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_韩凤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_韩凤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 山西迎泽 030045)

【摘要】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选择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组以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痛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有效降低患者痛经程度,患者周身血液循环可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寒凝血瘀证;子宫腺肌病痛经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94-02

子宫腺肌病患者多见重性痛经、月经量增多,亦或者是经期延长与不孕症,患此病患者均为渐进性加重痛经,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1]。西医治疗主要以经期止痛为主,对痛经的伴发症状也没好的治疗方法,而且长期服用西药还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选择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组以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均于2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5±3.28)岁;患者病程均于2~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5±1.9)年。观察组25例患者年龄均于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3±3.47)岁;患者病程均于2~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8±2.0)年;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选择痛经宝颗粒治疗,让患者于经期前5~7天口服痛经宝颗粒,1次1袋,1天2次;1个疗程为3个月[2]。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选择少腹逐瘀汤治疗,主方为小茴香20g、干姜20g、延胡索15g、当归30g、川芎15g、官桂15g、没药10g、赤芍15g、蒲黄20g、五灵脂10g;患者寒凝重时再加乌药15g、艾叶15g、吴茱萸15g,以达到温经散寒的功效;患者血瘀重时则加三棱10g、莪术10g、桃仁15g,以达到破血逐瘀的功效;患者同时有腹胀、乳房胀痛时要加入柴胡15g、青皮15g、香附15g,以达到疏肝解郁的功效;患者同时有恶心呕吐症状时再加入吴茱萸15g、半夏15g、代赭石10g,以达到降逆止吐的功效;患者肢体酸重、苔白腻时要加入苍术10g、茯苓10g、羌活10g,以达到散寒除湿的功效;患者腰部酸痛时要再加入桑寄生10g、杜仲10g,以达到温肾散寒的功效;1天1剂,让患者分早晚服用;1个疗程为3个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痛经、中医证候症状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表示患者行经腹痛均已显著缓解;有效表示患者行经腹痛已稍缓解;无效表示患者痛经情况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痛经改善程度比较

观察组25例患者治疗前痛经评分为(10.7±4.3),中医证候评分为(13.6±4.5)。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前痛经评分为(11.4±3.8),中医证候评分为(14.3±4.7);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经评分显著下降至(4.5±2.6),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下降至(7.2±2.6)。对照组患者痛经评分稍下降为(6.3±3.2),中医证候评分亦稍下降为(9.6±3.5),观察组患者痛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2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患者16例,治疗有效患者8例,治疗无效患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患者7例,治疗有效患者15例,治疗无效患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痛经为中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主要是指女性月经前后、行经期间下腹部及其腰部产生痉挛性疼痛,发病位置位于子宫、冲脉与任脉处,其经期及其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下,痛经会随女性月经周期性发生。女性经期前后的血海是由满盈到泄溢,同时体内气血盛实到骤虚,子宫与冲任气血急剧变化,此时极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再因女性体质因素而出现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亦或者是失于煦濡,出现不通或者不荣而痛。通常痛经患者多为实证,虚证情况少,临床上多见为寒凝血瘀证,患者多是经期受凉饮冷,或是经期冒雨和涉水、感受寒湿之邪,这时便出现寒客冲任的情况,与血相搏而导致子宫与冲任的气血不能顺畅运行,这时则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中医认为寒凝血瘀病理机制为瘀血阻滞胞宫与冲任,治疗时要强调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瘀血形成原因不同,其辅助治疗方法也均是不同的[4]。少腹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药方,当归、川芎、赤芍等可达到养血活血的功效,可祛瘀调经不伤正,而蒲黄与五灵脂等药物可通利血脉,达到祛瘀止痛的功效,能够促使子宫内膜修复,同时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以达到止痛的效果;延胡索与没药等药物可祛瘀止痛;小茴香与干姜可达到温经散寒除湿的功效,此药方可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

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方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痛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以少腹逐瘀汤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痛经症状,患者中医临床证候亦可被快速改善,同时可将患者子宫体积合理缩小,患者周身血液循环亦可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妍,文怡,魏绍斌.子宫腺肌病的辨证思路及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探析[J].四川中医,2013,32(3):22-24.

[2]吴宁,孟宝丽,徐红,等.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顺应月经周期节律干预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350-351.

[3]李健,陈明骏,张丹英.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用药规律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5):648-649.

论文作者:韩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_韩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