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萍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委党校 四川 甘孜 6260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54-02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新时期要做一名优秀的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发挥带动作用,我认为村干部就要必须不断的转变观念,不断的提升以下几种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变化。
一、提升增强"四个意识"的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前沿阵地,而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者,村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农村党员干部更需要加强"四个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一致,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党中央提倡的就认真践行,党中央禁止的就坚决反对,做到令行禁止,使我们的事业更加稳固,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
二、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村委会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面向"三农"最直接的操纵者和引路人,村干部又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对村干部来说,工作干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执行得怎么样。学习研究把握政策是基层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靠政策指导和推动工作是一种基本方法,切实提高带头执行政策的能力,保证政策执行不走样、不缩水,是对基层干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所以我们的村干部首先一定要认真把握政策,对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内容、作用都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不能断章取义,不能自行其是;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简单地理解,切实增强政策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执行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把党的方针政策法规在群众中宣传到位,做到入脑入心,不要让政策的宣传出现盲区。其次要认真落实政策,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切忌不顾实际,感情用事,切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特别是对一些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中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变调走样。再次,要创造性的执行政策,我们村干部不仅要执行好政策,完成"规定动作",还要研究制定"具有自身特征,符合群众意愿"的"自选动作",使创新既符合工作大局,又有群众基础,达到实际、管用、有效的目的。
三、提升加快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当前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如何保持农村稳步推进,作为村干部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努力从根本上为群众谋利益。对村干部来说,先进不先进,关键看农村的发展能力强不强,上级的大政方针能不能在基层开花结果。发展上去了,说明基层领导水平高、能力强;发展不上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这也不是评价村干部的唯一标准,我们这些地方农村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但是作为村干部我们要切实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带动群众发展。一要提升自觉学习的能力。要有学习的自觉,注重养成学习的习惯,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群众,并且善于带动群众学习。从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缺乏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我们很多党员干部中还存在是非标准不清、言行不一致、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教育引导群众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有正确的是非标准、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单位、一个村如果派别组织、小集团活动多了,那它的发展就困难了,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特别是我们的村干部要多演"将相和",不唱对台戏,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紧紧扭成一股绳才能发展好,每个党员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决反对一切派别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二要提升善谋发展的能力。根据本地情况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找准优势,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带领群众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展经济,关键是发挥优势,少走或不走弯路。那么我们本地区各村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哪些产品可以打造成特色产品,作为村干部就要思考在前,因地制宜,深挖各村潜力,找准各村优势,正确把握政策,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围绕发展干出点真事、办点实事。三要提高带动发展的能力。作为村干部更要认真学习科技,用科技长本领,在带头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敢当、善当"千里马";同时要当好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掌握政策导向,努力争取资金、项目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生活生产技术指导。做到帮扶不仅要给帮扶对象提供钱、物、项目,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教给他们生活生产的技术,尽最大力量帮助解决农民在创业中遇到的如资金、技术、场地、销售等方方面面的难题。四提高培养致富能手的能力。引导各村可以重点培养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因为他们有市场经验、有致富门路、也有资金、有信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坚持给有事业心、有责任感,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办事,有工作能力的同志们,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使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回报。培养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能力,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既济困又扶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甩掉贫困的"帽子",彻头彻尾更新换代。因此,我们要着眼长远,制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长期规划,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把帮扶工作引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四、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
当前,农村多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引发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集中、越来越突出。作为村干部,要注重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要结合村情,密切掌握群众的思想脉博,注重事态的发展,及时排查和发现矛盾苗头。定期召开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收集意见、排查问题,对于群众的合理要求,对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要求的事件,审时度势、当断则断,应及时妥善解决;对于一时解决不了和不合理的要求,深入一线,摸清底子,然后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各种复杂问题,依据政策规定,照顾各方面利益,有理有节适时解决;对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尽快平息事态;对已经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要落实责任制,研究对策,采取积极措施限期解决,防止小事托大、矛盾激发,使绝大部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础层面,消除在萌芽状态。总之一句话要切实做到对各种矛盾的处理要抓早、抓小、抓关键,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五、提升协调沟通能力
协调沟通能力既是领导干部履行领导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又是个人工作顺利、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要想与群众打成一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与群众沟通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与群众的有效沟通呢?首先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为重,站在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度去沟通,去协调。其次对群众要有真感情,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对于群众的正常诉求,应给予充分理解,不能一味的抱怨和简单的应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三是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建立信任,真诚交流,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积极引导群众自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推行换位思考,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冲破沟通障碍,让人家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拉近心灵距离。
六、提升求实创新的能力
乡镇干部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第一线,置身于农村发展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着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成为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作为村干部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破除一切旧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增强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就是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即深入实际,勇于实践,敢闯敢干,敢于承担风险,做到敢闯而不乱闯,敢试而不乱试,对风险要勇于承担,不推卸责任,在实践中创新。对我们村干部来说就要改变一下工作思路,转换一下角色,把工作从细处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老百姓的需求处干起。
七、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
现在,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政意识越来越强,对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情乱法,好心可能办坏事,上级不满意,群众也不会买账。一要学法执法。自觉加强对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既要学习宪法等根本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还要注意学习市、乡、村制定的一些法规制度和约定俗成的条文,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言行,成为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白人。二要依法办事。干工作要用法律来思维、来判断。善于从法律的视角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做到遇事懂法、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说法。三要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农村党员群众争当模范,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群众 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
我们要记住解放思想是前提,提升我们能力是基础,落实责任是结果。落实不是就讲话落实讲话,不是就会议落实会议,落实的功夫在六个字:深入、具体、碰硬。真正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把精力放到抓落实上,把功夫花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上。许多实践证明不管多难的工作,一深入就落实,一具体就落实,一碰硬就落实。
论文作者:董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群众论文; 村干部论文; 政策论文; 能力论文; 矛盾论文; 农村论文; 意识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