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的规划——以衢州市密赛村为实例论文_周雪儿,,吴雨雯, 朱鹤林, 郑心涵, 田玲凤

创新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的规划——以衢州市密赛村为实例论文_周雪儿,,吴雨雯, 朱鹤林, 郑心涵, 田玲凤

摘要:近年来,衢州市乡村通过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对密赛村进行详尽调查后,发现密赛村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在本次调查下得出如下总结:以外在美为特征的景色变新阶段和以内在融为特征的产业更新阶段以及以综合强为特征的治理创新阶段。结合乡村个体的一个村庄一个产品产业,河流、山体等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地方文化强调塑造乡村个体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寻求差异化发展,形成密赛村的可识别性,增强乡村的竞争力,丰富乡村振兴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建设;特色产业;优化格局

一、项目背景

密赛村地处浙江省最西部的天然氧吧开化县城,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通过一系列乡村规划建设,密赛村成为开化县第一批小康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密赛村逐渐显示内在动力不足、地域特色不显,面临乡村农业萎缩、整体产业不具特色,文化传承不佳,乡村治理不足和发展活力不强等问题和挑战。如何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凸显乡村地域特色,汇入城市生态、生产功能,打造一条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发展道路己经成为密赛村未来建设发展的现实诉求。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提出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的规划策略,在此指导下,保证乡村特色,全面提升密赛村总体水平。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密赛村发展问题,反思现有规划建设经验,探索乡村规划策略,以此指引建设生态经济村庄,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解决密赛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来提升其吸引力与竟争力。另一方面,探索乡村规划策略,指导美丽乡村规划实践,进而寻求更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密赛村乡村振兴。 二、乡村发展问题 近年来,衢州市乡村通过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对密赛村进行详尽调查后,发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密赛村的发展存在问题如下:乡村发展受到水源地保护的限制,项目无法落地实施;乡村发展仅限于设立空泛的经济效益目标,忽视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村中仅留下老人和儿童导致自身发展活力不足。 1)乡村发展受限 密赛村地处县城上游,马金溪密赛段属二级水源保护区,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在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有排污要求的建设项目是不可能的,导致许多有意合作的工程项目无法落地实施,从而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2)产业特征不强 密赛村第一产业特色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态经济乡村发展基础,但是农业带来的产值很低,总体特征不强,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密赛村三个产业之间的关联不强且层次水平较浅,尚未达到乡村振兴的要求。 3)发展活力不强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衢州市发展迅速,大量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镇,导致密赛村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力量和职业农民的短缺,给密赛村经济、公共服务、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不仅严重制约密赛村的良性发展,而且大大降低该村的发展活力。 三、项目规划

根据上文分析论述,为确保密赛村乡村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规划应遵循系统协同、因地制宜、强化特色的原则。

1)系统协同

建设美丽的生态经济农村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种要素,应遵循系统协同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将农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各种规划策略,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生态维育等来协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2)因地制宜

结合密赛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等,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营造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生态经济美丽乡村,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切合实际地部署各项生态经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

3)强化特色

保持生态和乡村田园景观的特点,尽量避免千村一面。引导密赛村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尊重密赛村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注重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挖掘村庄特色,突显传统文化传承与乡风文明发扬,提高村庄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打造只有“密赛特色”的特色乡村。 四、项目宣传

(一)产业发展策略:提升内生动力

产业是农村再生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合理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做特做强农村产业。一是关注农业产业,确定密赛村的特色资源,遴选特色产业,并确定特色产业定位目标;二是通过密赛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形成该村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加强生产村一体化,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营造宜业宜居的农村环境,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1.以农为本,遴选特色产业

考虑到农业生产被忽略的现状,生态经济农村发展应从发展工业回归到以农业发展为主,根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经济振兴做出贡献是有必要的。在密赛村地域范围内,选取代表乡土特征、蕴含巨大潜力的特色资源,确定特色产业定位,运用先进技术、营销理念,针对客源市场需求,综合开发特有资源, 形成特色产业体系。此外,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强调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与转型, 在此基础上深化“一村一品”,推广产业品牌。

