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_地理论文

再论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_地理论文

再谈读图析图与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图论文,再谈论文,能力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空间分析,就是分析地球表面各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关系。地表的任何一个地理要素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地理要素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构成了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地理要素结合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2000年教育部出台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能力测试方案以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理学科从2000年的“欧洲降水pH值等值线图”的考查,到2001年的“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分析,再到2002年的第36题关于中亚地区有关知识的考查,都是以区域图为载体,提供丰富的“地图语言”信息,突出考查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空间分析能力。这一思想在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又一次得以体现,特别是第36题。

第36题是一道关于华北地区有关气温分布等内容的读图析图综合题。此题的立意是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但题目摈弃了过去给出一点地理坐标,让学生描述地理特征的思路,转而以一段古人游记为线索,通过“登高南望”和“北顾”所见的地理景观来判断游记作者所在位置的坐标,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表现的淋漓尽致。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地图形式给出的华北地区(局部)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另一部分是古人在此地区游览时写下的游记中的一段内容。要求回答的问题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游记中的文字描述和地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古人登高南望的位置,第二部分要求对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进行描述且说明形成此走向的原因。

作为一道地理学科内综合题,题目文字简练,但能力要求却很高。学生在解答题目时除了要有比较扎实的文字和图像阅读能力,即能读懂、读出地图中给出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条件外,充分理解游记中“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这段话的含义,还要有较为完整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系统理解。因此,题目已把文学内容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解答第一部分问题时,学生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分析。首先,学生应该从地图中小五台山(小五台山是太行山主峰,一般学生不见得知道,但从等高线和河流的流向进行判断,该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和北京的位置,来把握太行山在图中的大致位置和走向;其次,要从图中的六个经纬线交点中,找出适合于游记所描述的登高南望能俯视太行诸山的点;第三,把握游记作者在此地游览时,其北面是什么高原(从图的西北部长城的位置,可以了解内蒙古高原的位置。因为长城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学生在解答时出现较多的错误是选择图中(115°E、40°N)和(116°E、41°N)这两个点。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不难发现,在选择(115°E、40°N)时,学生主要受图中小五台山这个信息的干扰,因为图中小五台山的标注以及高程数据,让学生觉得似乎只有在(115°E、40°E)这个点上才能俯视太行诸山,学生恰恰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小五台山本身就是太行山的主峰,只有在其北侧才是“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的合适地点。选择(116°E、41°N)这个点,最主要的原因是把太行山的位置搞错了,以为太行山在图的中间位置(小五台山东侧)。由此可见,要能正确解答这个题目,扎实的区域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的后一问“作者北顾的是什么高原的深秋景色”,也是对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核。

第二部分问题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第二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形成这样走向的原因。

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对学生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从学生答卷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在这一部分的得分也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如果仅仅以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进行描述,那么,像“由西南向北再向东,然后偏向东北”这样的回答似乎是可以的。但对照考试中心提供的参考答案和这个题目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得满分或者高分。按考试中心提供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对这部分问题较好的回答是从10℃等温线走向在图中有两种不同趋势的角度进行描述,即图中西半段10℃等温线与东半段10℃等温线的走向是不一致的,西半段10℃等温线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半段10℃等温线大致是东西走向。由此可见,学生要能准确解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白10℃等温线形成图中这样走向的原因,这也就是说,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与后面解释如此走向的原因是有联系的,如果学生不能明白形成10℃等温线走向的成因,要在第一层次的回答中得高分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该题目的难度所在。

第二层次关于10℃等温线走向成因分析,首先必须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开始思考。我们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结合本题的具体材料可以知道,太阳辐射和地面状况两个因素是形成10℃等温线如此走向的主要原因。即太阳辐射在纬向的分配差异造成的10℃等温线在东半段呈东西走向(与纬线方向大致相同),以及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地形的影响造成的10℃等温线在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太行山脉走向一致)。分析学生在试卷中的各种答案,可以看出,真正能理解这两个原因的学生还是少数。学生的各种错误答案说明在理解该题目时存在以下问题:(1)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正确提取、处理图中的信息,对规律、原理生搬硬套。例如,把图中多年平均温度等温线与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的冬、夏季等温线混为一谈,把形成冬、夏季等温线分布的原因套到这里,采用“高高低低”原理进行解释。(2)知识网络残缺,难以全面分析。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只是随意拿一个或多个因素不着边际地凑合。例如,“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的分布”“下垫面性质有差异的影响”“洋流对等温线分布的影响”“各处的纬度位置的影响”等。(3)掌握知识缺乏深度,影响正确分析。例如,只笼统写出“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山脉高度的影响”等,而且还没有具体指明是对哪段等温线的影响。(4)对太行山的走向不能正确识记,导致结论错误。例如,“由于东西走向的太行山的地形影响,使10℃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由于南北走向的太行山的阻挡(阻隔),使得10℃等温线的西半段也是南北走向”。(5)对10℃等温线走向特征的误判,导致原因的分析错误。例如,把10℃等温线走向看成是向西北凸出或者与海岸线平行,在原因分析时认为“由于该地区临近太平洋,而且是季风区,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吹暖湿的东南风,所以10℃等温线向西北凸出”。或者“由于靠近海洋,海洋与陆地的比热不同,该地受到海洋不同影响,10℃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6)胡乱回答,缺乏针对性。例如“10℃等温线以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是季风区,季风的影响范围影响了10℃等温线的分布”。

