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论文_莫新

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论文_莫新

摘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想要将这门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需要注意从生活角度,学生的兴趣角度入手,来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经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才能够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本文基于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构高效;初中道德;法治课堂的对策

引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新知讲解环节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情境,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在课堂总结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完善知识结构,进而建构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学校将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与中考有关的科目上,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减少这一学科的课时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开设这一学科。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对所教科目的了解较少,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一味的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最后,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轻视实践活动,理论课时过多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设计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导入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起始环节,其发挥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知内容的作用。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教师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作用,尤其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新知学习状态之中,展开对新知的探究,为新知内容的讲解做好准备。探究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以问题为起点的。所以,我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结合新知内容,为学生设计探究问题,使其在问题的驱使下,产生探究兴趣,并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进入新知学习状态。以“深深浅浅话友谊”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小明和小亮是从小长大的玩伴,他们之间可以说是不分你我的。最近,小明和小亮在观看航模表演的时候,对其中的一架飞机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但是,飞机只有一架,谁买呢?二人相持不下。甚至翻起了历史,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共享的。最后两人不欢而散。后来,小明在小亮家里发现了这架飞机,觉得小亮这个人不地道,破坏了他们的友谊,于是和小亮决裂了。以此为基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们觉得,小亮和小明的友谊是牢固的吗?到底什么才是友谊吗?在如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思考和探究,在提出不同看法的过程中,推动了课堂的发展,为高效课堂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3.1落实小组评价与总结

在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组评价与总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总结评价,教师可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学生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不断调整,促进自我完善与转变。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全面、客观且系统的评价,全面汇总学生学习信息,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教师科学指导小组学习活动

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倡导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自身智慧、知识,在与他人交流协作的情况下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从中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不加指导、不予评论。为保证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权,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具体而言,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给予科学适当的评价,从而引导小组内学生如何学会合作,怎样正确迅速地进入到课题内容的讨论中,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4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过多,如果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不会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反而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仅仅在课堂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很难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应将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清明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在祭扫前,教师应强调在祭扫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能出现嬉戏打闹的情况,并向学生介绍祭扫的整体流程。教师应带领学生背诵誓词、默哀,在活动完毕后绕墓一周,给学生介绍烈士的有关事迹。通过祭扫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使学生接受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5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稳定的道德行为

初中时期,教师要善于动员学校的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在具备道德情感之后,初中学生不一定能够在面对诱惑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需要在实践锻炼中磨炼其恒久的意志。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之后才能产生稳定的道德行为。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在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与行为约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识,发展自我规范能力;开展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优秀道德品质,评选学校道德标兵等。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其道德意志与行为表现,自觉提高道德水平。

结束语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在对原因进行了解后,发现主要是由这些问题导致的。其一,便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出现脱离的情况。一些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会选择性的忽视教材中比较生活化的部分,如此就是的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其二,便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不少学生其实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时候并不积极,而且还存在着兴趣不足的情况。其三,便是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符。针对这些情况,其实也就说明了,想要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符的教学内容,选择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洪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7-68.

[2]张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8-69.

[3]郑翔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9(08):26.

[4]刘宝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创新教学之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70-71.

[5]刘欢.如何有效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58-159.

论文作者:莫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论文_莫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