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李永亭

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李永亭

身份证号61032619821119XXXX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排涝泵站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全面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IM技术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的技术体系,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发展,逐渐应用到了水利工程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之中,给予我国排涝泵站工程建设重要的技术指导。本文通过对BIM技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化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BIM技术;排涝泵站;工程建设;运用

BIM技术是常见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帮助。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工程体系开始了对BIM技术的应用,排涝泵站工程就是其中之一。排涝泵站工程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开展BIM技术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排涝泵站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排涝泵站行业发展。

一、BIM技术的意义分析

BIM技术是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的技术体系,是通过数据化方式实现对工程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的技术几何体[1]。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三维虚拟成像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工程项目虚拟模型的建立,将工程项目的虚拟现实模型进行全方位的展现。与此同时,还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模型,建立工程信息平台,将工程信息情况在平台中展现出来,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在平台中的沟通交流,给予工程科学化的施工协调工作开展,推动我国工程施工项目发展。

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BIM技术能够通过对工程情况的虚拟现实模型建立,将工程情况在模型中展现出来,给予排涝泵站工程施工科学性的指导[2]。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工程数字信息库,能将排涝泵站工程的数据信息情况在数据库中存档,施工需要时能够快速将所需要数据情况从数据库中查找出来,给予排涝泵站工程施工以及养护工作重要的数据指导[3]。通过BIM技术在排涝泵站中运用,为我国排涝泵站在工程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BIM技术的特点分析

BIM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通过BIM技术应用,能够将工程项目进行三维数据模型建立,实现工程项目的虚拟现实构建,将工程项目情况透明的展示在施工管理人员眼前[4]。在传统的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中,都采用平面图纸进行设计,由于排涝泵站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使得平面图纸较多,增加辨识难度的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工程项目情况的理解也只能通过自身主观思维的认识,再加上图纸的设计复杂性,容易出现图纸设计的误区、施工管理人员的理解误区,进而给排涝泵站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通过BIM技术运用,能够将排涝泵站工程项目的情况立体化展示出来,使施工管理人员明确其中细节,进而推动排涝泵站工程发展。

第二,BIM技术的协调性特点。在工程项目施工进行中,施工协调性是重要的施工质量保证途径之一,既包括了施工协调性也包括了施工人员对接的协调性。通过BIM技术,能够结合工程三维数据模型,通过现代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工程的数字信息平台以及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平台中工程协调难点进行数据化分析,形成协调数据,进而实现对工程施工的充分协调[5]。在数据平台中,各部门的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也能够进行沟通,将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对接点进行沟通协调,实现对施工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进而为工程施工开展提供协调性保障。

第三,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模拟性特点是BIM技术的重要功能体现,在BIM技术应用时,通过三维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工程模型进行虚拟现实构建,不仅仅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工程情况,还能够实现对模型的真实操作,将工程中涉及到的设计内容、施工程序、应急通道建设等在虚拟模型中一一展现,进而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性,推动工程施工科学化发展。

第四,BIM技术的优化性特点。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都是动态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工程项目建立虚拟现实模型,将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工程几何数据、工程空间数据以及工程动向数据进行真实性展现,给予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真实指导,优化各工程环节的流程,实现对工程施工成本的高效控制。

第五,BIM技术的可出图性特点。BIM技术不仅能够将工程项目模型建立出来,还能够进行常规数据图纸的设计以及加工,并通过虚拟数据模型对施工设计图进行深化,将施工设计图更加详细、精准的表达出来,为工程施工提供设计指导。

三、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运用BIM技术的作用

排涝泵站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BIM技术,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为排涝泵站工程建设提供工程数据支撑。通过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建立出工程数据信息平台,将工程项目的情况在数据平台中充分展示,给予工程建设指导。排涝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数据支撑,而BIM技术应用能够为其提供精准的数据指导,推动我国排涝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科学化开展。

第二,通过BIM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型建立,能够对工程设计、施工流程以及施工管理进行优化指导。BIM技术构建的三维工程模型,具有虚拟现实性,不仅仅能够复制出排涝泵站工程的预期施工状况,还能够将工程的细节部分展现出来,例如工程项目的几何属性、项目空间属性以及项目动向属性等等,通过这些数据指引,能够实现对排涝泵站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阶段工作流程的优化,推动排涝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化开展。

第三,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排涝泵站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通过BIM技术对排水泵站工程进行虚拟现实模型构建,在模型中充分展现出工程施工难点以及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将这些问题充分的展现给施工技术人员,并根据施工安全隐患情况建立应急通道,给排水泵站工程建设安全性提供保障。