2.融合发展,建构产业体系

发展三个产业融合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凸显产业特色、带动产业发展,是建设生态经济乡村的有效途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密赛村农业为基本依托,由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连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运用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 体制创新等方式配置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餐饮、休闲、其他服务

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有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由于密赛村地处江南水乡,鱼类品种丰富,且农业板块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打造农家“百鱼宴”可以促进农业和生态景观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可以加大当地的生态效应,带来更大的生态收益, 与此同时,这种融合也促使农业和生态板块的植被选择上要有兼容性和互利性,对乡村景观的整体格局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打造“水产养殖区”可以结合当地水产业特色,紧邻村民住宅区,便于村民的管理和看护。水产养殖区以观赏鱼、娃娃鱼、灰天鹅养殖作为主体产业, 设立特色鱼宴,品鱼、观鱼。建立江南水乡文化也是增收创富的举措,将地域资源融入产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打造当地的水产品牌,而且有利发展整体水产养殖产业。

(二)生态维育策略:优化环境品质

生态环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生存的前提。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规划既注重自然环境品质的提升,又注重人居环境品质的打造,以人为本的乡村规划建设综合发展。它强调,生态系统维育策略将在两个方面开展:自然生态维育和人居环境优化。自然生态维育

1.畅流活水,建立水网生态格局

水生态作为密赛村最大的生态景观优势,既具有高流动的特性,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对开展规划是极为有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马金溪密赛段进行水系规划,梳理、联通和整治现状水系,建立一个拥有骨干河流宽广畅通,支流蜿蜒成网的水网格局。结合公共空间规划布局,该计划根据当前状态的河道位置与岸线形式,规划将岸线分为生态乡土岸线和公共休闲岸线两种形式。生态乡土岸线主要是针对水体脏差、水系不畅的河道现状,通过清理水体、疏浚水系、修建河岸、增绿补绿来提升河岸绿化水平。公共休闲岸线, 沿线布局滨水休闲空间,如步道、座椅等景观小品,营造出动态和亲水的空间, 发挥岸线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乡村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连点串线,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密赛村景观富有乡土个性,要充分保护村庄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规划绿色生态网络,梳理乡村绿网与空间肌理、文化脉络、生产方式等方面之间的联系, 有必要突出历史风貌、地方特色,减少或避免过度的人工建设对景观的破坏,完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网结构,实现乡村自然生态特色的维育。

(三)社会保障策略:支撑人才引培

人才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关键所在,应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以期寻求乡村社会好而快的发展。通过人才服务平台搭建,吸引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参与乡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乡土社会重建;同时,根据乡村发展需求,就地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

1.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密赛村应该实施人才服务平台的建立,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工作。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拓宽人才输送渠道。针对各大高校人才,成立人才备选库,开展交流大会,并出台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其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各项配套和支持同步落实,应注意住房保障和福利待遇,建立人才扶持基金,解决引入人才的后顾之忧。最后,建立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制度,由熟悉乡村情况、掌握乡村建设技术、热心参与乡村建设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与建设生态美观农村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当全面建立专业的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宣传普及先进的农业实用知识,关注农民基本的互联网技术培训,加强农业生产技能再培训,提高农民整体专业素质,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

五、风险分析

密赛村发展立体农业,养殖鱼类等不可避免的生态问题。农业旅游是一种产业融合,农业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向农业提供增值服务,二者的融合在经济上产生许多共赢的模式,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并有许多潜在的风险,需认真评估。

