增长受资源条件的制约,农业结构调整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影响农业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为主,辅以规范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西部地区通过计划手段嵌入一个几乎完全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的结果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工业经济和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经济构成了西部超稳定的二元经济结构。其结果是投资结构的二元化、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的二元化和城乡收入水平n 凹邮 地区农业Ui构 涧幢M凶叭灾 差计的二元化加剧了西部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原因的影呐,两部农业 发展中面临着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差,农业经公方式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不稳定,农产品加丁业薄 弱,农民收人水平低等问题。利用新的宏观背景,调整两部地区农业结构,是史现西部农业和农村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分析结果表 明:①西部粮食供给能力不足,部分省市粮食远不能自给;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和水果人均占有 水平地区间差别大;音产品供给较为丰裕,水产品供给能力弱。②西部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以农业 劳动生产率为指标)除宁夏、新面以外,其余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业相比全国,具有 生产优势的农产品是宁二、新巫的粮食,新回的棉花,新回、青海的油料,新诅、云南的糟料,新 回、青海、西藏、四川的肉产品。从农作物的土地产出率水平比较,西部农业生产在全国农业中具 有较大优势的是油莱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依次为烤烟、谷物及甜莱。③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种植业比重高,渔业比重低,农业种植结构较为单一,粮食作物比重普遍们高,经济作物 和其他作物比重伯低。④西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普遍低于全国平均经营规模水平,而西北地区农业 经营规模较大,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农业外部规棋经营发展缓慢。⑤西南、西北 地区农业投人结构表现出强烈的差异。重庆、贵州、陕西农户生产性资金投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而新羽、宁夏、青海、西戮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③农业区域结构的分析结果是重庆、四 川、西藏、青海农业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属种植业比重较低、牧业比重较高一类。甘肃、新 羽、陕西瞩种植业比重高,牧业相对落后一类。贵州、宁夏、云南属林业较为发达,林业占农业比 重较高一类.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内背景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农产品普遍过剩,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为主转为受需求和资源的双重约束;经济全球化、加人WTO、农业贸场依存度增加是 农业结构调整的国际背景。中国农产品如粮食、棉
侯满平[3]2004年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但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的多重约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相同的境遇,但又有着本区域农业发展特有的挑战。 系统考查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战略,对解决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参与WTO框架下的世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其肩负着生产粮食、发展经济及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文中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规模报酬理论等作为研究区域农业的基础理论;以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农村发展叁个阶段理论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理论。 总体上考察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历史、现状形势;浅析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迁,土壤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区位条件的形成,初步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运用Mapgis软件建立了该平原农业系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及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产品生产在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受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其产品质量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挑战,农民收入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挑战;水资源受种植制度、气候变化及利用率低等多种因素的胁迫作用,严重短缺;耕地资源近年来大量减少,受自然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稀缺程度加大。分析表明其资源利用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模式。通过这些系统的分析为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定性定量基础。 研究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调整的叁大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及农民目标。结构调整应遵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粮食安全等多条原则;从整体产业结构来论,第一产业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为波动变化,第叁产业整体上升;该平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初步预测了未来耕地供需量与水资源需求量,为农业发展布局提供宏观量化依据。在系统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总体区域战略,关键在于技术体系的支撑及增加农业资本投入。研究了具体的农业发展对策,主要拟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策、农产品生产及应对市场对策、农业投入对策及防灾减灾应变对策。综合考虑该平原自然资源、产量分级、区位条件及其在全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中地位等诸因素,以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及结构调整原理为指导,初步区划了该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分区,其布局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现代都市农业区、高产区、中低产区,高产区、中低产区布局又细分为8个小区,各区都有本区域特色。农业战略区划布局为该平原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及具体构想。以北京为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曲周、寿光为典型研究了高产区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以环渤海模式、开封治沙模式、淮北模式为典型研究了中低产区资源利用及改良同时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大中小城市及中低产区在该平原占有重要份量,因此,研究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及中低产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典型农业模式为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也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设想,期以模式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及其可持续发展。
毛敬友[4]2007年在《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整农业结构,使其向更优化和更高水平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和任务都非同一般。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以为实现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本文认为,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显着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性质、市场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参与者(农民、政府、社会公众等)的理念、认识和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必须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真正调动和发挥好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工作。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业结构调整概论。作为全文研究的理论铺垫和指导,主要包括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农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这一部分有针对性地考察了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近年来调整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当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重点。这一部分指出,推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时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正确把握方向,突出调整重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加大对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这些对策和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点。
颜学勤[5]2003年在《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科技水平、国家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农业结构又反作用于它们。合理的农业结构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科技水平,稳定社会,增强活力。特别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之后,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 该论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阶段农业结构的特点,从宏观上研究了新阶段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和策略。具体分析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区域布局问题,品种改良问题,种植业、畜牧业结构优化问题。 当代农业结构调整,不能是人为的,更不是想当然的。应该遵照其自身客观规律和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规律。因此,笔者也对制约农业结构的其它因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例如: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科学技术、政府行为和政策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充分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独创地提出了优势农产品的布局方案、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方案、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利用的手段等观点。这些初浅的见解是否妥当,有待进一步论证。
