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度报道论文,图片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度报道是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通过系统地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反映重大新闻事件、以及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或有争议的问题,透彻地分析和解释这些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展示或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揭示其实质。简单地说,深度报道不仅要完成新闻的五个“W”,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并回答出五个“W”中的为什么。即为什么此人此时此地发生了此事,为什么会由这样的原因而产生这样的结果,这样的事件及因果、又出于何种新闻背景或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此人此事将来或将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而不会那样发展?总之,深度报道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学术价值,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
报道的深度是新闻事件本身深度的具体体现。至于它为什么被搞得如此复杂?则是因为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仅仅只是被动型的“有深度的事件”的传声筒,正好相反,深度报道的方式,是典型的主动式。即主动寻找、反映,或主动综合各种新闻内容、题材、体裁、事件、及背景材料,主动对其实质作出准确地分析和揭示,并展示或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而且,纵观新闻发展史,凡是能搞深度报道的记者,均是主动型记者。
应当说明的是,关于深度报道的性质、特征及构成方式,是从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大量作品中归纳、概括出来的。绝不能将一个整体概念,与某一件具体作品,逐条逐款地进行对等地注释,来判定其是否为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深度报道是以因素的方式,程度不同、或多少不等地渗入在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报道之中。
图片新闻深度报道的特性
从新闻摄影发展的总体现象进行归结,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和文字的深度报道几乎是同时同步产生、发展、形成的。深度报道的雏型,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解释性新闻。在本世纪初,摄影作为一种传播新闻的手段,已得到长足的进步。美国著名摄影记者海因,1909年发表关于美国童工状况的系列图片报道,朝野舆论震动,促使美国议会通过了《儿童劳工法》。新闻摄影以其形象、真实、感人的特性,显示出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论证性。海因的图片报道,不仅只是一种对事实的证明,它明显具消息和通讯的基本特征,而且更像是一个极其典型、优秀的形象化的调查报告。虽然它并没有直接进行完整意义上的新闻分析和新闻评论,也不是理论推导,但事实胜于雄辩!不论从内容、题材、表现形式;从新闻价值、学术价值;还是从其社会意义、舆论影响、对新闻事实进行揭示的深度等各方面来衡量,它都是世界新闻摄影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到第二次大战前后,一批又一批新闻摄影杰作大量出现。未留下作者姓名的作品《德军进占马赛、市民怆然泪下》(也有译作《当国旗降下的时刻》)、卡帕的《和德国占领军同居生了孩子的女子被剃光了头游街》、布列松的《揭发盖世太保女间谍》、艾森施塔特的《欢庆胜利的一吻》等等,都是典型的深度报道。这些作品已远远超越了对事件仅仅作出简单地再现、证明以及解释性的一般报道,它们能告诉人们更多和更深刻的东西。例如,法国是要以世纪为单位来计算的老牌殖民帝国,面对纳粹的侵略和贝当政府的投降,人民无法容忍。所以,看到《德军进占马赛、市民怆然泪下》,人们自然会把这个事件和它的历史背景、性质、起因等联系起来,因为这些都是众所周知和人们十分熟悉的。
由于图片新闻是否具有深度,在客观上取决于公众的固有认识经验和知识。所以,正如新闻学家们所强调的,深度报道还应是: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舆论所普遍关注的热点、或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因此,重大新闻题材、重要事件及重要新闻人物。成为深度报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认识很像是“题材决定论”,但“很像”不等于“就是”,“重要因素”也不等于“必备因素”,应全面地理解这种强调。从深度报道的典范作品来看,大都具备这一重要因素。如我国目前在“荷赛”中唯一获奖作品《退下来的邓小平》,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展金牌奖作品《稀客光顾大商场》,正是通过对重要领导人物及重大事件的反映,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中国近些年来发生的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比如,过去的最高领导人多为“终身制”,现在则不一样了。又比如,毛泽东在他的卫士长李银桥离开中南海时,要送给他八百元钱以表深情。李银桥不愿接受,毛泽东指着抽屉说:你知道我从不摸钱,你要不拿,我就给你拿。而邓小平在南巡中,光顾商场并以钱购物。诸如此类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其新闻价值、信息含量、象征意义、深邃的内涵及强烈的震撼力,是一般性新闻题材、事件、人物所无法体现的。
如前所述,深度报道以题材的重要性、报道的详尽性、问题的透视性、主动地反映和预见性、对事件的调查分析和推论性、在内容、体裁、价值等方面的立体综合性以及思想的深层次性等特性,与一般报道相区别。若相对于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来说,以上所有特性便成为一种共性。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就是以新闻摄影的特性,来体现深度报道的共性。
归纳本文对新闻摄影中部分典范作品的分析和论述,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以间接和转换性,再现和还原性,瞬间的典型性等特性,与其它形式的深度报道相区别。
间接和转换性。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建立在公众对报道对象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经验,通过典型事件形象的展示,引起连锁反应来进行和完成的,即要经过一种从图像到语言的思维转换过程,才能反映出,并使人了解到作品广泛而又深刻的意义。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或称第一现实)。而图像却不具有这种“直接现实”性。所以,图片新闻的深度报道,不是由作者直接告诉,或详尽地解释、分析、推论,而是通过新闻摄影的形象特性,间接地展示和表现这一切。
