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李丽云
高中音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歌唱又是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中生的歌唱能力,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歌唱能力高中音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歌唱又是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中生的歌唱能力,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歌唱能力呢?
1 精通乐谱我们把乐谱的精通不仅看成是读谱的教学,而且要看得更广一些。乐谱本质上是一种已经演化成能表现音乐思想的符号体系,而它的精通,包括在阅读上和表达独创的音乐思维上的使用,包含着掌握这些思想的能力。
对于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础教育上有个必要的地位。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尽可能地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
2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也就是说,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歌曲的感情表达如强、弱、快、慢、顿、连、婉转、欢乐、悲伤和愤怒等的变化,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是分不开的,但这些不是自然的呼吸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加工和训练才能达到。要想掌握呼吸,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呼吸的器官,呼吸器官包括: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胸腔、横膈膜及部分胸腹肌肉和肺。
笔者平时在发声练习和歌唱时要求学生用科学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式”也叫“深呼吸”,它是一种运用胸腔、两肋,横膈膜及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因为它具有以下几点优点:①全面调动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使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②由于吸气时,下降模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使胸腔全面扩大,气息的容量大,有较高的气势而且稳定。③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并能对呼气使气势的强弱进行调节,使声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控制自如。④有明显的呼吸支点、声音统一符合歌唱时声音变化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掌握发声及共鸣方法要想使学生掌握发声方法,就必须先讲解发声的原理,发声的主要器官是喉头和声带。声带是人声的发音体,藏在喉里面,似坚实的韧带,左右各异,声带中间叫声门,发声时闭合吸气时分开。
喉头位于气管的上端,由软骨与肌肉组成,能灵活地调整声带变化,产生高、低、强、弱、明、暗、音色变化的基音,在气息的配合下,基音音波又在各共鸣腔里引起共振,扩大,美化,经咬字吐字分节发音器官的调节,从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出发,发出自然、圆润、明亮集中和统一的,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鸣的声音,因此歌唱的发声是人发声器官运动所造成。发声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训练发声器官能自如调节自己的声音的能力,用最省的能量,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发声呢?
第一,运用机械性的张大口练习,口先像打哈欠的感觉打开,然后上口盖向上顶天的感觉,下巴部分向下着地的感觉,上下积极打开,因为从未练过声的学生口盖是提不起来的,我采取这种方法,使学生逐渐自然地打开,很有效果。
第二,结合呼吸用a、o、e、i、u、v 几个母音来单独和过渡来练习音乐,先从1~8 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或三度至五度小跳练习。从易到难,逐渐提高。
第三,先从练中声区开始,耐心反复的练,使中声区的声音能强、能弱,能渐强渐弱,获得自然丰满的口腔共鸣效果。接着练高声区和低声区,高声区要有适量的假声与适量的真声相混,在深呼吸的情况下,加强呼吸的压力,同时提起软腭,打开鼻咽腔,从而产生头腔共鸣,获得混合共鸣的高音。唱低音时要有适量的真声也要想到假声的高位置,不能失去气息控制,做到不撑不压,放松自然,以胸腔共鸣为主,在练习时要求声音音质结实,振幅比较大,音色要明亮,集中,高位置,向前,具有穿透力,气息要深,语音要美,讲究声音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唱低、中、高音时努力做到走动灵活自如,音色统一,能运用混合共鸣。在发声歌唱时,口腔应根据音的高低适度打开,原则是音越往高处走,口腔上下开得越大,软腭自然越向上,向后提起。口腔像倒漏斗式的形状,气息保持在深的状态,使声音打到音壁,碰响,然后在头腔引起共鸣,集中一点向前发出,相反,音越往低处走口腔慢慢开小,下巴越往下放,以口胸腔为主,自然放松。在唱歌中,只有正确的掌握和自如地灵活运用混合共鸣腔体和发声器官,才能使声音美化,更优美,更丰满,更动听。
4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的习惯歌唱艺术,是用语言和音乐两者紧密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生动清晰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深化主题,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极其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的歌唱教学,首先应以掌握语言的规律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吐字咬字习惯,汉语普通话基础高中学生是较好的,尽管有些同学受方言影响,某些音发得不准确。可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说话,朗诵,有音高,有节奏,有表情地“念”的训练,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辨别和渐渐掌握咬字吐字时的唇、齿、喉、牙、舌五音的准确分工合作与口腔开、齐、撮、合的四呼形态及穿鼻,抵腭和发音、归韵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在持之以恒的教学训练中,学生的方言被逐渐克服、字音的错误有较明显的减少,字形的变化得以纠正。同时,在强调语言规范化的教学中结合歌唱的呼吸、共鸣等各种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在多次的反复实践中,逐步养成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
论文作者:李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共鸣论文; 呼吸论文; 声区论文; 气息论文; 声音论文; 音乐论文; 胸腔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