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和再使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降低了长期以来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在中国近2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如何发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轴,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强化着对发展的认识。在经过“发展是硬道理”和可持续发展后,科学发展观又成为指导我们未来改革的行动纲领。发展循环经济、走循环经济之路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选择的实质,在于如何立足本国现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化道路。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生成路径
1.生成的现实条件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资源供需矛盾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能源储量却呈相反的变动态势。以中国为例,建国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国的一些重要资源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石油资源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大问题。其次,高能耗、高投入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即便和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印度相比,也要高出2.8倍。第三,自然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加剧。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5年后,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之时,也是成为世界自然资产损耗最严重的国家之日。第四,伴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污染排放量也呈现同向增长的趋势,开始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挑战。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污染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人均GDP在400—1000美元时,也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时出现的严重污染。而且,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两个指标:一个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一个是化学需氧量。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仅减少了2%,均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
这些问题逐渐使人类意识到在自身文明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可能正在把自己的未来送进坟墓。“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有关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热烈讨论当中日益凸现。
2.生成的理论基础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富,满足人类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所以,古典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就把经济学定义为财富的科学。围绕财富的增加和积累,西方经济学就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本质上仍是在讨论增加财富的基本手段——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问题,属于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的范畴。
19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经济学家曾就财富增长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依照对供给和需求的不同调控手段,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众多的理论派别和经济学分支学科由此而产生,但无外乎都是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有限、稀缺的资源(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斯密最初认识到财富的增长与人口的增长要有一个明确的比例,若超过这个比例,财富的增长便达到其上限。对于增长的前景,马尔萨斯是极为悲观的,认为如果人类不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仅自然环境与资源将遭到破坏,而且人口数量将以灾难性的形式减少。李嘉图的“资源相对稀缺论”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增长的自我制约性,并对发展的前景持乐观的态度。穆勒是首次将自然环境纳入经济学分析视野的学者,他提出了“静态经济”的思想,认为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使社会进入静止状态。上述理论为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对促进人类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3.生成的实践价值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主义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现在被公认为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的早期代表。在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的初期,鲍尔丁就敏锐地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些思想来源他的两本著作,1965年的《像宇宙飞船一样的地球》(Earth as a Spaceship)和1966年的《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其主要观点是:传统工业经济犹如一个可以由牧羊人任意放牧的草场,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一产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大量地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弃置到空气、水、土壤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中。他认为,地球资源与地球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自觉意识到在资源容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建立循环生产的生态体系。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这艘“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像过去那样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在今天看来有相当的超前性,它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效仿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转向服从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
宇宙飞船经济观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一些国家已意识到线性发展模式的后果,并且对循环经济理念付诸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一直到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D.W.Pearce & R.K.Turner)才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大规模地进入全面规划实施阶段。
二、循环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特点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并逐渐向生产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延伸。这可以从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目的中看出:第一,阻止废弃物的产生,当其不能被阻止时,废弃物将被循环利用;第二,当废弃物不能再被循环利用时,将以合适的方式有组织地、强制地将其填埋处理。在立法顺序和层次上则表现为1972年的《废弃物管理法》和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这时,循环已经从“如何处理废弃物”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1996年,德国政府经过修订重新颁布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现已成为德国建设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它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把物质闭路循环的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目的是彻底改造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延伸制度。2000年出台、2004年8月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等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自此,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已转移到再生能源的开发上来。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日本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培养循环型生活方式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日本国土面积小,能源短缺,进口依赖性强,历史上又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生态破坏,所以,全国上下对发展循环经济非常重视,尤其在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培养循环型生活方式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一是通过严密立法公平分担责任,明确主体的责任义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二是采取综合性的调整机制来促进国民循环型生活方式的发育建立。
