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从生活中来,学生在探究中获取发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有数感,多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44-01
一、关注课前:经历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习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性。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身临其境,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搜集数据,积累数学信息。如数学“多位数的读法”时,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数据,并记录起来。然后在课上就你所搜集的数据的读法展开讨论。学生对课前活动兴趣很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如查报刊、看电视、进行调查等)获得了有关多位数的感性材料,上课时,这一生活经验减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恐惧感。又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超市调查各种商品的标价,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价目表。学生兴致很高,感受到教学的生活化。
2、观察实物,丰富空间观念。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从中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触摸、交流讨论,建立实物表象,并且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然后通过自身的体验(测量、比较等活动),形成形体特征。再如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之后进行整理复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的平面图形,我先用电脑出示了平时见到的黑板、手帕、红领巾、车轮、大坝等实物图片,然后抽去实物,留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几何形体,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其特征,形成数学概念。
3、体验生活,感受数量关系。在教学应用题时,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生活的情境,找出一条主线展开,让学生在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前教师可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简易文具店,标上几种文具的价格“铅笔10支20元,本子5本5元,文具盒3个18元”等等。问“老师想买3支铅笔和1个文具盒可只带1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在课堂上再让学生展开讨论。又如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前,老师可让学生调查市场蔬菜瓜果的价格,也可亲自购买,了解5—10种蔬菜瓜果的单价,并分别算2千克、3千克……共用的钱数,然后列表整理,通过体验生活,掌握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关注课堂:运用生活实际,教活数学知识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生活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索获取。
1、利用生活经验认识数学知识。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给学生学具,让学生给车身装车轮,如果给你25个车轮,试着装一下,看可以装几辆车,车轮能够用吗?还剩几个车轮?商量一下,如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如何表示?当学生交流汇报后,可以问学生,剩下的车轮可以是5个吗?为什么?
2、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加减法的速算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购物中经常使用。而学生在计算如135—97时,往往错误地进行计算为135-100-3,教师多次讲解算理,但仍有学生不理解,出错误。我们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表演:小龙的妈妈有135元钱,购买一件衣服应付97元,小龙的妈妈有100元、20元、10元、5元各一张,小龙的妈妈应该怎样给营业员付钱?那么,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找多少钱?小龙的妈妈还剩多少钱?让学生从模拟中很快理解算理,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关注课后,让数学服务生活实践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书写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现实生活水平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数学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数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如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回家量出家中的长方体,如电冰箱、橱柜的有关数据算出它的体积,教学“步测”之后,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测出自己家到学校的大约距离,讲完“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动手用彩纸剪出各式各样的对称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利息”之后,让学生去银行存款,若存200元,根据银行年利率或月利率,若存期一年取出时共计多少元?二年呢?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后,让学生要校量出教室或家中房间的面积,然后根据市场上地板砖的尺寸规格及单价,计算出要装修这些房间共要多少钱?在学习“百分率”时,让学生自己去带些大豆、花生去榨油,根据有关数量去算出这些油料的出油率,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后老师可带学生去参加测量一块不规则图形的土地,让学生自主测量有关数量并算出该地的面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用数学的方法去调查和推断社会现象。学生要走出教室进行测查、计算、分析、调查、做到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这既是学生认识与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论文作者:肖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生活中论文; 长方体论文; 图形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