(1)在耕作农业旅游中,人们通常向往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不用化肥、农药,甚至不使用现代耕作机械,享受手工劳作的生产过程。但其实高产美观的农产品才是人们真正喜爱的,轻松有趣的活动才是城市居民乐意接受的。农业旅游的目标客户其实与追求纯天然农产品的目标客户并不相同,他们不仅对水果和蔬菜的风味有要求,对外形、颜色、大小等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农民使用农药和激素的重要诱因。只有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并尽量规避现代农业的弊端,才能使耕作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2)现在农业的高产优质离不开化肥,我们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肥料流失,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并可能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合理使用化肥是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中,除了环保意识外,肥料成本是过量使用化肥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在农业旅游中,这个制约因素相对较小,更需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并加强监督。现代农业很难离开农药,耕作农业旅游中也同样如此,但可以尽量使用低毒农药、易降解农药,控制使用时段,增加生态防治。另外,还可把环保活动寓于农业旅游之中,例如利用鸟类防治虫害,利用不同作物间的化感作用防治病害。

(3)在养殖业旅游中,鱼塘养殖,对水质条件有很高保障鱼肉质地鲜美,要求花大量时间去管理。现代大规模养殖的方式污染排放集中,方便收集与处理,如可以通过堆肥处理畜禽粪便,通过人工湿地处理清洗废水。中等规模的散养模式较难集中处理,环境自然消纳有一定困难,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来处理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六、风险控制对策

旅游对环境不仅仅只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者加速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卫生条件是争取客源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防控各种危及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促进密赛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一)要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农业旅游涉及农业、旅游、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旅游市场的需要,明确农业旅游规划的目标与方向,加大交通、信息、水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推广规范的运作模式,逐步培养旅游地民众的良好习惯。

(二)要倡导行业的自组织管理。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旅游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组织协调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农业旅游景点的集聚效应。有组织地进行宣传, 建立地区的品牌形象,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并完善农业旅游行业标准,提高农业旅游的标准化水平,并协助政府部门的监督评估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建立统一的灾害预测预报、疫情防控网络,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对于农药、化肥的规范使用,不能完全依靠农户的自觉行为,一定要做到信息公开,统一监控。

(三)要规范行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大型的农业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对促进行业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有利的。农业旅游区域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工厂化种养、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旅游设施和游览安全要通过旅游经营企业的严格管理来维护,做好有关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农业旅游的发展以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为基础,要兼顾农户、企业、政府等多方利益主体。特别要有长远规划,环境资源能为旅游地永续利用,做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七、总结

本文以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密赛村的实践调研,分析乡村发展现状问题,梳理规划思路,以实现密赛村乡村振兴为导向,明确规划思路、规划原则和规划内容,探索规划策略框架,提出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规划策略,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文献研究和总结,密赛村的规划和建设主要分为:以外在美为特征的景色变新阶段和以内在融为特征的产业更新阶段以及以综合强为特征的治理创新阶段。可以看出,社会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要求不断升级,乡村规划建设已由单一物质空间规划逐渐升级为涵盖产业、生态、文化、政治、社会的综合规划,符合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探索。

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得知:结合乡村个体的一个村庄一个产品产业,河流、山体等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地方文化强调塑造乡村个体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寻求差异化发展,形成密赛村的可识别性,增强乡村的竞争力,丰富乡村振兴的基础。

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发现,密赛村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振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产业特而不强,一二三产业关联不强、层次浅,乡村经济带动作用弱;第二,生态人居不优,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人居环境品质不高;第三,发展活力不强,乡村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缺少新生力量和职业农民。

以建设生态经济乡村认知为基础,深化、升级美丽乡村新内涵。以“产业兴旺”为动力,以“生态宜居”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标,深化乡村振兴,共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产业上,最初由特色田园乡村要求的产业特别升级为产业特而强;生态上,它从特色生态和美丽乡村升级为自然修复、生态宜人,设施完善、生活宜居;社会上,关注外来人才引入与当地职业农民一起培养,形成社会本底力量。

论文作者:周雪儿,,吴雨雯, 朱鹤林, 郑心涵, 田玲凤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创新建设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的规划——以衢州市密赛村为实例论文_周雪儿,,吴雨雯, 朱鹤林, 郑心涵, 田玲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