日本全社会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国家鼓励国民努力降低其日常生活对环境的负荷,促进国民自发开展绿化活动、再生资源的回收活动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为确保循环型生活方式的建立,《日本环境基本法》还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学习制度、环境日制度以及环境情报制度。依照《日本环境基本法》的原则,为落实和细化其中涉及国民生活可能产生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近几年日本集中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政令,涵盖国民生活的大部分方面,从污染控制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逐步渗透。
韩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两大特点分别是,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和建立在发达信息交流平台基础之上的广泛的企业交易网络。约束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废弃物负担金制度”、“企业废弃物减量化制度”、“公共机关废弃物再利用产品优先采购制度”等。韩国在强化制度约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进行机制建设,通过构建废弃物再利用“产业链”,对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政府所属的“韩国环境资源公社”建立专门网站,供具有合法废弃物排放资格的生产企业和持有资格证的废弃物再处理企业进行信息互换,使排放企业可以免除填埋、焚烧处理造成的沉重负担,再处理企业也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材料,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数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美国循环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能源战略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此后虽不断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一直围绕三点。一是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不仅拨款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科研项目,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抵税优惠。二是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水电目前占美国能源产量的10%,也是其最大的传统可再生能源。煤是美国最丰富的传统资源之一,近年该国提出了“让煤更干净”的口号,联邦政府准备在2004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拨款2亿美元,用于减少煤电环境污染等技术的开发和相关工程建设。美国政府近期还承诺为建设更安全、更高效的新核电站提供贷款担保。三是政策倾斜,充分鼓励节能。在2004年到2006年间,美国政府计划每年拨款34亿美元给地方州政府,用于旧家电回收和鼓励购买节能新产品。美国还在法律中对一些耗能型商用和消费者产品设定了新的节能标准。另外,美国还为生产节能型家电的厂家提供抵税优惠。同时,消费者购买节能设备也将获得抵税优惠。
三、循环经济在中国:实践和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循环经济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失衡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科学发展观确立之前,可以说,我们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向苏联学习,在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走低就业、低消费、高消耗、自我封闭的重工业化道路。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反思,发现这种模式与中国人口多但耕地少、资源稀缺、劳动力丰富但成本低的基本国情不符,无法实现经济腾飞。因此,在否定苏联模式的同时,我们又走上了欧美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用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模式在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我们开始反思。比起前一次贫穷之后的反思,这次教训会更加深刻,代价也会更加沉重。很多消耗的资源已无法再生,失衡的生态环境将难以彻底修复。反思的结果是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这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条最佳发展道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十一五”发展战略,将循环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法律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各级各类试点全面铺开,循环经济由点到面,层级性逐步显现。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清洁生产、花园工厂开始,到循环经济政策的全面推行和实施,我国的循环经济工作基本上是围绕三个层次展开的: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试点,在社会层面实行省市循环经济工作试点。在不同层面的工作中,政府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靠行政措施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2.发展循环经济的误区
(1)只“循环”不“经济”。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所在,一切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方法、甚至政策法律都必须始终贯彻节约的理念。为“循环”而“循环”的做法是最不经济的做法。实践中,许多地方把延长或拓宽生产链、形成本系统、本地区的自我封闭当作循环经济的典型加以推广,甚至出现所谓的为循环而人为延长或拓宽生产链的不科学做法。如在煤电一体化地区,发电后产生的煤灰、废渣原来多采用填埋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后却要建立废物处理厂,延长生产链,以实现形式上的“循环”,结果却加大了生产成本,浪费了更多的水资源,实际很不“经济”。所以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只“循环”不“经济”。另外“循环”也不是封闭式的,只限于本地区、本行业,甚至本系统、本生产线。在遵守“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的基础上,应走开放式循环发展的道路。
(2)只“经济”不“循环”。只“循环”不“经济”的反面就是有了“经济”意识,忘了“循环”本身也是节俭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高新技术要运用到发展循环经济当中去,这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土法上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貌似“节俭”、实则反科学、反自然的做法。从目前情况看,资源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再生利用,如废铝变成再生铝,废纸变成再生纸;另一种是将废弃物作为原料,如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产品、筑路和建筑工程,城市生活垃圾用于发电等,这其中大多都是低层次的循环。只有把高新技术充分广泛切实地应用到循环经济当中去,才能体现科学发展。
(3)“循环经济”就是“垃圾经济”。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但是,我们要发展的循环经济,却比一般垃圾处理经济深刻得多。我们过去一贯提倡的节约仅限于减少使用和回收利用,而不是科学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基础上的使用和利用。我们现在要发展的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率或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长效经济。垃圾经济只注重对生产、生活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而没有对生产、生活进行“减量化”控制。
循环经济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基础上的综合平衡经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循环经济”只是“经济发展”。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可持续发展,再到最近的科学发展观,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们对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指导方针。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我们在实践中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忘记了循环经济中改革的要旨,还是靠高投入提高GDP,靠项目的财政拨款进行投资,靠跑有关部门争取纳入循环经济试点上项目。表面上是发展循环经济,心里想的还是经济增长、GDP排序。
应该明白,发展循环经济是改革中的发展,重点要强调的是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微观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所有这些都要求我国循环经济的推进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加强废物的循环,更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技术进步等前端因素。
(5)“循环经济”只是“产业循环”。当前对循环经济的讨论和规划基本上是围绕经济增长展开的,用发展循环经济替代过去的经济发展,认为过去只强调经济发展,所以不是科学发展,现在只要发展循环经济,自然就应当是科学发展了;同时,还把这种循环发展局限于“产业”或“生产”,忽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循环。循环经济不仅是“产业”或“生产”的循环,更是人们生活的循环。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贯穿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人类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喝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同时,我们也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政策法律上加以正确引导,把“循环经济”的生活理念贯穿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培育和建立起循环型生活方式。循环经济成为百姓生活方式之日,也即小康社会实现之时。
