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变电技术也取得了革新,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电压也不单单是一种,正是因为工业用电压与普通居民所使用的电压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通过变电设备来对电压作一些调整及改变,进而确保了各类情况都可以正确应用的电压能够正常的进行操作。而通过使用变电设备,则要对它进行定期的维护及安全的检测,这样便可以确保为用电地区提供不间断的电压。所以说,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和安全进行应用是极其重要的,相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这个过程,这样还可以确保周围居民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维护;日常故障;解决对策
一、变电运行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一)负载短路故障
变电运行设备如果发生负载短路,那么短时间内则会形成较大的电流,而电流经过了变压器,则会导致其内部线圈上的绝缘漆被烧毁,这样变压器就没有办法继续正常运转,对整个变电工作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再者,变电运行设备若出现接地的现象也会导致短路,设备接地还会使变压器中的油质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设备烧毁,故为了使变压器能够应对负载短路的故障,通常会在变压器的两侧安装防护装置。
(二)电压过载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会由于所处的天气环境较为恶劣而导致避雷作用减弱的现象发生,而户外的变压器则会因为受到雷击遭受到瞬间超高压,常常会导致变压器内部结构受损甚至毁损,再者若由于工作人员出现操作错误,有可能会使变压器两端出现电压较高的现象,最终使得变压器无法正常工作。
(三)电源故障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设备,其自身的运行也是需要稳定电源的。若电源出现故障,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变电运行设备陷入瘫痪,而在实践运行中,供电电源故障并不常见,但是一旦这一故障出现,整个变电系统都将会受到重大的影响,故做好该方面的故障防护及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二、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制度与模式
当前,国内所推行的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制度还不够完善,运行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无法准确把握设备事后维护、预防性维护以及预测性维护;未制定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检修维护制度与计划,使得有些不必要的检修维护工作时常开展,检修过程中针对细小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二)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这几年由于变电设备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一些电力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成本,扩大经济效益而选用质量不合格,性能低的变电运行设备,极大的增加了变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部分变电站投入运行时间比较长,许多设备元器件已经老化,如果不及时检修更换也会影响其安全性。
(三)管理思想片面
变电设备的采购往往都是为了长时间地运行和使用,加上供电安全对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这就导致维修管理人员产生了片面的管理思想,即在电力设备管理和维修上,将设备的技术性能作为创新和管理的重要目标,而忽视了其他工作机制的执行对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设备维修工作远远落后于设备技术革新的脚步,造成维护检修工作与设备使用要求脱节,进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三、提高变电设备维护水平和安全性的措施
(一)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设备的采购是为了人员对其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能从主观上降低人员素质问题对设备的消极影响。为了提高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基础能力,一方面,电力管理单位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招聘管理制度,在招聘时要严格执行招聘制度,详细考核应聘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道德水平、工作责任心等,确保入职人员符合对应岗位的职责要求;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在岗职员的培训,强化其工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建立严格的招聘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实现设备检修维护队伍的科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这样就从人为因素方面降低了设备安全运行的故障率,保证了供电安全。
(二)建立并落实设备检修制度
设备管理部门应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建立一套严谨、合理的设备检修制度。需要强调的是,设备检修制度必须符合实际工作情况。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供电压力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掌握检修工作的灵活性,采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方针,着眼于检修维护效率开展维护工作。在制度的落实上,应建立岗位生产责任制,奖惩严明,将检修任务与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应予以相应的奖励,使检修队伍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及时更新工作人员,加强对新人的培养,保持工作队伍的高效率、年轻化。通过建立并落实设备检修制度,同时将岗位生产责任制与之相结合,使得制度在现场维护工作中的指导控制作用得到发挥,保障设备维护工作按步骤进行,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
(三)变电运行设备的防雷措施
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当中,防雷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综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目前使用比较多的防雷击措施有下面几种:(1)拦截,这指的是拦截直击雷,比如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借助多种技术手段来消除避雷针对变电通信设备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2)屏蔽,也就是利用相关措施来降低雷电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变电运行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限制电磁波向外界传播,这是抵制各种电磁干扰最为有效的手段。(3)接地,即通过低阻抗接地系统引雷电流入打的,让雷电能量能够得以完全释放,从而保护二次设备不受到破坏。该技术的运用是否成功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接地系统的质量及其可靠性。
(四)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方法
在变电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若是变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则运行人员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同时把实情汇报给调度人员,经调度同意之后再由现场运行人员重启保护装置。重启时要注意,先退出保护GOOSE出口软压板,投入到装置检修状态压板。若是保护装置在重启之后运行正常,则把保护调整成跳闸状态,同时将结果汇报给调度工作人员;若是故障还是存在则及时通知检修单位进行检修。
(五)保证操作电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变电设备中采用的电源应该做好严格的控制,特别是采用的自动化遥信电源,一定要选取独立性的供电电源,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在设备上安装滤波电容,这样才能够大大减少电源波动的出现,从而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再者还应该将防雷设备、隔离器安装到设备的运动载波通道中,要保证设备的接地电阻控制在0.5Ω以内。另外,还应该保证继电器、开关等辅助设备的质量,保证其能够有效捕捉到同步信息。
(六)加强日常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变电运行设备在正式接电之前需要做好验电工作,从而对其设备内部是否存在电压进行检查,同时验电还能对开关误动等故障做到及时的发现,再有验电操作还能够避免错误接线现象,但是作为日常维护人员在做好验电操作的同时还应该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验电操作中要戴好绝缘手套。变电运行设备若所接的电流或者电压较大,则有可能会使设备表面出现残留电荷的现象,这些电荷长期性的积累就有可能会对维护人员造成伤害,故维护人员在操作时应该检查变电运行设备是否安装了地线。一旦变电运行设备线路出现故障,电路电压也会同步增高,维护人员应该对每相电路电压做好测量工作,对于存在异常的电路则应该重点做好排查工作。必要的位置还可以安装短路装置,从而保障设备安全。
四、结论
电能是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能源之一,因此,加强对变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电网的安全性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人为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结合分管区域电网的特点,建立一支专业、标准的人员队伍,总结出一套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电能的需要,维护国家的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宁,徐鸿礼,苏杨.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措施解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08-109.
[2]农国东.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措施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2948.
论文作者:张钰,徐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压论文; 故障论文; 变压器论文; 制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