第四,通过BIM技术,能够提升排涝泵站工程的设计精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BIM技术应用,将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立体化展现,通过立体数据模型,将项目情况进行详细展现,进而给予施工设计人员以指导,提升施工图纸设计的精准性。并且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给排涝泵站工程开展提供设计指导。

四、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通过BIM技术应用,能够给予施工流程重要指导。但与此同时,因为BIM技术本身存在着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应用中,存在着现实性问题,影响了BIM技术的功能性发挥。

第一,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运用BIM技术的三维虚拟现实模型建设存在不足。BIM技术功能性发挥的重要保障就是工程模型的建设,模型建设的完整度直接决定了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功能性发挥的质量。BIM技术中工程模型建设要通过不断的数据采集来进行模型的构建与逐步完善,然而由于排涝泵站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项目繁琐性,给数据采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数据采集时往往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多次、循环性的工程数据采集来实现的,这就导致了在BIM三维工程模型建设中常出现数据采集断档的情况发生,使得三维虚拟现实模型建设存在不足,进而导致BIM技术的功能性发挥受到不利影响,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发挥受限。

第二,排涝泵站施工技术人员对于BIM技术的认知度有待提升,造成了排涝泵站BIM技术功能性发挥受限。BIM技术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但大多都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排涝泵站施工技术人员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与认知还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导致了是BIM技术应用受限。与此同时,由于认知度不足的情况,便会导致施工技术人员对于BIM技术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时的功能性发挥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给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发展形成制约。

第三,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应用中缺乏规范性的要求,降低BIM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率。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施工技术体系,但是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中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过程更加趋向于零散性的应用,给BIM技术的功能性发挥造成了不利影响。规范化的BIM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对于BIM技术在排涝泵站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BIM技术作为复杂的技术体系,只有标准并且规范的技术应用流程,才能够保证BIM技术工程模型建立的科学性,给予工程建设最优化的施工技术指导。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应用BIM技术的时间较为短暂,应用标准制定还处于研究、摸索的阶段,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去沉淀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化的BIM技术应用标准原则和要求,进而提升BIM技术应用的质量,提升排涝泵站工程建设的效率,推动我国排涝泵站行业的发展。

第四,排涝泵站工程BIM技术应用中,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导致BIM技术应用存在不科学的情况。BIM技术作为新时期工程行业重要的技术体系,能够给予工程建设施工专业并且科学的技术指导。但归根结底来说,BIM技术还是要依托于人才能够实现其功能性,人才是BIM技术应用的主体。然而在现阶段的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应用的技术人才还处于严重缺乏的阶段,没有专业的BIM技术应用人才为BIM技术在排涝泵站中的应用提供保证,进而造成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应用的不科学情况发生,给排涝泵站工程施工建设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五、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方案

第一,排涝泵站BIM技术运用中,建立BIM技术运用制度,提升BIM技术三维虚拟现实工程模型建设的质量。BIM技术功能性实现的基础就是三维虚拟现实工程模型的建设,要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应用管理制度,保证BIM技术应用的质量,提升模型建设的完善性。在模型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多层次深度数据采集工作的要求,进而提升模型建设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为排涝泵站工程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指导。

第二,提升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BIM技术的实效性。排涝泵站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BIM技术功能性发挥的程度。基于此,排涝泵站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施工技术人员的BIM技术认知培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认知度,为BIM技术功能性发挥提供保证[6]。

第三,建立排涝泵站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的标准,提升BIM技术运用的规范性。排涝泵站工程行业BIM技术应用中,要建立严格的、统一的、标准的运用规范,以保证BIM技术运用的规范性。在BIM技术应用标准制定中,不仅仅要结合行业标准,还要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提升BIM技术在排涝泵站中运用的实效性。

第四,排涝泵站工程建设单位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升BIM技术应用的实效性。排涝泵站工程单位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施工技术人员BIM技术运用的专业能力,进而提升BIM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排涝泵站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六、结论

排涝泵站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不断加深,给我国排涝泵站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在BIM技术应用中,要落实应用制度,注重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BIM技术应用的质量,为我国排涝泵站工程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实现我国水利行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光喜. 基于BIM的水利泵站工程量统计的应用与管理[J]. 中国市政工程,2018(4):38-40.

[2]朱松松. 基于BIM技术的泵站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v.8;No.158(2):59-61.

[3]秦雯.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在泵站项目运维阶段的应用[J]. 科技展望,2017,27(15):8-9.

[4]王凤起. BIM技术应用发展研究报告[J]. 建筑技术,2017,48(11):1124-1126.

[5]王宁,陈嵘,杨新军,等. 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三维设计研究与实现[J]. 人民长江,2017(b06):156-159.

[6]韩丽伟.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177-178.

论文作者:李永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中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李永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