(6)“循环经济”就是“环境保护”。首先,这种思想片面理解了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只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没有认识到这是在新世纪绿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这种思想十分狭隘地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但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已经摆脱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元结构向经济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二元结构发展。
四、中国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重化工业增长速度放缓,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改变和替代原有的传统产业。在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利用环境生态概念设置大量绿色贸易壁垒就是二者之间发展阶段差异的一个明显例证。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就达220亿美元,90%都是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所以,选择何种路径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成为当务之急。
1.认清本质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贯穿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人类的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过去以“物”为中心的被动发展态势,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离开了人的生活,只强调生产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循环”是不全面的,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物为本的束缚。
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满足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以人为本”,包括“循环经济”在内,都是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其自身并不是事物的本质所在。
循环经济的基础是节俭,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循环型生活方式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并将发展循环经济概括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在此基础上的“资源综合利用”。若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没有人的主动参与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单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无法最终实现的。
所以,从本质上讲,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传统节约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实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自我超越和创新。我们现在的宣传只注重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循环,而忽视了以人为本,忽视了实质意义上人类生活方式中的循环。
探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同时还必须认清当前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现状,只有如此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2.更新观念
观念更新不是不断提出新口号,而是要有体制创新来保证。今年以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一直强调各地不应只重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还要认真应对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和社会保障缺乏等棘手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建设和谐社会,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虽然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政治口号,但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贯彻这种新理念的地方官员并不多见。原因是:与GDP数据这个衡量官员政绩的“硬指标”相比,贫富差距、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属于费力不讨好的“软指标”,政绩不好量化,对干部的升迁没有明显的帮助。科学发展观得不到贯彻,是整个体制造成的,背后有深刻的原因。发展循环经济,就目前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变组织部门干部的政绩考核升迁标准,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任命选拔考核指标体系。
3.调整策略
政策、法律要符合实际,且重在落实。发展循环经济于国于民都有利,是一件造福子孙、泽及华夏的千秋大业。对此,在有了正确全新的观念之后,就是建立长效机制,不能急功近利。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是一个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这些年经过大力普及宣传,人们的法律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法律还远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流,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还应靠行政力量进行政治动员,深入推广落实。发展循环经济是涉及到全国全民的一件大事,假若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能切合实际,赢得老百姓和各方面的赞誉,就应该全面推广,即便不推广,他们自己也会身先士卒、积极实践的,没有必要由政府先行推广试点,建立示范单位。搞试点、立示范是传统差异化管理的施政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试点、示范单位无非是能享有政策的优惠,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层层试点,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的结果是全部都一样,失去了试点初衷,尤其是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这就为试点流于形式提供了方便。从以前的实践看,试点、示范由于过多地依赖和特殊的关照,其经验一般不具有普适性,没有太大的推广价值,最终形成试点与整体工作脱节,好看不耐看,好听不能学。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完善,应该建立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再走先试点再推广的老路。
由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比较差,所以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期成本会比较高,常常是收益大于成本,这就要求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资金政策上提供支持,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转嫁责任。目前的重点是确立公正、透明、科学的资金投入、分配方式,制定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的激励政策。
4.平衡利益
要使循环经济真正能造福于民,必须在各级各类各部门之间分配好利益,平衡好关系,否则,无论多么好的政策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众多依法行政举措的实施,政府部门的职能已基本界定,工作也大有改进,但不可否认,受“官管”作风的影响,部门利益一时还难以根本消除,所以发展循环经济一定要由国务院作出统一部署,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划清中央和地方权限,防止职能交叉,利益割据,严防权力寻租。
政府要放权让利,解除和放松一些管制性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我国目前缺乏健全的中介机构,如信息处理中心、物资回收中心和废物交换中心。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盈利性组织所没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大力提倡。
5.研究理论
循环经济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门由众多学科形成的新兴交叉科学,涉及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增长理念、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其自身的发展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的同时应加强理论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牢固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认识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由于现在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一个行政动员力量非常强的政权组织,一旦有了广泛的宣传和领导的指示,随即就会有自上而下的热烈响应,实际上许多人未必真正理解,包括组织实施者本人,这就容易造成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被动参与局面。我们现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许多都带有比较大的盲目性,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缺少理论支撑,使规划缺乏协调性、前瞻性。
我们在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已经有了两次失败的教训,这次循环经济又给了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