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和MR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其CT和MR表现。结果:3例患侧肾肿大,2例局部肿大,肾包膜模糊,肾周脂肪受侵,5例均表现会输尿管边缘毛糙,周围见渗出性改变,2例可见小结节状异常强化强化灶,1例侵犯左肾静脉,5例伴有肾门多发淋巴结肿大,3例同侧肾上腺转移。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与MR表现有一定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密切相关,仔细分析对正确诊断本病有帮助。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肾实质;尿路上皮癌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63-02
肾实质浸润为主的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1],影像上与肾感染性病变、肾细胞癌鉴别困难,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易出现诊治的贻误。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CT和MR影像认识,减少误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48~76岁,中位年龄65岁。
1.2 检查方法
5例均行CT平扫+增强及CT尿路成像(CTU)检查,其中4例CT检查2后天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CT检查:采用飞利浦 Brilliance i256螺旋CT扫描仪,患者检查前8小时禁食,扫描前10分钟服500-1000ml温开水。(2)MRI检查:采用飞利浦Achiva 3.0T MR扫描仪,8通道腹部线圈,行轴位SE T1WI、T2WI、DWI,及抑脂冠状位T2WI。
2.结果
2.1 影像表现
5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病例位于左肾2例,右肾3例。5例患者肾轮廓基本正常,患侧肾肿大明显,肾包膜毛糙,内见细条片状异常密度影/信号,肾门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患侧输尿管全程毛糙,边缘见少许渗出性改变,2例可见小结节样异常强化灶。3例可见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见患侧肾静脉内见癌栓。1例病灶内及肾盂、输尿管内见短T1短T2信号,术中证实为陈旧性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例肿瘤均累及肾皮质-髓质-肾盂,肿瘤与肾实质呈犬齿交错,肿瘤边界不清,未见包膜;1例以肾盂为中心呈扇贝样浸润型生长。
2.2 病理结果
大体标本表现为肿瘤与肾实质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灰白色、质硬。镜下可见乳头状排列的细胞巢,细胞内见中等到大量的双嗜色性细胞质和富含染色质大细胞核,可见多形性细胞,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3.讨论
尿路上皮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2]。本组病例中位年龄65岁,与文献相符,男女比为3:2,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无痛性全程血尿尿路上皮癌最常见症状,可以是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呈间歇性,可伴有血块。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误诊为肾实质炎症或肾实质肿瘤,本组病例1例伴肾上腺转移首先考虑肾盂癌,2例肾上腺转移考虑肾实质性肿瘤,2例首先考虑肾实质炎性病变,误诊率80%[3]。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起源于肾盂、肾盏的尿路上皮,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沿集合管扩散,周围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实质广泛破坏,易侵犯周围神经、脉管和肾周脂肪间隙,这些综合因素导致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输尿管全程的炎性改变是误诊为炎性病变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首先考虑炎性病均以此主要依据。肿瘤侵犯脉管系统,可表现为患侧肾动、静脉的癌栓的形成或同侧肾上腺的转移,本组1例可见患侧肾静脉癌栓形成,3例患侧肾上腺转移。浸润型尿路上皮癌可沿输尿管种植转移,本组2例可见输尿管异常强化结节灶。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CT平扫病灶表现为肾实质内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影,肾盂肾盏破坏;MR呈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混杂,病灶内可有短T1短T2信号,可能和病灶内有出血有关。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首先要肾脏炎性病变鉴别:患侧肾脏可不规则肿大,肾实质内混杂软组织密度/信号,增强后病变受累区各期均强化局低于正常肾实质,形成脓肿或坏死时可见局限性囊性占位,其内密度/信号混杂,增强后脓肿或坏死壁呈环形明显强化,将病变范围清晰勾勒(与浸润型尿路上皮癌坏死边界不清不同),脓肿弥散受限明显,有别于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肿瘤实性部分弥散受限;患侧肾盂增厚,强化明显。(2)肾髓质癌:肾髓质癌起源于胚胎期的输尿管芽,具有泌尿道上皮的一些特征、,病灶以肾髓质为中心,向肾皮髓质同时浸润生长,当肿瘤侵犯肾盏向肾盂侵润生长时,则与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在影像上很难鉴别;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病灶主体位中心于肾盂肾盏内,多可见到不规则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肾窦脂肪可见向外侧推移。(3)乳头状肾癌:乳头状肾癌病灶多呈圆形,突出于肾轮廓,肿瘤边界较清晰,多数可见假包膜,且多不侵犯肾被膜及肾盂粘膜,CT表现为明显低密度影,T2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灶,内见条片状分隔,增强后病灶内见细条状轻中度影/信号,患侧肾肿无肿大改变;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肿瘤位于肾盂肾盏内,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肾盂肾盏破坏、消失,患侧肾肿大明显,患侧输尿管全程炎性改变。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类发展迅速、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诊断影像学特征包括:肾盂肾盏、肾实质内不规则浸润性生长肿块,边界不清,伴有液化、坏死、出血,肾盂肾盏破坏、消失,增强后病灶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易突破肾包膜,周围侵犯,包膜模糊,伴淋巴结转移,患侧输尿管全程炎性改变,可沿输尿管种植转移,同侧肾上腺易受侵、转移;MR高b值DWI肿瘤实性成分弥散受限明显,定量ADC值降低显著,有利于与炎性病变鉴别。
【参考文献】
[1]王永涛,陈振东,赵亦军,等.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9例影像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243-245.
[2]刘钊,丁森泰,吴海虎,等.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10):93-97.
[3]刘学玲,周建军,曾蒙苏,等.肾集合管癌的MD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2(12):860-863.
论文作者:汤国平,韩铮,王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实质论文; 肾盂论文; 尿路论文; 输尿管论文; 肿瘤论文; 病灶论文; 肾上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