再现和还原性。伟大的战地摄影家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卡帕这种十分客观和辩证的认识,是对图片新闻深度报道的性质、功能所作的高度概括和极为精彩的注解。照相机不能阻止战争,显然是指摄影并不能“直接”达到“阻止”的目的,但照片为什么可以具有“阻止战争发展”这样巨大的威力?正是因为新闻摄影最大的特性,和深度报道的基本原则十分吻合,即对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有深度的重大新闻事件,作真实、客观、准确的再现,还其本来面目。在这一点上,新闻摄影的特有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充分发挥和体现。
瞬间的典型性。图片新闻,往往只能体现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横断面。即使在多幅组合的图片报道中,也是如此。单幅和多幅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横断面和多个横断面之分。因此,不论是在单幅的和多幅组合的图片报道中,瞬间的典型性,都体现为:对典型题材、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情节,以及它们在动态性过程中所构成的典型瞬间作出非同一般的摄影选择和摄影判断。本文中所列举的所有新闻摄影佳作,无不如此。
图片新闻深度报道的构成
图片新闻从形式上划分,不论其是否为深度报道,均只有二种构成方式:即单幅构成和多幅(专题或系列组合)构成。
单幅构成的局限:它无法对报道对象作跨时空、跨行业、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综合性的全方位反映。
其次体现为:对事件未来发展趋向的不确定性,如1980年度“荷赛”的最佳新闻奖作品《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展银牌奖作品《最后一个军礼》以及《德军进占马赛、市民怆然泪下》、《和德国占领军同居生了孩子的女子被剃光了头游街》等,这些图片中的报道对象未来的命运如何、事件将会如何发展、会出现何种结果等等,都不是一幅画面所能够解答得了的。这个局限,有时也存在于多幅组合式的图片报道中。如前所述,单幅和多幅的区别,仅是一个横断面和多个横断面的区别。所以这种局限,实质上是由图片新闻“横断面”的特性所决定的。
另外,单幅构成的局限还体现为:对报道对象、对题材、对现场以及在客观上对受众的固有认识经验的依赖性。前所述如果读者对图片所报道的事情不具有一定的认识经验,对其新闻背景或社会历史背景、产生的原因等等,均一无所知,那么,图片报道的深度,便无从谈起。
专题或系列组合构成的优势
在文字新闻的深度报道中,有人将其主要表现形式归为几大类型,如立体综合式、连续进行式、专题透视式、系列组合式等等。在图片新闻中,这些表现形式则体现为连续摄影、系列摄影、追踪摄影、专题摄影。
正因为专题或系列组合构成的摄影表现方式有助于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度报道,所以,它们越来越受到新闻摄影界和摄影记者的注重。近些年来,在许多新闻摄影展览、比赛、评奖活动中,它们的入选和获奖率越来越高,比重也越占越大。“金眼奖”——首届“马钢杯”的评选,明文要求,必须交送一组图文并茂的专题(系列)摄影报道作品。这不仅是一次评选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方面来看,它显示出图片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趋向。
多幅图片的摄影报道能弥补单幅照片一次只能从一个角度,作“一人一报”、“一事一报”的局限。比如它们可以进行跨时空、跨行业的组合;可以采用有关历史照片作为背景材料;可以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作“整体过程”的纵向报道;可以对报道对象进行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反映。目前在我国,专题、系列等摄影表现形式,主要为“半”新闻媒介——画报所大量采用,未完全发挥其易于对事物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作用。里根遇刺时,《华盛顿邮报》编发34张,《时代》新闻周刊编发24张有关事件和现场的系列图片,有助于公众对此事进行深入、详尽的了解。
应当专门说明的是,新闻图片专题和系列的组合,应具备内在的有机联系,绝不是简单地归类。比如,将同类题材《浅沼遇刺》、《里根遇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遇刺》、《萨达特遇刺》、《刺杀肯尼迪的凶手遇刺》组合在一起,也不能称其为深度报道,因为这些事件的新闻背景、起因、后果、意义等均互不相关。另外,在单幅、专题或系列图片报道的构成中,往往配有数量不等图片的说明文。图片说明是从属于图片新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不是文字报道,离开图片,它不能单独成为新闻、通讯、分析、评论等。
“重磅炸弹”
不论怎样解释和界定,深度报道已被公认为是现代新闻传播中的“重磅炸弹”。某些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专家认为:新闻改革,目前在我国还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况。而新闻摄影又属于其中比较落后的部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观念问题,比如对图片新闻深度报道的认识方法。
以1990年“银川会议”为标志,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思想,得到全国各大报刊老总们的一致认可。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空前的重视。正如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许必华所说:“呼吁总编们重视新闻摄影,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应该由新闻摄影界和摄影记者们自己来解决了。如何拿起并用好“重磅炸弹”,真正做到像湖南日报社长兼总编梁新春所说的那样:以图片自身的威力,争得与文字平起平坐的位置。
面对改革和新闻发展的需要,总编辑们近年来对摄影记者发出:拿出好照片来!拿出高质量、有冲击性、有感染力、有深度、够份量以大篇幅发表,能上头版头条的优秀新闻图片来!呼声震耳欲聋!许必华在《摄影记者的历史责任》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学学文字记者、要借鉴调查研究这个方法,要搞深度报道。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身负历史责任,摄影记者何去何从?图片新闻何去何从?
值得说明的是,提到深度报道“重磅”的优势,不等于、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新闻都去作深度报道。应根据题材、对象、报道目的的需要,来确定采用何种报道方式。并非所有优秀的新闻摄影佳作,都是深度报道。但凡是有“威力”的新闻图片,都是有深度的。
(本报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