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工程不仅关系着广大居民的用电质量,而且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本文将着重对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了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运行策略,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在配电以及电工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配电和用电工程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于安全、可靠的配电和供电都有着直接影响,当前配电和用电工程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了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因此应仔细研究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推动我国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当期我国的电工程自动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1配电和用电工程运行现状
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电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我国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的配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予以重视,因为我国在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大,以及在对电力资源全方位投入的资源量也不够深刻广泛,所以这就使得了我国在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2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特点
2.1高效灵活性
配电及用电工程设计的工作较为复杂、涉及范围较广,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不仅使得对电力送的安全管理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对电力系统开展较为灵活的调度,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
2.2快捷智能化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各个领域和行业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送环节引进了网络传技术.有效提高了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彻底解决了传统配电和用电工程人力操作控制的难题。并且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故障维护检修可以应用一些智能化技术,不断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维护检修的质量水平。
2.3服务安全性
众所周知供电配运行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若发生配电安全问题,就很可能损坏机械设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问题,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操作较为谨慎,所以可以使得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3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的配电和用电工程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其一,自然弊端,其二,人力管理弊端,其三,技术弊端。
3.1对于自然弊端来说,主要是配电及用电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和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在实际操作的运作过程中,会受到天气、气候温差和一些恶劣气候的影响,降低电配电工作效率和质量,导致一些应用时间较长的设备和线路损坏和老化漏电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故障发生。
3.2人力管理弊端。配电工作受人力管理因素影响较大。现阶段,我国参与配电的工作人员技术能力有限,专业知识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实力较差的工作人员难免会因为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给工作带来一定的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得配电工作问题频发。
3.3技术弊端。我国的配电工程起步比西方稍晚,对电和配电技术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具有自身的技术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技术弊端。
4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加强技术开发工作
当前我国的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满足多样化的用电需求。因为我国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开发程度不够深入以及不够彻底,致使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力资源浪费损耗严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与污染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对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开发程度顺应了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最基本的就是加大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中的技术开发投入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的大力重视与政府的扶持以及供电企业的支持,要经过反复的实践与实验与各个专业领域内相关人员的统筹兼顾与合作,加大对我国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开发程度,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首先政府部分要给予适当的政策与制度支持,对电力企业技术开发工作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鼓励各大电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使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等参与用电工程自动化开发研究,为电力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确保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稳步运行。
4.2降低电能损耗
应对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4.2.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将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建立起来,把电能损耗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挂钩,从而有效提高人员的节能意识,降低能源损耗。
4.2.2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科学的操作方法,不断优化工作的流程,进而使得电网电能损耗得以有效的降低。
4.3提高电力专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与人员素质
由于我国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有电力专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与专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缺陷与不足,使得我国的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供电企业的组织结构稳定性相对其他电力方面来说较差,也容易造成电力配运行复合型管理技术水平开发不彻底使得电力资源浪费等等,这都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阻碍,需要从事电力专业的相关技术人才迫切地提高电力专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与人员素质。在一方面上,要多加学习借鉴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上,要对电力专业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5结语
因此,对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不仅仅有助于加强电力资源变电配自动化运行管理,而且也有利于供电企业更好的满足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在经济与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国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开发电力配技术资源,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永祥,俞学文.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7(03).
[2]刘树泽,陈德仙,毛成诚.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在石化企业应用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0(16):128~129.
[3]李小海,贺新宇,赵志刚.浅析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历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97~98.
[4]张清平,朱婵.浅谈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162-163.
[5]徐桃红.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通讯世界,2016(15):205-206.
论文作者:范亚欣,仵泉,孙芳普,袁存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工程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弊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