徐群[6]2012年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叁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叁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叁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叁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叁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叁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叁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叁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叁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叁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叁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叁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叁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谭庆伟[7]2007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基层旗县及乡镇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针对旗县一级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地情况进行了回顾。借鉴国内外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经验,对清水河县1994年到2006年间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现实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进行调整的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清水河县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根据清水河县的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确定了以发展主导产业奶业的产业化经营为主导思想,对清水河县的农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了优化,最后对方案的实施提出了有关建议。
蒋春红[8]2007年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根本措施。长期以来,国家为实现工业化积累下对农业的欠账,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非农产业集中,又使得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必将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2005年1月中共中央公布了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解决农业问题的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的重大政治问题,抓住了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是中国的缩影,更好贯彻中共中央2005年“一号文件”,不仅对解决河南“叁农”问题,而且对全国农业发展,都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所以,河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问题,是更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和政策科学理论等科学原理,综合运用经验总结的归纳方法、空间上的横向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分析方法,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围绕建立农业增收和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解决河南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展开研究。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有两大背景,一是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二是社会发展的和谐化。本文认为河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发展市场化农业为途径,以提高发展和谐度为目标。本文通过对河南农业的现状、问题、资源禀赋、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加以分析和判断,给出了提高河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提出了为提高河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政策体系的建议,从而全面解答了河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问题。
侯丽薇[9]2005年在《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项研究从产业经济分析入手,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构建系列数学模型,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性研究: 1.运用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由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性和农业部门结构调整效应、投入要素贡献、需求结构变动的结构效应共同构成。它是以结构效应为核心内容的产业结构分析框架,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2.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效应分析比较,以及中国不同发展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绩效分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效益表明,如果以结构调整效益为基本原则,结构调整的方向有时可能会出现逆转趋势。 3.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性,提出了四项主要分析指标,即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绝对和相对波动系数、部门的弹性系数、农民收入增长分析。前两个指标是从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关系作静态分析,中间两个指标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农业结构的效益性。应用这些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所起的作用。 4.系统地分析了农业部门结构调整、农业要素投入和需求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通过系列数学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分阶段分层次剖析了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动,改变了生产部门结构,改变了投入要素构成,这就是农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所以,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农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机构效应得以实现的作用机理和条件。 综上所述,研究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框架、效益性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以及部门结构调整、投入要素和需求结构变动影响的效应分析,为农业结构战调整的实际应用和战略性决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
何忠伟[10]2002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受制于经济发展、国家制度、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变更和发展促成了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同时,产业结构的形成又反作用于经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加速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社会和经济资源的浪费,该论文侧重于从理论上研究分析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全文讨论的内容有:产业结构理论基础,农村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与分析、结构调整的对策等。通过研究试图达到叁个主要目的:一是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变迁规律;二是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叁是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在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其中包括:①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划分了农业结构发展阶段。②利用数学知识和经济学原理推导了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③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些粗浅的见解是否合适还有待进一步实践论证。
参考文献: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陈永红. 西南农业大学. 2001
[3].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侯满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4].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毛敬友. 郑州大学. 2007
[5].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D]. 颜学勤. 湖南农业大学. 2003
[6].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7]. 内蒙古清水河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谭庆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8].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 蒋春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9].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 侯丽薇.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0].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何忠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02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