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还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语文写作技巧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还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那么,如何指导初中生语文的写作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浅谈如下的写作技巧,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1 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2 厚积薄发,教会学生观察、积累引导学生积累材料,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学生留心观察对象与别的同类事物的显著不同之处,观察要有顺序,不杂乱,要完整。还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把事物联系起来观察。要关注生活中的小题材,并要求学生以随笔、日记、周记等形式笔录下来,既积累了素材,又练了笔。节假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自然中、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尝试体验生活。通过实践,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就不会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除了观察得到的直接经验,还可以去获得简介经验。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特别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要坚持多接触一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制作“阅读卡”、积累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然后开展读书活动,及时组织交流,让有效的资源共享。
3 指导学生巧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3.1 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3.2 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最美的彩虹。
3.3 立意要深刻。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3.4 立意要巧妙。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4 指导学生巧构思4.1 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文章的不同而变化。开头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将其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另一类是“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结尾,余味无穷,发人深思。
4.2 段落和层次。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4.3 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照应是说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后应衬,首尾呼应。有时,为了显示文章的脉络,在文章的中间也要有必要的照应。
论文作者:李书娟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立意论文; 文章论文; 学生论文; 段落论文; 深刻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结尾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