作为一道学科内综合题,第36题堪称上乘之作。除了前面提到的把文学内容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外,图中还把经纬网线、长城的分布、200米高程等高线的分布、小五台山的位置、10℃多年平均等温线的分布等内容展示在一起。这些内容有的是解题时不可或缺的显性知识,有的是解题时需要用到的隐性知识,还有的是具有一定迷惑性的干扰信息,设计者独具匠心地把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使该题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上有较高的区分度,这不得不令人拍案叫好!

第36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些体会,作为高考试题,其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本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地理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必定离不开空间,所以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并由此产生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观念,从而进行空间想像与空间思维活动。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谈几点看法。

首先,依托地图教学,建立空间方位感。进行空间分析的先决条件是进行空间定位,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空间定位训练的最有效途径是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离开地图,只靠语言和文字很难说清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很难形成空间地域概念。地图知识的获得,地图内容的记忆,读图能力的提高,都必须在认真读图、识图、析图的过程中形成。其中,通过联系实际(实例)进行读图、识图、析图,巩固地图知识,掌握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别重要。要培养学生在无图的情况下也能做“空间思考与分析”,对空间结构、空间联系能绘出略图。本题中,学生应该从地图中小五台山、北京和古人游记等有关信息来进行准确定位,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其次,综合和比较地理事象,丰富空间联想。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运用综合法和比较法,突出区域特征,找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这些特征和差异的主要条件及其内在联系,这是加强空间联想的主要方式。区域差异的学习方法通常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上,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如何从题目所给的各种条件中正确取舍有关条件,这是顺利地解答问题的关键。高考试题绝不会只给一个条件,然后由此条件演绎出问题的答案。多年的高考试题实例告诉我们,无效信息、干扰信息总是会在一些高考试题中出现,特别是综合试题,学生必须学会识别、排除这些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本题中,在解答“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经纬线交点是哪一个”时,图中小五台山和北京的位置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为小五台山和北京的位置是把握太行山脉位置的关键,此时图中的水库、等温线、长城等是无效信息。在解答“10℃等温线走向的成因”时,图中的8℃等温线、6℃等温线等是有一定干扰性的信息。通过丰富的空间联想使学生从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小圈子中跳出来,用正确的地理观分析地理事象。

再次,依据区域地图进行组合、分解及转换,促使空间分析能力的迁移与应用。区域地图的组合一般有三种方式,即省际组合、国家组合和区际组合。分解是指根据某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地图进行分类处理。转换往往是指各类图形之间根据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变化思维角度的训练。利用相关区域地图进行组合、分解、转换是地理空间能力形成、迁移及应用的有效方法。将已掌握的地理区域作为已知,需要识记的地理区域作为未知,依据地图,将已知叠加在未知之上,使两者在空间上产生关联。依据区域地图进行分析,一般包括下面三方面内容:(1)依据区域地图,从经度和纬度位置入手,推断出区域内的热量分布状况和大气环流位置及时间;(2)依据区域地图,判断出不同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三面临海、一面临海及内陆区域),并进一步分析出降水特点、海陆交通状况、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类型与特点以及灾害现象(火山与地震、台风及旱涝灾害);(3)依据区域地图,判断出区域的相对位置,并由此推断出区域的自然、经济、交通等特点。相对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位于大洲和大洋的相对方位以及位于国家、地区的相对方位。由上可知,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相对位置的分析技能一旦形成,必将有助于由区域地理位置推断区域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并逐步向地理分析能力转换。本题中关于10℃等温线走向原因的分析,就是空间分析能力的迁移和应用。

标签:;  ;  ;  

再论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