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婚外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有论文,婚外情论文,动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在终生成双成对生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只有大约10%的能够对性伙伴一心一意。专家们说,生物本能的冲动助长了某些形式的欺骗。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证明,即使是看起来用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乱搞"关系,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找陌生的异性欢爱一番。鸟类是这样的,猿猴也是这样的。研究表明,动物在繁殖后代之前通过与其配偶之外的异性交配,可能使后代获得种群重要的 遗传优势。专家们说,雌性动物寻求外遇是为了使后代获得尽可能的优秀基因,而雄性动物偷情是为了有尽可能多的儿女。
实际上,真正的单配关系在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社会学意义的一雌一雄是指动物结成配偶,一起养育后代;而遗传学意义的一雌一雄是指动物对性伙伴的忠贞不渝。社会学意义的一雌一雄关系比较普遍,而遗传学意义的一雌一雄关系则是凤毛麟角。在灵长目动物中,只有两种猴子-狨猴和绢毛猴---能够真正做到从一而终。而其它动物,包括猿和猴,常常会以与非配偶异性交欢为乐。事实上,大多数灵长目动物并不要求自己一辈子对配偶保持忠诚,因此难以肯定雄性动物是否知道群体中的哪些小辈是自己的后代。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鸟类对配偶的忠诚十分普遍。有些鸟,例如东蓝鸲,甚至被人当做是爱情专一的象征。然而事实上,东蓝鸲的异性交往十分复杂。一对共同生活的东蓝鸲所抚养的后代中,有15%~20%不是雄鸟的亲生后代。在180多种一雌一雄生活的鸟类中,只有大约10%仅与配偶发生关系。
雄性的鸟和哺乳动物之所以在配偶之外寻找异性伙伴,可能是生物学法则起作用的缘故:为了繁殖尽可能优秀的后代。一种情况是雌性动物寻求地位更高、素质更好的雄性交配,这样,它们就可以生出素质较高的后代。这些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许多研究来加以验证。现在,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与素质很高的雄性结伴的雌性动物没有外遇。这样的雌性动物相信它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配偶,便别无它求。
一些研究人员指出,雄性动物在生物学法则的驱使下,四处交配,为的是尽可能使更多的下一代成员获得自己的遗传基因。在狮子、猩猩和灰熊之类的动物中,由于受生物冲动驱使,为了不影响后代的遗传特性,处于优势地位的雄性会杀死甚至吃掉年轻的同性竞争者。一种对配偶最为忠诚的动物是加洲褐鼠。基因检测表明,不管是雄的还是雌的加洲褐鼠,对于来自巢穴外的诱惑,都能视而不见。加州褐鼠之所以对配偶没有二心,可能是因为小褐鼠在出生后的整个下来,褐鼠父母必须把它们拥在怀里,温暖它们的身体。如果雄鼠出走的话,雌鼠杀死或遗弃小鼠。如果雌鼠出走,小鼠则会饿死。
联系电话:0951-5048977
标签:动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