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不竭论文,理论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辉煌的80年历程。当回眸这历经风雨和坎坷、饱尝喜悦与艰辛的80年时,中国共产党以她辉煌的历史向世界充分展示了这样一个铁的逻辑:理论创新是一个严肃的负有重要历史责任的政党成长壮大的根本。

一、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最宝贵的经验总结

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长达80年的自身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理论建设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起着统领和灵魂的作用。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任何对理论建设的轻视,都可能影响政治上的坚定和成熟,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理论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都曾作过明确的论述。江泽民同志也多次指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就不可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理论创新处于尤为重要的位置。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伟大斗争的行动指南,而不是亘古不变的僵化的教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直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实践是鲜活的、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过去的理论不曾遇到过也不可能作出回答的新情况新问题。而社会实践本身又非常需要得到理论的正确指导,这就必然要求理论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已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其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当前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惟有如此,才能永葆其先进性,才能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完成党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总之,理论建设要真正得到加强,就必须大力提倡和坚持理论创新。否则,理论建设要么是死守僵化的教条,要么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要求和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是最讲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理论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党所走过的80年历程,就是理论建设的80年,就是理论创新的80年。正是因为理论的不断创新,党才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取得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胜利。

在党成立后的前50年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毛泽东思想的新阶段。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关于党的“三大法宝”的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等等,都闪耀着理论创新的光芒。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关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关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论述等等,都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始走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进入90年代以来,党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更需要我党大力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多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使党的理论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江泽民关于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党指导思想的重大决策、关于“三讲”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关于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关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关于创新的理论、关于积极推进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等等,都具有极大的理论创新意义。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率领全国人民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党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肩负着极其崇高而又繁重的民族责任和国际责任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惟有理论创新,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党不断地成长壮大,才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二、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的重要保证

21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21世纪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来说充满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已经严肃地提出了自己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这就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1]。在当前,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最艰巨的是反对美国在全球构筑单极世界的霸权主义图谋。顺利完成这三大任务,理论创新无疑是重要保证。

新世纪、新千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国内,改革正在向纵深挺进并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遇到了各方面的挑战并处于关键时期,影响稳定的因素频生使得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样,国际形势也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知识创新速度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多极化格局态势日益明显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加快了分化、西化我国和构筑单极世界的步伐。党的建设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已成为我们党必须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重大问题。总之,在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的过程中,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抵御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能否真正解决好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能否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在新的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我们党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理论创新,从而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这样的形势迫切要求全党要进一步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特别是要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和全局上观察问题,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江泽民在今年4月3日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江泽民的重要讲话对于党在新世纪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成为关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发展,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科学指导思想。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需要马克思主义真理。当今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就不能解答现时代提出的种种复杂问题,就不能沉着地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种种挑战,就不能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顺利完成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因此,理论创新在当前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全党同志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对理论建设特别是理论创新不能有丝毫懈怠。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三、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应当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1.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高举旗帜不动摇。旗帜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旗帜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只有高举旗帜,理论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正确的方向和可靠的保证。我们所讲的理论创新是在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坚持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理论创新是坚持的重要保证;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理论创新是发展的实质内容。就党的理论创新而言,它必须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坚持,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被人类无数次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其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基本原理更具有颠覆不破的真理性。在理论创新中,要反对借创新之名、行“砍旗”之实的错误倾向,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创新,以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对基本原理一知半解就急于构建“创新体系”的不良作风,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修养基础上,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没有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满足于对理论的一知半解甚至自以为是,是不可能对理论的发展作出任何贡献的。因此,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加强理论素养,夯实理论功底,不断提高理论鉴别力和敏锐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

2.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潜心研究新情况。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之所以是必要的,归根结底是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发展了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许许多多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现成的理论在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往往显得单薄和无力。要解决新情况、回答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理论的不断创新。只有创新了的理论才能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才能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前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作为中国这一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会层出不穷。凡事都希望在革命导师的著作里找到解决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的现成答案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这就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勇敢地面对实践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考,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为此,就必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潜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急于进行理论创新;如果不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深入思考,要实现理论的创新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运动规律理论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提出了一些貌似新颖的理论观点,但由于它和实践的脱节,不但不能解决新问题,反过来却可能对实践产生错误的指导作用。这种情形在党的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这种教训全党同志必须深刻汲取。因此,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去冷静地、细致地、全面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论分析和理性加工,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创新,充分发挥理论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3.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解放思想,将理论视为教条,束缚自己的思维,就不可能有理论上的创新。不积极投身于革命的实践,不深入分析实践中遇到的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能有理论上的创新。不把提出的“新理论”在实践中反复地加以检验,也不可能有理论上的创新。大凡被称之为创新的理论,都必须是被实践检验过是正确的理论。因此,理论创新虽然是理论领域的事,但归根结底必须经过实践检验。理论创新的过程,起初表现为一种新观点的提出或一种新体系的建立。但仅仅局限于此,还不能说是理论创新的完成。因为,这时的理论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还停留在理性思考的阶段,它是否和实践相符合,是否具有真理性,还不能得到证明。因此,认为只要有新意的理论就是理论创新是错误的,认为理论高于实践而不必用实践去检验更是荒谬的。同样,某种理论的提出看上去颇有新意,但却经不起实践检验,仍然称不上理论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实现理论创新,不断用创新的理论去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是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从根本上说,这是我们党毫不动摇地、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标准的结果。凡是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新理论,我们就坚持它,并坚定地运用它去指导实践;凡是被实践检验为错误的理论,我们就坚决地摈弃它。这一最宝贵的经验应当在今后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工作中永远坚持。

4.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样,马克思主义也历来注重人民群众在理论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能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提出一系列急需作出理论回答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也同样进行着有益于理论前进的创造活动。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从根本上说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他们的新鲜经验,并把这种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果认为理论创新只是少数理论家的事,如果认为理论创新可以关在研究室、办公室里实现,这就从根本上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理论和群众的关系,最终只能使理论创新之源枯竭。如果认为群众是不懂理论的,如果认为群众的实践不能为理论创新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群众路线,最终只能使理论创新归之于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因此,要理论创新,就必须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集中群众的智慧。这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向群众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5.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辛的创造性工作,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对现成的理论有全面而又科学的理解,需要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辩证的思考。因此,理论创新来不得半点的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舍不得花功夫、下气力,企图不通过对新情况的深入了解、不经过艰苦的理论思考,就能对理论进行创新,这只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之所以在理论建设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是和他们的理论基础、爱国情怀分不开的,更是和他们坚持不懈探求真理的精神分不开的。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全党同志只有以他们为楷模,锲而不舍、顽强不屈,才能有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

总之,理论创新是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事业。它要求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要求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思想和工作,并以此推动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的创新;要求我们坚决防止和反对理论创新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和形而上学、形式主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辉煌的80年历程,靠的是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还将继续地率领全国人民走下去,走向更大的辉煌,也惟有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根本。

标签:;  ;  ;  ;  ;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