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其中对照组行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实施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65.8±6.9)%、FEV1/FVC(66.5±8.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1.2%显著低于治疗组97.0%,差异显著(χ2=11.907,P<0.05)。结论:与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相比,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通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94-02
慢阻肺指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临床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为9%~10%[1]。患者发病通常与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粉尘吸入、呼吸道感染、营养较差、遗传因素、婴幼儿时期肺部发育不良等密切相关。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焦虑、消瘦疲乏等。而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可短时间内发生呼吸衰竭,导致全身器官受损。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临床价值较高。为进一步探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均经过肺功能检查得到确诊,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2]:(1)呼吸急促加重;(2)咳嗽加重;(3)咳痰量或者脓痰增多。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1~80岁,平均(69.35±1.47)岁;治疗组33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63~82岁,平均(70.07±1.3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实施吸氧治疗、抗生素治疗、呼吸兴奋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等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采用空气压缩泵加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实施治疗,控制剂量1mg/次,3次/d,治疗时间为7d。
治疗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通过空气压缩泵加压雾化吸入药物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控制剂量为2mg/次,3次/d,治疗时间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患者FEV1提高超过25%,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视为显效;患者FEV1提高15%~24%,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视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患者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则视为无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100.0%[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通过(例,百分比)表示,小组之间比较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具有持续性气流阻塞、气流受限特点的的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疾病,通常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肺心病。该病症与肺脏、气道对室内或室外有毒气体、颗粒的反应性增高存在关联。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率极高,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患者肺功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临床治疗中,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快速收缩相邻血管,减少气道血浆渗漏、水肿发生,解除平滑肌痉挛。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后,与相关受体结合可充分发挥气道内抗炎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65.8±6.9)%、FEV1/FVC(66.5±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1.2%,治疗组97.0%,这与徐晓的研究中,大剂量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与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相比,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治疗效果良好,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平,任静娟.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治疗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3]任丽萍.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7):107.
[3]陈秀凤.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148-149.
[4]徐晓.COPD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临床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3):104+107.
论文作者: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