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施工建设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更加系统和复杂,涉及不同专业和工作方面的知识,其中混凝土施工是土建施工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式,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是提高土建施工建设质量的根本保障。本文主要从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捣实及施工缝、运输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了相关的技术保障措施,以期提高土建施工建设质量,更好的指导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施工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建实施建设中混凝土施工的材料质量控制
1.1混凝土材料中对水的控制
水作为混凝土材料中的主要材料,其在混凝土中起到的化学反应是混凝土材料配比的关键,混凝土是流动性的材料,水在混凝土中的配比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的水来进行配比,其清洁程度也必须以自来水或加工水为主,绝不允许使用含有杂质或收到污染的水来进行配料,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
1.2混凝土材料中对水泥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水泥是主要原料。在水泥的选择中,要结合成本费用的考虑,还要注重其搅拌时的强度和质量。要控制在不同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位对不同强度水泥所采取的配比办法,另外,水泥的品牌和品种有很多种,因此,在施工前期就应针对不同结构来有针对性地对水泥品种和强度进行择优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建工程对水泥的选,满足施工要求。
1.3混凝土材料中对骨料的控制
另一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砂石骨料。在正常情况下,砂石骨料在每1.5立方米就可组成3L的水泥,由此也能够看出在土建过程中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在砂石骨料的配比中,能够受到影响的还有混凝土水和水泥的用量。掌握好几方面的配比才能够严格控制好砂石骨料的质量和性能。
2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首先应该对模板的尺寸、强度、刚度以及标高进行计算与检查,看其是否达到了施工标准;对于预埋件的数量、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细致地检查,并且将结论记录到施工记录表中;将模板以及钢筋上的杂物与油污清理干净;对于模板的孔洞和孔隙要进行填堵;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之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将淤泥以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并且设置相应的防水、排水的措施。对于还没风化的岩石土,应当用水进行清洗,并且在岩石表面上不能留下积水。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遵循由低到高的分层浇筑顺序,每一层的浇筑厚度应该根据结构配筋、捣实方法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定。
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在底部填入相应的水泥砂浆,该砂浆应与混凝土的内砂浆所含有的成分相同。在建筑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发生离析的现象。当建筑的高度大于3m的时候,要利用振动溜管、溜管以及串筒等设施来让混凝土的下落。在浇筑的过程中,对于支架、模板、预埋件、钢筋以及预留孔洞要进行时刻的关注,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或者移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地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对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应该平整良好,当拆模之后混凝土的表面应该光洁。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连续性。
2.2捣实
振捣混凝土是入模后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将气泡排出,使混凝土拌和物有良好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就是人工振捣。人工振捣的方法很少用,在用塑性混凝土缺少机械时采用。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强度高,可以使模板的周转加快,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缝
由于人力的限制、环境因素以及技术上的不足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连续地进行施工,并且间歇的时间又超出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留置施工缝。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进行浇筑之前按照施工技术的方案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确定。因为在留缝处的混凝土结合力要相对其它位置低,属于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所以,施工缝尽量选择承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2.4梁柱节点箍筋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该方法有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特点,并且作业量少,绑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但也存在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因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2.5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是指混凝土拌和物自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段运送距离以及在运送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
2.5.1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灌筑量。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2.5.2运输方法
混凝土运输分为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三种情况。运输预拌混凝土,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如来自现场搅拌站,多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混凝土垂直运输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快速提升架和井架等。混凝土楼地面运输一般以双轮手推车为主。
2.6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养护是其结束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由于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致使混凝土凝结并硬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使混凝土更快更好的发生反应,首先应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创造适合于发生水化反应的良好环境。若要使水化反应快速、充分的完成,并使凝结、硬化的速度加快,则有必要对过度吹风、干燥、暴晒等环境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发生异常或裂缝遭受破坏,因此,当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时,为使其表面保持湿润,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洒水等工作,这样可防止因表面太过干燥而生成裂缝。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不可间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而且养护期间养护的建筑表面需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短于4周;洒水操作需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8h~12h内进行;对于低塑性混凝土而言,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喷雾等一系列养护工作,然后再进行洒水等养护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产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不断发展、不断优化。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需要建筑方面的全力推进,所以必须严抓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为实现我国强国梦献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苏园园.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16(02).
[2]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
[3]王正涛.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建设科技,2017(06).
[4]周明毅.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08).
论文作者:周勇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