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工人医院胸心外科 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情况。方法:将2015年7月份——2017年7月份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胸腔镜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淋巴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胸组较长,输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胸组都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胸腔组手术患者治疗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3/45),较比开胸组17.5%(7/40)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数量基本无差异,治疗效果可以充分肯定;引流时间、输血量都较少,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避免传统开胸手术造成并发症,对于后期患者的放化疗耐受度提高,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效果
恶性肿瘤中肺癌居首位,其临床的死亡率较高。在肺癌的发病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是常发类型。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由于病变的位置较局限,同时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根治治疗。传统的开胸手术由于创口的面积大,预后效果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随着近几年胸腔镜技术的深入,通过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根治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就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做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5年7月份——2017年7月份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胸腔镜组45例和开胸组40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方法
胸腔镜组患者通过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侧卧位,麻醉效果满意后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铺巾,手术观察口在患者腋中线肋骨7-8间隙,做长度大约为1.0cm——1.5cm的手术切口,然后将胸腔镜30度倾斜镜头置入胸腔,首先对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病灶的位置,浸润的程度,病灶直径同时对患者的胸腔黏膜粘连情况;同时在患者的腋前线的肋骨4-5间隙做主要治疗切口,切口长度为3cm-5cm,辅助操作口在腋后线6-7肋间,切口长度为1.5cm-2cm;通过胸腔镜对患者的病灶术前已经确诊的直接进行根治术,不明确的病灶先做活检,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再根据结果进行治疗;病灶切除完成后,继续清扫淋巴结,创面彻底止血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胸腔进行有效的冲洗,直至清洗液清亮后,无出血,经鼓肺证实无漏气后,在胸腔放置封闭式引流管。
开胸组:患者取侧卧位,麻醉效果满意后对手术位置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手术切口在肋间第5-6肋之间进行,切口长度大约25cm——30cm,然后对患者的皮肤、皮下、肌肉逐层切开(甚至切断肋骨),经过胸膜后入胸,将病变的肺叶切除,并清扫纵膈淋巴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淋巴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本次数据分析,计量单位采用( ±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胸腔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胸组较长,输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胸组都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3。
3讨论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首位,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相关统计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中常见类型,大约占发病率的80%左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根治治疗,传统治疗主要为开胸手术进行病灶的清扫,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年龄等问题,加之开胸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暴露面积较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术后的放化疗治疗患者的耐受程度受到影响。随着近几年胸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成熟,通过胸腔镜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胸腔镜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手术的切口小,手术通过胸腔镜的辅助协助术野更清晰,同时对患者其他软组织、脏器、神经等损伤大大减少,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现象;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的降低,更加利于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数量基本无差异,治疗效果可以充分肯定;引流时间、输血量都较少,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避免传统开胸手术造成并发症,对于后期患者的放化疗耐受度提高,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Parlak C,Mertsoylu H,Guler OC,et al.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llowing surgical resection or radiosurgery plus whole-brain radiation 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synchronous 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a curative approach[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4,88(4):885-891
[2]Pillai RN,Ramalingam SS.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Mol Cancer Ther,2014,13(3):557-564.
[3]欧阳伟炜,卢冰,苏胜发,等.Ⅳ期NSCLC化疗同期三维放疗的预后再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23(6):485-489.
[4]Howington JA,Blum MG,Chang AC,et al. Treatment of stage Ⅰ and Ⅱ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3rd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Chest,2013,143(5 Suppl):e278S-313S.
论文作者:梁璃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手术论文; 胸腔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